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桃花源记教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5篇《桃花源记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桃花源记》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教学设想

1、学生接触这篇文章之前,已接触过一些文言文。本文除个别比较生僻的字词及古今异义的词语外,不少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学生是可以粗知的,直鼓励学生自学,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宜加强诵读练习,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学生粗通内容大意后可安排创造性的复述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的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3、学生细读课文,笔译全文。

这一教学步骤应达到三个目的:

(1)培养学生细看注释,独立理解课文的习惯;

(2)准确理解全篇字词句段;

(3)基本搞清本文的线索及记叙顺序。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时,教师只要将重点词语提示学生注意掌握就行了,点拨要尽可能少,以免妨碍学生独立钻研习惯的养成。只有那些要加深理解,或不加解说就不能准确理语,教师才相机点拨。如:“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问所从来”,即“问从何处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作连词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挑花源时走的路。“诣太守”,“诣”,即“到……去”,这里揭谒见。

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教师收学生笔译练习,抽阅上中下三档各若干篇,以便在第二课开始时适当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处,;纠正错误之处。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并释词。

阡陌()髫()恰

诣()骥()津()

2、讲评笔译练习,纠正主要错误。

3、指名朗读课文。

4、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节,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具体完整地复述。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5、分析课文

(1)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要点: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树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为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2)提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要点:文章如何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2) 提问: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明确要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了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如: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一停数,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无问津者

布置作业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芳草鲜美。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③ 见渔人,乃大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④ 寻向所志。

寻病终。

3.背诵全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样的感受?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2、写作背景(点击“桃花源记”链接到PPT14-15)。

三、明确本文的学习内容(播放PPT8)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四、课文朗读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五、字词释义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六、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即: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七、思考讨论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

2、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所闻: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是虚构的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7、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8、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讨论归纳)

八、总结全文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九、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2、总结并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课文的结构、主题等)

二、写作特色(点击“写作特色”链接到PPT24)

(1.详略得当;2.语言优美,通俗易懂;3.想象丰富,曲折回环; 4 。虚实结合 )

三、文体知识(点击“文体知识”链接到PPT25-31)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精华集萃五方面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播放PPT32)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五、课外拓展(播放PPT33)

想象训练:(任选一题)

1、我来到桃花源;

2、 今日桃花源;

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 教案 篇三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文章的主题。

预习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                        二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 导入新课:

1, 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 板书课题 :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 别字,元亮 东晋 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 检查预习: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集体订正

三, 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习1-2节的词语。

四,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 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 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 五。

五, 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 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3, 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一,(1)发现桃花源。

二,(2—3)进入桃花源。

三,(4—5)离而复寻桃花源。

六, 学生齐诵1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明确词语:

缘:沿着。 夹岸:两。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 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复,再一次。 穷:尽头。

2,找学生概括第一节的内容:

明确:交代人物,时间,及沿途的美好景色。

3,教师问:

(1) 怎样设计情节,使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

学生讨论。

总结: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景色优美。

(2) 文章这样设计开头有什么作用?

讨论总结:

吸引读者,令人心驰神往。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作铺垫。

4, 背诵第一节。

七, 学生齐读第二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 明确词语:

仿佛:看得不真切。 若,好象。 才,仅仅。 旷:空阔,宽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悉。全,都。

强调:豁然开朗,阡陌,交通(词的古今义),往来种作,黄花垂髫(修辞格)

2, 找学生概括地二节内容(讨论)

总结;概括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平,安宁,生活幸福,勤劳 。

3, 学生思考:

作者塑造这样的生活环境有什么意图。

疏导:阅读注释(1),联系课文的主题。

总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 齐背第二节。

八。总结第一课时:

线索,层次,1-2节的内容及词语。

附:1,板书设计: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发现桃花源:环境优美:芳草鲜美       环境安宁和平:土地平旷 ,鸡犬相闻。

落英缤纷                     屋舍俨然。

色彩神秘:忘路远近        生活幸福:   良田,美池,怡然自乐。

忽逢。          勤劳善良:   往来种作

吸引人                       羡慕人

2,作者:(365―427) 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讨论课文3-4节;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新课:

