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富饶的西沙群岛 篇一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九年义务教材中的写景名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本课有两个特点:一是首尾相呼应;二是是用词准确。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玉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

过程与方法:

1、读懂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大胆质疑和语言表达能的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习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

2、初步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感知西沙群岛的富饶。 教学难点:

能用“有的 ……有的……”句序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进入文本

1、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有迷人的景色。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迷人的地方。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板书:西

沙群岛)

2.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请一名同学指出西沙群岛所在的地理位置。)

师:同学们找的可真准!这就是西沙群岛。我国南海中四大岛屿之一。这里的位置很重要,有祖国“南大门”之称。如果你们到了那里也会喜欢的,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西沙群岛旅游,你们愿意么?那谁来说说你对西沙群岛的了解?

3.同学们交流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4.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22课,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的风光。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下面大家轻轻打开课本,听清老师的读书要求:第一遍: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第二遍:再轻轻地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说一说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检查自学情况。

师:大家学习得真认真呢,现在

1、先来看看这组词语: 岛屿 山崖 红缨 珊瑚 峡谷 鸟粪 海参

A、谁来读读这些词?这里有个多音字“参”,另外一个读音是-----,谁来组组词。再来读读。

B、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海参吧,海参是一种软体动物,虽然模样不起眼,却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呢。海参最喜欢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了。(出示:蠕动)就像是蜗牛、蚯蚓也是这样蠕动的。

2、蠕动 绽开 产卵 栖息

A、请一位同学来领着大家读读

B、这个栖字可容易读错,我们来多读几遍记住

3、出示: 风景优美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高低不平 各种各样

成群结队 千奇百怪四脚朝天 祖祖辈辈

A、课文中有不少四字词语值得我们积累,你能读好他们吗?我们来开一列小火车 。

B、“瑰丽无比” 读音指导:“瑰”念第一声

C、我们再一起把这些词积累一下。

4、小游客们,游览了西沙群岛之后,说说你的感受吗?你能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吗?

5、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底有哪些丰富的物产的呢?大家找到了吗?谁来说说,(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贝壳 海龟 海鸟)

三、感受鱼多,学习写法

师:西沙群岛最神奇的莫过于海底世界了,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潜入美丽的海底世界吧。 (师配乐朗读第四自

然段)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1、师:小游客们,刚才在海底世界里都感受到了什么?(师随机正音)

你从哪感受到的呢?(板书:多 美)

2、师: 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鱼很多呢?

当说到:“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时师反问:作者真的是看到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

3、 师:你是从这些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鱼儿多,让我们抓住这些重点的词句来读,让别人听到你的朗读就能感受到鱼儿的数量真是多得数不清呢!谁再来试一试?

4、 师:从这些词句中我们知道海底鱼数量多,大家再读读,你还感受到什么呢? (有的……有的……有的…… 各种各样)(板书:数量 品种)

师:大家喜欢这四种鱼儿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师:等会大家选择一种你喜欢的鱼,用你的朗读来体现你对鱼的喜爱,也可以说说这条小鱼哪里吸引你呢?随机:A、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

师:你这个“布满”读得特别好,

B、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

师:这条小鱼哪里吸引你了呢?那把你的喜爱再读出来吧!

富饶的西沙群岛 篇二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十二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介绍了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条理清晰,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分述部分又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这样的层次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展开具体叙述的。着重写了物产丰富,从而突出了主题“美丽、富饶”,课文又抓住每一事物的特点来描述。

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

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很多很多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在东海和南海上有许多岛屿,如岛、南沙群岛、海南岛、西沙群岛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西沙群岛。

2、出示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概况。

“岛”是海洋里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群岛”指海洋中互相接近的一群小岛。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它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二、欣赏图片,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称赞这些美丽的风景吗?

(学生自由发言)

过渡:那么课文是怎么样描写西沙群岛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三、集体探索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西沙群岛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汇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板书)

2、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样的?

四、探索讨论第二自然段,提练学习方法。

1、默读课文。

2、讨论:

(1)海水显示了哪些色彩?

(2)为什么会显示出那么丰富的色彩?

(3)这些色彩给我们总的印象是什么?用书本上的词语回答。

板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3、在课文中画语句。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海水的美丽。(突出“五光十色”)

5、练习背诵。(出示背诵方法,学背)

6、小结学法:

(默读--讨论--画语句--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五、小组合作探索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1、请你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2、出示学习提纲,小组自由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探索学习。

第三自然段学习提纲:

A、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种海产?

B、找出描写珊瑚的句子,说说海底的珊瑚是什么样?这些珊瑚多吗?从哪个词语看出来?

C、找出描写海参的句子,说说海参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说说海参活动的样子。

D、找出描写大龙虾的句子,说说大龙虾什么样?有什么特点?想象大龙虾威武的样子,会对其它小动物说什么?

E、说说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并把它抄下来。

F、有语气地朗读,读出珊瑚的又多又美、海参的多和懒洋洋、大龙虾的威武。

(突出“全身披甲”)

G、质疑。

第四自然段学习提纲:

A、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种鱼?

B、鱼的种类这么多,数量呢?课文哪些词语直接告诉我们鱼的数量多?

C、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鱼,一半是水”?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方法?

D、说说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并把它抄下来。

E、用你喜欢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

F、质疑。

第五自然段学习提纲:

A、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海滩上的什么?

