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大班语言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4篇《大班语言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教案 篇一

1、设计思路

孩子们见过粽子、吃过粽子,但不了解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作为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线索的形式出现,更易于为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样

包粽子?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结合“我是中国人”的大班主题,《粽子里的故事》将引发二场孩子们关于“粽子”的大讨论以及“端午”热。

2、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能学说老奶奶的心愿。

(2)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朋友一起品尝粽子,分享节日的快乐。

3、活动准备

镑图画书、PPT课件不同形状、不同馅料的粽子图片

不同馅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4、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

一(播放课件。)你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出示图片。)你还看到过怎样的粽子?

一听说过粽子里的故事吗?

(2)讲述故事

①完整讲述: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

一谁吃了粽子?最后谁会讲故事?

一粽子里包着的到底是什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二

活动过程:

1、说说节日,猜想“对换节”

每年我们要过许多节日,你知道哪些节日呢?

出示《对换节》封面

今天是“对换节”,你知道这个节日吗?这个节日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幼儿自由猜想)

小结:“对换节"是互相交换的节日,可能是……被交换;可能是……被交换……

2、欣赏绘本,理解故事

①讲述故事:对换节的早上。

今天是“对换节”,在这一天大人和小孩要对换一下,爸爸妈妈上幼儿园,小孩去上班……早上把爸爸妈妈送进幼儿园,孩子们去上班。

在“对换节”这一天,谁和谁会对换呢?怎么换的呢?

小结:今天就是“对换节”,“对换节”真好玩,大人和小孩对换了,大人去幼儿园做小孩的事情,小孩去上班做大人的事情。

“对换节”的早上谁很忙?为什么呢? (孩子们很忙,因为变成“孩子”的大人不听话)

故事里的孩子是怎么做的?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你有什么办法让大人们听话吗?(让孩子们讨论,表达意见)

②继续故事:大人上幼儿园。

大人上幼儿园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幼儿园里爸爸妈妈真是快活极了……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

幼儿园里大人们做什么呢?平时这些事情都是谁做的呢?谁玩的呢?

小结:在幼儿园里大人们做着平时只有孩子做的事情:听故事,玩游戏,交朋友,他们生活得很开心!

3、续编故事:做大人的愿望

①续编故事。

今天是对换节,大人们在幼儿园玩得不错。那么,小孩变成了大人,也有许多事情去做呢! “对换节”里你最想做什么事情呢?(幼儿续编故事)

②制作心愿卡。

请你把最想做的事情记录(或画)在“心愿卡”上面,挂在“心愿树”上,你的愿望可能就会实现。

③讨论结果。

你们的愿望今天真的实现了,看看我们的城市会发生什么呢?

整个城市都乱套了,几万辆汽车挤在了一起……城市怎么了?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原来孩子们本领还不够大,根本不会做大人的事情,小孩做大人的事情只会给城市带来危险和混乱。大人们要做那么多的事情,真了不起,真辛苦啊!

活动目标

欣赏故事,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并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让幼儿过“对换节”,做大人的事情,体验爸爸妈妈的辛苦与烦恼。

活动准备

图画书《对换节》、教学课件(PPT)、镑教室布置“心愿树"、树枝上可以挂树叶样子的心愿卡

活动拓展

请爸爸妈妈在心愿卡上记录在“对换节"做“小孩”最想做的事情,请孩子想办法帮他们实现愿望,让他们更快乐。

幼儿可以将自制的《对换节》图书带到家里,和爸爸妈妈说说心声;也 chayi5.co chayi5.com m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一个快乐的“对换节”。

阅读区活动

在阅读区投放空白《对换节》自制图书,满足孩子倾诉的心理需求。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在班中、家中设定某日为“对换节”。网

大班语言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 、理解民间童谣的情节。

2、感受民间童谣的幽默。

活动准备:

民间童谣儿歌课件。

活动过程:

一、 情景激趣

1、 念唱童谣,激发幼儿朗读童谣的兴趣。

2、 在音乐背景下欣赏童谣《过年谣》

二十三,灶王老爷上了天;二十四,刷下对子写大字;二十五,家家户户糊窗户;二十六,上街去割过年肉;二十七,全家老小都洗脚;二十八,糕儿馍馍两笸箩;二十九,提上壶壶灌烧酒;年三十,供上祖宗摆上肉。

二、 利用课件帮助幼儿年童谣。

引导幼儿重点讨论:“一天接一天”事情的变化。

提问:孩子们你觉得有趣吗?有趣在哪里呢?那小朋友在儿歌里听到的每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事呢?哪一天才是过年呢?

