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中班社会教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3篇《中班社会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快递及快递中的物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感受快递员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体验快递员工作的辛苦与快乐。

3.学会运用礼貌用语与人沟通,懂得关爱和感恩。

重点难点

重点:扮演“小小快递员”体验快递员的工作难点:感受快递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在活动前,我们玩了小小邮递员的游戏。知道快递的意义。

(2)增加幼儿对快递兴趣和感知。

物质准备:

(1)快递员图片,快递帽

(2)幼儿与教师一起收集各种大小不同的快递纸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猜一猜,当当当,教师扮演快递员入场,阅读地址,问:这里是中三班吗?这里有你们的快递。

2、我的职业是什么?这个快递的主人是谁?那我是怎么知道这是你们的快递的呢?快递是怎么到我们身边的呢?(感受送快递的多种途径及使用的交通工具)

3、请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原来快递上面都有姓名,地址和电话,这样就能找准快递的主人啦。

二、基本部分

1、猜一猜,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我的快递箱里面是什么东西。

(1)请幼儿摇一摇,闻一闻,听一听,感知箱子里物体的特性和神秘,大胆猜想。箱子中有什么声音?有什么味道?重不重呢?猜一猜里面会是什么东西呢?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拆开快递,原来是铃铛和油画棒。为什么会给我们小朋友寄铃铛和油画棒呢?那铃铛可以放在哪个区中使用?油画棒呢?

(3)又是谁辛辛苦苦从很远的地方将这些我们需要的物品送来的呢?

小结:原来箱子里的东西是我们生活中需要的物品,所以,我们才会购买,并由快递员叔叔为我们送到家中。

2、说一说,你收到过或是寄出过快递吗?

(1)小朋友,你在家中收到过快递吗?收到过什么物品呢?

(2)你收到的物品,是干什么用的呢?(再次感受快递来的物品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体会快递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你的快递是谁给送到家中的呢?还用再走很远的路去搬大箱子吗?(感受快递员叔叔为我们将快递送到家里的便利)

小结:没想到,有这么多小朋友都有过接收快递的经历,我们需要的物品,无论大小,无论轻重,快递员叔叔都会不辞辛苦的将它们准时送到我们的身边。

3、体验

(1)观看快递员叔叔工作时的照片。照片中叔叔在干什么?天气是什么样的?

(雪中努力前行的快递员,烈日下继续工作的快递员,风中吃着干烧饼的快递员)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有的笑为什么?

(有人尊重他,有人和他说谢谢等)有的表情痛苦(因为太累了,因为他收到了别人的欺负等。)

(2)体验快递员工作。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快递,出示大小不同,重量不同的快递箱。谁愿意来感受一下快递员叔叔,每天搬运的箱子。幼儿自由体验。

(3)体验后,重点说发现有一个最大的箱子,好几个小朋友才能抬起来。快递员叔叔不仅要搬起这么重的箱子还要爬楼梯,非常的怎么样啊?(辛苦,劳累)

小结:快递员叔叔的工作这么辛苦,那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应该有礼貌的感谢快递员叔叔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不仅应该尊重快递员叔叔的工作,还要尊重谁的工作呢?(如父母的工作,环卫阿姨的工作……)

(4)小小快递员,小朋友们,看这些盒子上也都有什么啊?(地址)。

班级的多成楼房上,还有电影院,建筑工地,都有需要送的快递,谁愿意真的当快递员去送快递呢?请幼儿带上快递帽,去送快递。

(5)幼儿发现有两个快递是在班上找不到地址的,这可怎么办?(只能出去找,到班级外面去找)找到主人,我们小小快递员要怎么说?用什么礼貌用语 2.分成两组,一组将快递送到201室,另一组送到103室。(满足幼儿真正送快递的愿望)

三、结束部分

总结:请个别幼儿说一说,送快递的感受,用了什么礼貌用语,老师拿到快递什么表情?说了什么?(体验运用礼貌用语的好处)