B、找出描写贝壳的句子,说说贝壳的特点。

C、找出描写海龟的句子,说说“庞大”和“产卵”是什么意思?

D、说说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并把它抄下来。

E、有语气地朗读,读出贝壳的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的特点。

F、质疑。

第六自然段学习提纲:

A、默读第六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B、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C、说说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并把它抄下来。

D、有语气地朗读。

E、质疑。

3、小组汇报探索学习情况。

(1)出示第三自然段课文,小组有感情地朗读。

(2)投影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的内容。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

(3)出示第四自然段课文,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就课文内容提问合作探索学习的小组。

(5)理解句子“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一句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讲鱼多,显得很恰当,也很形象。

(6)小组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7)出示第五自然段课文,小组有感情地朗读。

(8)投影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的内容。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

(9)出示第六自然段课文,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10)解决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说说海岛上有什么?

(11)小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

(12)默读第三、四、五、六自然段,集体完成板书设计。

六、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默读,想想哪句是主要的,为什么?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议论小结:

明白岛上的军民保护着那里的环境,资源,保护着那里的安全,也是保卫祖国。

3、有感情地朗读。

七、总结全文。

1、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介绍了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条理清晰,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分述部分又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这样的层次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展开具体叙述的。着重写了物产丰富,从而突出了主题“美丽、富饶”,课文又抓住每一事物的特点来描述。

3、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是这篇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4、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你为游客介绍西沙群岛。

(2)假如你刚从西沙群岛旅游回来,请你向亲朋好友介绍西沙群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 篇三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段有关西沙群岛的录相,你们想看吗?

2、那就请你仔细观察,看完后要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哦?(美丽、可爱……)

3、你想当西沙群岛的小导游来为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西沙群岛吗?要当一个优秀的小导游可不容易,首先要把课文读熟、读懂,你行吗?

二、积累语言

1、提自学要求:

⑴朗读课文第2至6自然段,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重点阅读,再用波浪线画下感受最深的词句。

⑵三人小组交流:有感情地把你画下的词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说说你为什么画下这些词句。

2、学生按要求自学、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理解:

⑴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①为什么喜欢?(写出颜色多,写出海面美)

②你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西沙群岛的海水颜色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⑵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①为什么喜欢?(把珊瑚多、美写具体)

②作者是用什么句式来表现珊瑚多种多样的呢?(“有的像……有的像……”)

③能读出鱼多、各种各样的感觉吗?(练读→指名读→齐读)

⑶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①为什么喜欢?(具体写出鱼多,美,可爱)

②各种各样的鱼儿成群结队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多美呀!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练读→指名读→评读)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这种美,好吗?(齐读)

⑷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

⑸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三、拓展语言

1、瞧,同学们把课文中的语言都掌握了,但要当一个出色的小导游,光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是不够。你想想,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作者具体描写了吗?海底岩石上那各种各样的珊瑚,作者全都介绍到了吗?成群结队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还有其他的模样吗?你能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展开想象,更具体地来介绍西沙群岛吗?

2、提拓展想象要求:

⑴仔细观察课件中贝壳的颜色和形状,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⑵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等句式进行介绍。

3、指名汇报交流。

四、运用语言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训练,相信你们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西沙小导游!准备好了吗?

2、提导游介绍要求:

⑴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中选择其中一部分内容,结合影片画面配上导游词。

⑵导游词可以是文中优美词句的重新组合,也可以联系所查到的资料,还可以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

⑵介绍时尽量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等句式。

3、学生独立操作课件,练习说话。

4、小导游上台介绍。(2~3名)

5、还有好多的同学都想来当西沙的小导游,这样吧,我们的教室有你的好朋友,有你的爸爸妈妈,还有许多听课的老师,你就把他们请到你的电脑前,当他们的小导游,为他们介绍西沙群岛,好吗?

五、小结

老师听了你们的介绍,仿佛真的置身西沙群岛之中,特别是那美丽的海底世界更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作业

1、把你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抄下来。

2、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3、向爸爸妈妈介绍你了解的西沙群岛。

【教后反思】

1、本节课,教师以“小导游”为主线贯穿始终,来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和迁移运用,教学过程体现层次性,首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积累语言;然后引导学生想象补充课文,进行语言拓展;最后启发学生自由说话,充分运用语言。

2、注重“以读为本”,课堂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读理解,自由练读,同桌练读,集体品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3、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比较平等,课堂学习气氛比较宽松,注意体现人文关怀。教师竭力在转变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就像是他们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学习,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地表达自由读书的感受,自由地选择说话的材料,自由地操作课件,选择喜欢的部分,整节课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4、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丽的西沙群岛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形象的情感感知,和想象理解的思维凭借,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5、在运用语言的环节中,教师全面放开,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为教室里的家长、老师和同学当小导游,给予每个孩子都有练的机会,学生主动地去找说的对象,主动地进行介绍,积极性也特别高。同时,整个教室也顿时热闹了起来,教师、家长、同学形成了多向的互动。

6、虽然我一直希望能让课堂时刻焕发着课改新理念的气息,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但因为经验还比较不足,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⑴本节课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单个学生的汇报,在一些环节中,可以先采用同桌交流或小组间交流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⑵拓展想象和导游介绍这两个环节,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才能更好地进行汇报和展示。

⑶教师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随意性还比较大,有些表达还不够准确,欠推敲,备课时还应该加强对过渡性语言的设计。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富饶的西沙群岛》,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17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