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师说教案(优秀9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9篇《师说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师说》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师说教案 篇二

小班活动:

动物的影子 执教:太阳花幼稚园 黄贤 设计意图:我们都知道,动物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小班幼儿对动物更是充满了好奇,因为那里有他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动物朋友。为了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些动物,我班进行了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对常见动物的名称、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幼儿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一些外形特征相似的动物就有区分的困难。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对“小动物”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设计了本次活动 “动物的影子”,之所以选择“影子”是因为在户外活动时教师捕捉到个别幼儿在太阳下关注自己的影子,于是就生成了“踩影子”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既投入又开心。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迁移了幼儿生成的这一内容,预设了本次活动。

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从“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在是注意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目标:

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帮助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进一步熟知了解一些动物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把活动的难点定位于通过比较小鸡和小鸭的外形,进一步熟知它们的明显特征。总之,我确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

教学准备 :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物质上的准备 :小班幼儿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在活动中,我就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幼儿热烈的情绪。这种把情感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的方式,能够使幼儿主动积极投入学习、丰富感受、陶冶情操。

?知识上的准备:我让幼儿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幼儿对影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观察法也是幼儿探索的基本方法,能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事物,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及观察、比较、判断能力,操作法,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自己的活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教师运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探索活动。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分享交流 感知特征 幼儿游戏

分享交流----通过问题“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因为小班正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所以教师在此为幼儿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鼓励他们在集体中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生生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关注个别语言表达能力弱或发音不准的幼儿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感知特征----教师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中。预设了“和动物朋友捉迷藏”的场景,因为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捉迷藏”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之一,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对此更是感兴趣。接着“你们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影子是哪些动物的?”让幼儿通过观察影子判断不同的动物,“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在此预设重点讨论:蜗牛的外形特征(结合季节丰富相关的知识)、比较小鸡和小鸭(两者的外形特征较为相似,幼儿在区分上有困难),并引导幼儿表达各自的理由。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在幼儿观察判断之后,我采用了及时验证的方法。使幼儿及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针对小年龄幼儿注意不稳定的特点,我在游戏中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经验用肢体动作模仿表现动物的特征,并以儿歌小结、讲讲动动等学习方式帮助幼儿互相习得经验。

幼儿游戏----开展游戏“动物找影子”,教师为幼儿创设立体的、宽松的、可操作的游戏环境,通过操作活动,幼儿能观察到动物的特征,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巩固对动物外形特征的了解。因为小年龄的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个游戏以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引导他们自由选择、动手操作,教师则以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的身份进行巡视,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共同解决,提升经验。最后教师将优美的旋律融入游戏,在音乐模仿中结束整个活动。

活动目标:

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帮助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进一步熟知了解一些动物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有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的经验。

2、 树林背景图的塑料板,上面有小动物的影子。

3、 幼儿人手1张塑封的小动物图片卡。

4、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环节要求:为了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 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再现已有经验“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相互交流。)

2、教师小结。

环节要求:通过观察影子判断不同的动物,加深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

1、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观察并提问

森林里的动物怎么不见了?

你们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影子是哪些动物的?

2、引导幼儿从外形特征上进行判断,进一步感知动物外形特征

● 重点: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比较小鸡和小鸭。(局部到整体)

教师用儿歌进行小结,并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

环节要求:在游戏环境中,通过操作活动,观察动物的特征,巩固对动物外形特征的了解。

1、引导幼儿数数,刚才我们一共找到几种动物?

2、出示树林背景图,介绍游戏“动物找影子”及玩法。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并根据游戏时出现的问题,集体解决 或验证。

《师说》教案设计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

2、愿意参加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咕咚》故事一则;语言游戏“老师说…”。

活动过程:

一、听口令做动作,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发口令,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发口令的速度渐渐加快,动作出错的幼儿取消游戏资格,最后的幼儿为获胜者。

二、加深难度,听短句数相同的字。

教师口述一短句,让幼儿数句中共出现几个“我”字。看哪位幼儿数得最正确。

三、再加深难度,听故事数相同的字。

教师讲故事《咕咚》,让幼儿数故事中共出现了几个“咕咚”,看哪位幼儿数得最正确。

四、游戏“老师说……”。

1、教师发出口令,口令中有“老师说”的幼儿照口令做相应的动作,没有“老师说”的幼儿就保持原来的动作,看谁坚持到最后。

2、 游戏数次后,可请幼儿做发口令者,教师参与幼儿活动。(该游戏可请听课老师一起参与)