四、延伸活动

1、区域中,制作相应的快递柜,请小朋友们按照片和号码来玩送快递的游戏。

2、给爸爸妈妈寄一份快递,给他们一个惊喜。

3、认识快递箱上的标识:如易燃品,易碎品等。

活动反思

快递员,是小朋友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职业。他们风里来,雨里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我们的便利,将我们生活所需的物品送到千家万户。所以,以快递员为载体,让幼儿体验辛苦,懂得感恩。在目标的设置中,将重点放在体会快递员工作的的辛苦与快乐上,感受快递物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进一步懂得要尊重别人的职业和劳动。

整个活动教师运用直观形象的情景和材料,让幼儿充分表达,充分感知,充分体验。幼儿参加活动积极,热情,并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上“小小快递员”的时候,更是兴奋不已。本次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选题经过了深思熟虑,过程经过了反复推敲,材料做到了真实可操作。

开始部分,教师以扮演快递员的形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入活动主题。同时,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闻,听,称,摇,来感受箱子里的物品,用闭眼睛的游戏,让快递箱里的物品变的神秘。让孩子们对箱子里的物品更加好奇。快递中的物品的选择是铃铛和油画棒,考虑的是幼儿熟知的,经常会用到的,是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

基本部分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先是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收到过哪些快递,发现这些快递中的物品也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及我们需要的物品。这里也有不足,就是在幼儿讲述自己收

到过的快递时,有些孩子,并没有收到过快递,在这个环节表达就不够充分。主要是在前期经验准备和材料准备上不够充足。如果能让孩子们将自己收到过的快递物品带到班上来讲述,就更加真实和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啦。

那么,中班幼儿是具体形象性思维,本班幼儿,喜欢提问,喜欢表达,喜欢动手操作,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加感兴趣。所以,接下来通过观看快递员图片,体会快递员工作的艰辛。游戏小小快递员,孩子们带上了快递帽,身临其境。提供了大小不同,重量不同的快递;还将班级中布置了各类地址,如多层床上贴上1-1,1-2这样的地址,请幼儿根据快递箱上的地址,能够一一对应的找到相应位置,最后,还增加了难度,两个快递在班级中没有找到地址,真正的走出班级,到班级外的小社会去送快递,最后,成功送到,让孩子们有了成就感。这里的不足就是,主要渗透了一一对应和序数。如果再加上为快递进行分类就更好啦。

社会领域的活动,注重幼儿的体验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发展了孩子们与人交往的能力,礼貌待人及为他们服务的初步意识,让孩子们通过充分的体验,感受到了快递员的辛苦。

活动中的不足:

1、缺少视频类的资料,不能让小朋友通过动图来深刻的了解快递员的工作。下次的活动中,可以增加视频部分,比图片的理解效果会更好。

2、在运送快递的过程中可以渗透一些小朋友应该轻拿轻放的好习惯,小朋友的这个意识比较弱。好习惯都是在日常的点滴中建立起来的,所以,也应该在活动中有做体现,帮助幼儿建立爱护他人物品的意识。

虽然本次活动结束了,但是,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了尊重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相信这样的精神会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在日后,我们还会在生活和游戏中,继续了解不同职业工作,感受每一种职业我们生活的联系,懂得关爱和感恩。

中班社会教案 篇二

目标:

1、能仔细倾听故事,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2、懂得抓紧时间,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重难点:

重点:在倾听故事后,能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并懂得抓紧时间。

难点:通过实践,知道统筹安排时间的意义。

准备:

挂图、幼儿活动材料、图标(果冻、饼干、蘑菇、草莓)、ppt

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小兔家来客人啦,它会准备哪些好吃的来招待客人呢?(幼儿自由交谈)

(2)出示图片

师:看看到底有哪些呀?