三、 游戏活动

让幼儿根据童谣内容,创编出自己喜欢的动作来展现儿歌的意义。

四、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有关过年的童谣和幼儿念一念,说一说余年相关的习俗。

大班语言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 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2、 能积极发言,看图说话,理解诗歌的内容,并展开想象。

3、 体验仿编儿歌的乐趣。

4、 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

5、 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6、 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课文的放大图片及有关图片。

2、 生字卡片:家、宝、怀;词语卡片:回家、宝贝、怀抱。

【指导要点】

1、 活动重点: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2、 活动难点:体验仿编儿歌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一)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展开交流。

1、 每个小朋友都有家,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幼儿自由发言;在房子里等)

2、 小朋友的家里还有什么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3、 那小动物们有没有家?(有)

(二)看图说话,导入话题。

1、 出示图画,请小朋友看看这几幅图,说一说,小动物们的家在哪里?他们正在家里干什么?(小鸟的家在树枝上,鸟妈妈正在喂小鸟吃虫子;小鱼的家在水里,一群小鱼跟着妈妈在水里游;小田鼠的家在深深的地洞里,他们正在和妈妈一起搬粮食。)

2、 种子的家在哪里?(在深深的泥土里,泥土妈妈给它提供养料,让它生根发芽。)

3、 星星和月亮的家又在哪里?(在高高的天上,它们在那里高兴地玩耍。)

4、 说一说:小蛇、松鼠、老虎等动物的家在哪里?

5、 小朋友、小动物、种子、星星和月亮都有家,玩累了都会回家。

二、 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并争取背诵。

(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语言课本里的一首诗歌:第十九课《回家》。(出示课文放大图片)

出示词语卡片:回家(齐读,然后贴到黑板上。)

请小朋友看看这幅图,都画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引导看图说话。)

(二)教师范读,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1、 现在,老师来给大家把这篇课文读一遍,请小朋友认真听。(教师范读,幼儿聆听。)

2、 提问:

(1)课文的题目是什么?里面讲了什么呢?有谁和谁?(幼儿发言、教师引导。)

(2)小溪的家在哪里?(小溪的家在大海里。)

(3)白云的家在哪里?(白云的家在山里。)

(4)宝宝的家在哪里?(宝宝的家在妈妈的怀里。)

3、 教师范读,幼儿跟读,边加动作表演。

4、 幼儿自由朗读并争取背诵。

5、 分角色朗读。比如:教师问,小朋友回答;教师问,三个小朋友分别扮成小溪、白云、宝宝来回答。角色互换。

6、 幼儿分组分角色表演朗读儿歌。

7、 指名背诵。

8、 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红花。

(三)尝试仿编儿歌。

1、 教师出动物名字,幼儿体验仿编儿歌,教师把幼儿仿编的儿歌写下来。

2、 齐读,感受仿编儿歌的乐趣。

三、 在游戏中学认生字、生词。

1、 (出示图片)大家请看,这幅蓝色的海洋里,一群鱼儿正在比赛吹泡泡呢,今天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就躲在泡泡里边,现在我们来比比谁能把这些生字找出来,然后再教大家读一读。

2、 “吹泡泡”游戏:我来吹,你来猜。

3、 下面,老师送你们三个词语:回家、宝贝、怀抱。(请幼儿猜一猜,再读一读。)

4、 这些生字宝宝也玩累了,它们想回家了,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吧。(老师吹泡泡:我来吹,你来猜。幼儿猜对了就把生字卡片贴到语言区中。)

四、小结

白天,小朋友在幼儿园学习知识,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一天以后,回到家里,吃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看看电视,玩一玩,生活多么幸福啊!有家真好,我们一定要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五、延伸活动

今天,小朋友们也玩累了,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快乐做运动吧!最后以教师弹奏电子琴新疆舞曲《欢乐的跳吧》,幼儿集体跳舞,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诗歌《回家》是一首结构简单富有童趣的诗歌,它将小溪与大海、白云与大山、宝宝与妈妈、等一对对依恋关系的事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采和家的温馨,从而引发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归属关系的兴趣。

大班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尤其是抽象思维已经萌芽,加之积累的生活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在诗歌《回家》的教学中,我结合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对其中的图片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了仔细的构思。设计图片为整个活动创设了浓浓的“家”的气息,使诗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使幼儿的学习有章可循,从而也创设了浓厚的语言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有的说。

活动开始我利用了图片小朋友、小鸟、小鱼、小田鼠、种子、星星和月亮的美丽的图画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看图说话来表达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再通过帮小鸟、小鱼、小田鼠、种子、星星和月找家,激发幼儿参与思考,探讨小鸟、小鱼、小田鼠、种子、星星和月等之间的归属关系。在幼儿充分理解这些事物间归属关系的基础上,再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完整地将诗歌呈现给幼儿,使理解诗歌的过程自然而有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帮助幼儿大胆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整个环节中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为幼儿创造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充分表达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又把更多的想和说的机会,留给了孩子们,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现自我,利用游戏识字,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以此体验学习语言活动的乐趣、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通过此次教学使我对诗歌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将幼儿的原有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愉快的学,大胆地想象和表达,达到语言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也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特别是教学过渡语的自然而有效的运用技巧还有待于不断学习和提高。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大班语言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1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