五、活动结束。

师说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语文教案-师说 教学设计示例(二)。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师说 教学设计示例(二)》。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

师说教案 篇五

《和氏献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从课本内容到生活实际,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和氏献璧》这篇主体课文是一贯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

我所教学的是《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第1课时。它的教学目标是:

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在教学前,与学生一起收集关于“和氏璧”的资料,初感知。

《和氏献璧》在教学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献”、“璧”的意思,导入新课,并质疑。

然后,在新课的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步,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献璧。学生自愿起立朗读,知道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

2、学习卞和第三次献璧。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卞和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思考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这时,并引导学生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再读卞和说的话,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是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最后把领悟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让学生审题:“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

最后,拓展延伸学习,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关于“和氏璧”的资料,互相交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既说明玉的珍贵,又衬托出卞和的忠诚之心。

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各环节的衔接不够自然。本资源来

《师说》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师说》公开课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师说》是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的用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要求:

①理解(能力层级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上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

(四)关于学情

高一(9)、(10)两班均为实验班,语文基础较扎实。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掌握、积累实词“师”“传”“从”“道”、虚词“之”“其”“而”“乎”“所以”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②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有感情地、用多种语气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难点)

②培养学生自读注释、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三)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②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①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②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③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④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我设计了一套课堂巩固练习,重点巩固课文重要词语,当堂“消化”。

(三)教法

①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归纳法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质疑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师说》一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理清思路,积累实虚词;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实、虚词,分析论证结构。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

学生齐读注释①;补充作者相关内容及文学常识(屏幕展示)

2、整体把握(共21分钟)

①教师配乐示范朗诵(4分钟)

②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屏幕展示)(1分钟)

③教师诵读指导(2分钟)

④学生自由朗读(4分钟)

⑤个别学生示范朗读(4分钟)

⑥齐读(4分钟)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书)(2分钟)

3、着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钟)

①一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看注释疏通文意(2分钟)

②学生质疑,教师点拔,师生互动(6分钟)

③师生归纳重点词语、句式(3分钟)

④学生试背诵第一段(2分钟)

4、课内巩固练习(共4分钟)

出题(屏幕展示)

5、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师说韩愈

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择师标准:“无贵贱、无长少,道所存,师所存”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对其子——于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医、师、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三段:师生,师道关系

四段:写作缘由

《师说》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2、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等实词;学习“之、其”两个虚词;;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德育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结合第二段,学习正反对比、有破有立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

一、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作者简介11、师说教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与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与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与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及文体介绍。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与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与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从师cóng 传道chuán

聃dān 蟠pān 苌弘cháng 谀 yú 冉rǎn 潘pān 无长无少zhǎng

须臾 yú 贻 dài 郯tán

五、了解课文基本内容11、师说教案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非常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与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与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六、研读课文第一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1、疑难句解释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3)“道也,夫庸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文段分析

本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七、课堂练习

八、布置作业:1、背诵第一段 2、预习课文二、三、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与文章的锋芒。

一、检查预习,背诵第一段。

二、研读课文二、三段。

1、难句解析11、师说教案

(1)“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翻译“合叙句”,必须将两个句子分开,若按原句顺序笼统串译,则往往句意混淆不清,不易理解。

2、文段分析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填写下表: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1.古圣人与今众人(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2.对其子与对其身(自比) 爱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则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三、分析第三段:

以孔子从师的范例,从正面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可分两层。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11、师说教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小结: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四、课堂训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二、三段 2、积累文言字词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一、检查预习

二、分析课文第四段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三、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4、、关于名词、形容词活用如动词后意义的变化:

① 耻:以……为耻。 ② 师:以……为师;向……请教(学习)。

③ 羞:以……为羞。 ④ 小:以……为小。

⑤ 奇:以……为奇。 宾客:以……为宾客(把……当作客人来招待)。

⑥ 粪土:以……为粪土(把……看得一钱不值)。

5、通假字 ① 受:通“授”。 ② 不:通“否”。

6、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四、思考: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其进步性显而易见。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但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既可以理解为韩愈看问题的局限性,他认为士大夫之族的“智”应该高一些,百工之人身份地位低,智能也应该低,反映了他瞧不起普通人的阶级偏见。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韩愈强调学习对提高智能的重要性。因为士大夫之族各方面的条件好于百工之人,受教育的条件好,文化层次相应地要高些,其“智”本应高,但出于耻学于师,才出现了“其智反不能及”的怪现象。文章重点是批评士大夫。士大夫瞧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智却又不及人家,所以“其可怪也欤”。学习本文,主要了解其进步性,了解文章的精髓所在。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及优化设计