1, 找学生试背课文1-2节。

教师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

重要词语: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花垂髫,……

基本内容:发现---进入-----(神秘----环境优美……)

2, 集体订正。

二,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讨论课文3—5节;总结全文。

三,找学生朗诵第三节或集体朗诵。

1, 找学生口译第三节。(集体订正:注意文中的成分省略)

2, 明确词语:

乃:竟然。 具:完全,全部。(通假字)邀:邀请(通假字)咸:都。讯:消息。云:讲,说。妻子,绝境(古今义)焉:从这里。无论(古今义)叹惋:惊叹。余人:剩下的人。辞:告别。语云(读音)足:值得。

强调:词的古今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

3, 概括第三节内容:(学生讨论)

总结:(1):自续身世:自云……。

(2):热情待客:便邀还家,设酒杀鸡……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告戒送客:不足……。

4, 讨论:

(1):根据上面的内容,概括一下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会告诉桃花源中的人那些事情?

(3):听后渔人的讲述,桃花源中的人叹惋表明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外人?

疏导:注意课文的主题,及文章的注释一。

总结:(1) 生活淳朴,热情好客,对人感情真挚……。

(2) 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生活艰难……。

(3) 厌恶战乱,对外人的同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食其力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 不愿意与外人交往。(与下文作铺垫)

明确:

作者塑造的桃花源的美好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成了对比,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饿憧憬。

5, 齐读第三节。

四,齐读第四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

既出:已经(照应上文)。扶:顺着,沿。向:原来的,旧的。志:作记号。(名词作动词),及:到。诣:晋见,拜见。遣:派。

2, 概括内容:

再找桃花源不得而迷路。

3, 讨论: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五,齐读最后一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规:计划。寻:顷刻,不久。遂:就。津:渡口。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六,学生齐读4—5节。

七:总结全文,讨论:

1, 归纳主题:

描绘了……景色及……生活风尚,表现了作者……理想。

2, 讨论课后思考题一:

集体订正:

八:完成课后练习(略)。

附:

1, 板书设计: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自叙身世:自云……。

热情好客:便邀还家……。

告戒送客:不足……。

感动人                         急死人           想死人。

2, 练习: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的诗人。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后来人们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理想生活中的安乐而环境幽静的饿世界。

2,解释加横线的词: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3,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4, 在文中括号内填进省略的词语。

5, 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

————————————————————————————————————

——————————————————————————————————。

6, 回答下列问题:

(1) 文中那些文字表明村中人在见渔人之前没见过任何人?

————————————————————————————————————。

(2) 为什么会“叹惋”?

—————————————————————————————————————————。

(3) 为什么要求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违。

桃花源记 教案 篇四

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成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桃花源记》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同时,学习起来又不能过于琐碎、教条,还得动脑筋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听”,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0xx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课文

(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2. 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

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

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

2.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3. 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最大努力。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

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

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

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品读课文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2. 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环境良好、生活安定)

《桃花源记》反思1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字解句意的工具性必须放在首位,怎样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又能识记理解文章的字解句意,我还是使用一贯用的方法:多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常听说熟能生巧。文章读熟了,好多意思自然而然就悟出来了,试想,一个同学文章都读的不通顺,想让他理解是不大可能的。

于是我抓住早读课时间,让同学充分预习,反复的读,先把课文读通顺,然后找到自己感觉优美的句子,再反复读,能成诵最好。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疏通这篇课文文意时,我没有采用串讲的方式,因为我发现串讲的效果不大好,班级除了几个好学生能认真听讲记笔记,其他的同学坚持不了几分钟,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串讲确实比较枯燥乏味,一节课讲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节课基本就是填鸭式,效果甚微,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一小节一小节疏通文意。先把这一小节的重点字词划给同学,因为理解文言句意时,关键字词非常重要,关键字词解决了,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差不多了,然后我再让同学根据注释,同桌或前后桌分组讨论,实在讨论不出来的字词先放那儿,然后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再加以指导。这样,他们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且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甚至是成绩很差的同学都能回答对问题,因为好多词意注释上都有,只要他们“有意注意”了,就能回答出来。即便是如此,我在讲到文句优美的地方,还是放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读,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