师:哦~小兔呀准备做果冻、烤饼干,还要去树林里采草莓和蘑菇,这么多的事情,可要一件一件做,到底要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我们来听听故事,可要仔细听哦。

2、倾听故事,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1)出示挂图,幼儿仔细倾听

师:小兔做了哪些事情呀?(幼儿自主回答)

在它之前做了什么?之后又立刻做了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了解不要等,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

师:朋友们见到小兔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说了什么?小兔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2)引导幼儿回忆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师:小兔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它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

师:谁来给这些图片排排队。

师:如果我们把小兔做事的顺序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会花更多的时间)

师:小兔真能干,会做这么多的事情,还会合理安排时间呢!做完一件事情要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就能做好多事情了。

师:我们要不要向它学习?对,我们就要像小兔一样抓紧时间。

3、拓展经验,联系生活,讲述经验

(1)出示图片(起床、入厕、积木、吃饭)

师:我们生活中呀,也有很多事情要做,看看都有哪些事情呀?

师:我们应该先做什么事情,再做什么事情呢?

师:谁来给这些图片排排顺序

(2)出示图片(洗手、搬椅子、吃饭、看书)

师:刚才呀,我们说的是小朋友在家里做的事情,在幼儿园里也有很多事情呢,看看,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3)

师: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想好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不要等,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就能做好多事情啦。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现在的孩子因为受到家人的过度保护,而缺乏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机会。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部分幼儿不愿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为一些小事发生纠纷。少部分幼儿有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但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会使用协作、商量的口吻与同伴合作交往,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本次活动的设计仅仅是一种思路,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会抓住时机,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学习友好地与他人合作。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体验被拒绝、被接纳的感受。

3、以积极的态度、友好的方式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半个大小不一的爱心小卡片。

2、不同*差异网 www.chayi5.com*游戏区的游戏卡:

区域游戏:礼仪棋10张。

自主游戏:好朋友精品屋,8张。户外游戏:齐心协力,每组各5张。

3、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录像片段:

(1)几位幼儿在玩皮球时,另一位幼儿站在一边也想玩却不敢和同伴交往,结果没有玩到皮球。

(2)幼儿想加入别人的游戏,态度却蛮横无理,结果受到同伴的拒绝,游戏没玩成。

4、轻柔的背景音乐。

活动建议:

1、游戏“拼爱心,找朋友”,引起幼儿交往的兴趣。

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玩一个拼爱心的游戏,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拼出一颗爱心。游戏规则:每位幼儿手拿半个爱心去和别人拼,如果能拼成一个爱心,就可以成为好朋友。

提问:你应该怎么说别人才愿意和你一起拼爱心?幼儿拼爱心,找朋友。

提问:大家都找到好朋友了吗?你怎么找到的?又是怎么说的?

小结:跟别人一起合作时要有礼貌,态度要好,别人就会觉得你很客气,就愿意和你一起合作。

2、播放录像片段,引导幼儿用协商性的语言与同伴交往。提问:请大家来看一看情景录像,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1)观看录像片段一

提问:小朋友们为什么没有和红红一起玩皮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观看录像片段二

提问:他们为什么也没和小华一起玩玩具?(幼儿自由交流与个别交流相结合。)

小结:当我们知大家一起玩时,要态度友好,有礼貌;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试着和人家商量一下,用“行吗”、“好吗”、“行不行”这样的话取得人家的同意,这样你才会玩得开心。

3、找朋友,玩游戏。

提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组游戏,请大家商量一下,你们准备玩什么游戏?

(1)介绍游戏内容。

区域游戏:礼仪棋

自主游戏:好朋友精品屋户外游戏:接力赛、脱圈

(2)幼儿自由讨论。

提问:你们是怎么商量的?

(3)提出要求:

游戏1:礼仪棋,每组2人合作;

游戏2:好朋友精品屋,够8人才能玩;游戏3:齐心协力,每组够5人才能玩。

提问:好朋友精品屋只有两个人,人数不够怎么办?在要求别人时,你应该怎么说,才会让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儿在音乐声中根据游戏规则找朋友,并悬挂游戏卡。

提示:你选择了什么游戏?你是怎么找到朋友的?你对他说了什么话?

小结:想和别人一起游戏时,不仅要态度好,有礼貌,还要先了解别人的想法,然后再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愿望,征求别人的意见。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愿意和你一起玩游戏。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中班社会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12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