师说教案 篇八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 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 苌(cháng) 聃(dān) 郯(tán)

欤(yú) 蟠(pán) 经传(zhuàn) 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四、下列诸字在本文中都不止一义,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仔细辨析。例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说他“狂”,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是: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例如:①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②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③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等等。

[说明]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30岁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他有诗记载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释词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师说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 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

划分层次的步骤是: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

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①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重点是哪一句?(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②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呢?(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归纳各层大意: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 ↓

闻道在先 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 无以解惑

↓ (释“传道”“解惑”)

“师道”

“道”在即师在 (择师标准)

于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

(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

(3)对“师道”这个口号,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进行的步骤: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

答案要点是:①“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③“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是知识的统帅。“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

四、留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1段。

2、准备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段。

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

①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同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②“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都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有时区分不很严格,但在本段中却是有明显区别的。试将它们位置互换一下,作点比较,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嗟乎”表示慨叹,而“呜呼”表示悲叹,在本段中不能互换位置。)

③有人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极其肯定之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能加。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欤”一句就成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这句话上。)

二、诵读第2段。

1、读读讲讲背背。

方式: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

“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师道”的内涵是什么?(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②从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组“对举”——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举,对举的内容彼此相关而又有别,试作分析。(第一组说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风:古圣乐于“从师而问”,今众则“耻学于师”。第二组说的是这两种学风的不同结果。第三组是总括性的,指出结果不同,就是由于学风不同的缘故。)

③这段话中有四个“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请指出来。(“不传也”“无惑也”“出人也”“下圣人也”)“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犹且”跟下文哪一个虚词相照应?(“而耻学于师”的“而”)哪一种句式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之所以……,出于……”)

“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①“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话是否也算对举(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也有评论:“惑矣”。)删去“惑矣”行不行?(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②下面哪句话是直接呼应“惑矣”的?(“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是指什么说的?(不知句读,从师而学。)“大遗”又是指什么说的?(不解惑而耻学于师。)

③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句读之不知……或不焉。”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有什么好处?(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师说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④教师小结: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对照比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①这里也有对照的叙述,但对照方式与上述两种不相同:两相对照的事物;一个叙述简略,一个叙述详细。说说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叙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情况。(“师道不传”关键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学风不正,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不会影响。)删去好不好呢?(不好。“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么一段话?(要加强批判的力量。)“其可怪也欤”一句改为“怪哉”是否可以?(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极言这种现象反常,再加个“欤”字,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还是不改为好。)

2、划分层次。

方式:先给提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分层次,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各层大意。

提示:①要注意段的起结,找出关键语句(“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两语意思相近);②再看中间部分跟起结的关系(具体阐述“不传”“不复”的原因);③中间部分有三小层意思,在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其他。

各层大意如下(板书其中加黑字眼):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当中存在着“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可分三小层:

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之一(“小学而大遗”)

③分提之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3、学生练习背诵。

方式:开始背时,可以参照板书;稍稍熟悉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自由讨论。

方式同前。讨论题如下:

(1)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所有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2)本文语言犀利,试从这一段中举出几个例子。

答案要点:

(1)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的批判语气十分严厉,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这段话中的“众人”(从下文看,至少不能包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等也都是指士大夫阶层说的)。

(2)例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表面上是作者的慨叹,其实骂尽了士大夫阶层中的腐儒及不学无术之辈,他们读了几本书,自以为了不起,实则是一本湖涂帐,真要问起他们,就会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圣益圣,愚益愚”,语气是斩钉截铁的,不容置辩,也是骂这个阶层中的高位置的人(还有一些例子,可参见前面的分析)。

三、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

2、准备诵读第3、4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个命题,他的意图是什么?

②写作缘由可以放在最后写,也可以放在开头写。如果将第4段移至开头,再加上“其文曰”三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安排?