第二课时,由于时间紧张,很多第一节课该有的环节到这节课上都没有了,学生读的不够充分,自己展开也不多,因为紧张好多原来想好的过程都乱了,加上自己“功力”不够,所以感觉不好。因为很多文言字词,在已学过的多篇文言文中反复出现过,帮助学生找规律,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增强他们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但在第二课时这方面我做的很不够。好在由于文章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在分析文章思想时,学生配合的比较好。文章的写作顺序,桃源的美景,桃源人的幸福生活,桃源的神秘,桃源人对外界的戒备,及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学生都找到关键句子理解回答,这点让我感到比较欣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课堂的细节做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要锻炼自己的心里素质,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

《桃花源记》反思2

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觉很美,美得摇头晃脑,佩服的五体投地;后来教《桃花源记》感到很爽,无论是通篇纵览还是咬文嚼字,无处不感到其美美不胜收。究竟它美在何处呢?我反复品味,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语言美 ,如歌

1、叙事简约,给读者留下更多回味的余地。例如: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要回答的内容本来应该有很多,可是作者只用了一句话三个字“具答之。”作为回答,简约至极。类似的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诣太守,说如此。”

2、长短句相间。课文中长句、短句交替出现,错落有致,形成一种节奏美。例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记》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音律美。

二、景色美,如画

在作者笔下,由于诗人的奇特的想象,桃花源的景色美丽如画,试看课文中的两次景物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潺潺的小溪流水,两岸满山遍野的灿烂的桃花又是何等的如画美景。若是一对浪漫的情侣漫步其中将是何等的惬意?再看问、文中的另一幅画面,不,我们不妨把他们看着一副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画面由山水画渐渐变成了风俗画。

三、意境美,如诗

无论是桃花林景色还是桃花源景色都是风光无限,美丽如画,一派迷人的自然风光。如画的美景更多地是靠读者的想象,读者的艺术再创造。经过读者的艺术再创造,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有着诗歌般的意境。更何况文章本身就是《桃花源诗》的序呢?

四、人文美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充满了人文之美。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过着自由、快乐、祥和、安宁的生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完全是一个中国的乌托邦。这儿的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桃花源人富有同情心,对渔人所言世人之不幸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五、结构美

1、层层设疑,引人入胜。(详见教参)桃花源如梦似幻,飘渺若无,若幻似真,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

2、结构自然,脉络清晰。按照渔人的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重访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除了上述众“美”之外,如果我们用心去仔细分析品味肯定将会有更多的收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桃花源记》完全可以看做一篇唯美主义的力作。

桃花源记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全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倍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吗?那位诗人是谁?去过没有?请去过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

○1展示同学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三、诵读和复述:

○1欣赏书法作品,配乐朗读。(教师可以结合书法作品播放录音或自己示范朗读。该部分内容每个页面限时60秒,若没有按键或点击鼠标,60秒后将自动跳入下一页。)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四、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出示同学们未提到的字词。如:

缘溪行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才通人 豁然开朗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问所从来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遂迷 寻病终

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问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五、理清思路: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六、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30秒,若3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2“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3“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4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5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问题讨论(同桌互相讨论,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90秒,若9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

○2作者在文章后面部分安排“处处志之”,为什么“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3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3、主题探究(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2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七、拓展思考:

1、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2、比较分析

在创作方法和思想内容上,本文与《天上的街市》有何异同?

明确:本文与《天上的街市》在创作方法上,都运用了想象和幻想,情节离奇,极具浪漫色彩。在思想内容上它们不仅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作者思想倾向的体现。

《天上的街市》表现得积极、豪迈、乐观,鼓舞人们奋起与黑暗现实抗争,而《桃花源记》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有消极因素。

3、独抒已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1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2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3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八、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九、全班齐诵课文,布置作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桃花源记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12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