3、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二、诵读第3段。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1、提示如下:

“圣人无常师”——这是本段立论出发点。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用事实说明这一点。

“郯子之徒,及贤不及孔子”——推出新意,提出问题:不及己而师之,这是为什么?下句引孔子语,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以上为一层,以下另一层:用“是故”引出作者的推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回文”辞格。此即观点,下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解释。“如是而已”是决断之词。

2、学生练习背诵3—4遍后进行检查。

3、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讨论方式同前。

小结要点:(1)“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4、齐诵一遍。

三、诵读第4段。

此段更易成诵,无须提示,先背下来,然后讨论有关全篇宏旨的问题。

1、学生练习2—3遍后,检查背诵。

2、讨论:(1)作者用哪些话明确地表示了他的立场?(“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2)韩愈所说的“道”是指什么说的?(主要是指儒家的“道统”,本段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可证;上段说孔子向郯子等四人学习官职名称、礼、乐等,也包括在儒家“道统”之内;第二段说“彼童子之师……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也很明显地表示出这个意思。至于说“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则是仅就从师风尚而言,所以下文用“术业有专攻”来照应,这不过是附带论及,非全篇主旨所在。)

师说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明确上述认识后回答上节课留下的作业题:第4段加上“其文曰”三字后能否移至开头?

答案要点: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放在开头,读者不明所指,倒显得无足轻重,不如卒章显志为好。

3、连贯背诵第3、4段。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方式: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文中说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写作方法。

(1)从全篇看,用的是“立”与“破”相结合的写法——先“立”后“破”,“破”后再“立”。

进行步骤:先列出第1、2、3段的论述方式,然后归纳出上述写法。

第1段:由教师职责推论出择师标准。 (立)

第2段:分层论述师道不传的原因。 (破)

第3段:由“圣人无常师”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 (立)

归纳后再提问:第二次的“立”跟第一次的“立”是怎样的关系?(发展的关系)

(2)从第2段看,用的是对比论述的方法。

这个部分的内容,在诵读中已经涉及,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课文练习第二题(即填空题),要求答得简要;对表中某些繁琐项目,也可以不填。但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①本段主要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指出门第观念是这种坏风气的根源,这是全文分论点之一,从反面论证以“道”为师、“从师而问”的正确性。

②“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正是为了提出这个分论点。“众人”,主要指士大夫阶层。

③为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耻师”的对比,是用一般现象来证明上述分论点,也说明了“耻师”的内涵,即不愿“闻道”,不想“解惑”。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内容深化一层,更有力地证明了上述分论点,因为这里指出了“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来源于门第观念。

韩愈《师说》教案 篇九

目标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 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 苌(cháng) 聃(dān) 郯(tán)

欤(yú) 蟠(pán) 经传(zhuàn) 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四、下列诸字在本文中都不止一义,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仔细辨析。例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说他“狂”,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是: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例如:

①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

②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

③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等等。

[说明]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30岁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他有诗记载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释词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 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

划分层次的步骤是: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

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①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重点是哪一句?(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②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呢?(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归纳各层大意: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 ↓

闻道在先 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 无以解惑

↓ (释“传道”“解惑”)

“师道”

“道”在即师在 (择师标准)

于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

(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

(3)对“师道”这个口号,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进行的步骤: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

答案要点是:①“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③“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是知识的统帅。“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

四、留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1段。

2、准备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段。

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

①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同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②“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都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有时区分不很严格,但在本段中却是有明显区别的。试将它们位置互换一下,作点比较,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嗟乎”表示慨叹,而“呜呼”表示悲叹,在本段中不能互换位置。)

③有人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极其肯定之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能加。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欤”一句就成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这句话上。)

二、诵读第2段。

1、读读讲讲背背。

方式: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

“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师道”的内涵是什么?(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②从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组“对举”——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举,对举的内容彼此相关而又有别,试作分析。(第一组说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风:古圣乐于“从师而问”,今众则“耻学于师”。第二组说的是这两种学风的不同结果。第三组是总括性的,指出结果不同,就是由于学风不同的缘故。)

③这段话中有四个“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请指出来。(“不传也”“无惑也”“出人也”“下圣人也”)“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犹且”跟下文哪一个虚词相照应?(“而耻学于师”的“而”)哪一种句式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之所以……,出于……”)

“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①“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话是否也算对举(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也有评论:“惑矣”。)删去“惑矣”行不行?(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②下面哪句话是直接呼应“惑矣”的?(“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是指什么说的?(不知句读,从师而学。)“大遗”又是指什么说的?(不解惑而耻学于师。)

③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句读之不知……或不焉。”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有什么好处?(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④教师小结: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对照比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①这里也有对照的叙述,但对照方式与上述两种不相同:两相对照的事物;一个叙述简略,一个叙述详细。说说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叙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情况。(“师道不传”关键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学风不正,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不会影响。)删去好不好呢?(不好。“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么一段话?(要加强批判的力量。)“其可怪也欤”一句改为“怪哉”是否可以?(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极言这种现象反常,再加个“欤”字,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还是不改为好。)

2、划分层次。

方式:先给提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分层次,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各层大意。

提示:①要注意段的起结,找出关键语句(“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两语意思相近);②再看中间部分跟起结的关系(具体阐述“不传”“不复”的原因);③中间部分有三小层意思,在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其他。

各层大意如下(板书其中加黑字眼):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当中存在着“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可分三小层:

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之一(“小学而大遗”)

③分提之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3、学生练习背诵。

方式:开始背时,可以参照板书;稍稍熟悉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自由讨论。

方式同前。讨论题如下:

(1)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所有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2)本文语言犀利,试从这一段中举出几个例子。

答案要点:

(1)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的批判语气十分严厉,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这段话中的“众人”(从下文看,至少不能包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等也都是指士大夫阶层说的)。

(2)例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表面上是作者的慨叹,其实骂尽了士大夫阶层中的腐儒及不学无术之辈,他们读了几本书,自以为了不起,实则是一本湖涂帐,真要问起他们,就会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圣益圣,愚益愚”,语气是斩钉截铁的,不容置辩,也是骂这个阶层中的高位置的人(还有一些例子,可参见前面的分析)。

三、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

2、准备诵读第3、4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个命题,他的意图是什么?

②写作缘由可以放在最后写,也可以放在开头写。如果将第4段移至开头,再加上“其文曰”三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安排?

3、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二、诵读第3段。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1、提示如下:

“圣人无常师”——这是本段立论出发点。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用事实说明这一点。

“郯子之徒,及贤不及孔子”——推出新意,提出问题:不及己而师之,这是为什么?下句引孔子语,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以上为一层,以下另一层:用“是故”引出作者的推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回文”辞格。此即观点,下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解释。“如是而已”是决断之词。

2、学生练习背诵3—4遍后进行检查。

3、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讨论方式同前。

小结要点:

(1)“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4、齐诵一遍。

三、诵读第4段。

此段更易成诵,无须提示,先背下来,然后讨论有关全篇宏旨的问题。

1、学生练习2—3遍后,检查背诵。

2、讨论:

(1)作者用哪些话明确地表示了他的立场?(“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

(2)韩愈所说的“道”是指什么说的?(主要是指儒家的“道统”,本段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可证;上段说孔子向郯子等四人学习官职名称、礼、乐等,也包括在儒家“道统”之内;第二段说“彼童子之师……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也很明显地表示出这个意思。至于说“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则是仅就从师风尚而言,所以下文用“术业有专攻”来照应,这不过是附带论及,非全篇主旨所在。)

明确上述认识后回答上节课留下的作业题:第4段加上“其文曰”三字后能否移至开头?

答案要点: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放在开头,读者不明所指,倒显得无足轻重,不如卒章显志为好。

3、连贯背诵第3、4段。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方式: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文中说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

(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写作方法。

(1)从全篇看,用的是“立”与“破”相结合的写法——先“立”后“破”,“破”后再“立”。

进行步骤:先列出第1、2、3段的论述方式,然后归纳出上述写法。

第1段:由教师职责推论出择师标准。 (立)

第2段:分层论述师道不传的原因。 (破)

第3段:由“圣人无常师”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 (立)

归纳后再提问:第二次的“立”跟第一次的“立”是怎样的关系?(发展的关系)

(2)从第2段看,用的是对比论述的方法。

这个部分的内容,在诵读中已经涉及,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课文练习第二题(即填空题),要求答得简要;对表中某些繁琐项目,也可以不填。但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①本段主要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指出门第观念是这种坏风气的根源,这是全文分论点之一,从反面论证以“道”为师、“从师而问”的正确性。

②“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正是为了提出这个分论点。“众人”,主要指士大夫阶层。

③为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耻师”的对比,是用一般现象来证明上述分论点,也说明了“耻师”的内涵,即不愿“闻道”,不想“解惑”。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内容深化一层,更有力地证明了上述分论点,因为这里指出了“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来源于门第观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师说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10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