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优秀教案优秀7篇

发布时间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瑰宝。它全长6300公里,俗称“万里长城。”它穿省市,跃河流,过群山,曲曲折折,连绵不断,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那样雄伟壮观,真像一条巨龙。龙头位于山海关。那一块块青砖,一个个垛口,一级级台阶,组成了一只即将腾飞的龙头,那气势无人能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烽火台,它犹如一个个纽带,把长城连起来,一直伸向天边。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优秀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案 篇一

一、目标点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了解设问句型和反复的 修辞手法。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二、仔细读拼音,认真写词语。

jià  shǐ     qū zhé      wān yán      pǔ xié       bù  xǐu

(        )   (       )   (        )   (        )   (        )

chóu dài      shī piān      chuàng zào        mín  zú

(         )   (        )    (          )     (         )

三、  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查“异”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异”字的解释有:①不相同 ② 特别  ③ 惊奇 ④ 奇怪⑤另外的。给下面的“异”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形态各异( )  异地他乡(  )  奇异(  ) 惊异( )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驾驶着飞机在蓝天俯视长城和运河,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                         。

这里把                比作                 。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                    。

这里把                比作                 。

2、这两小节结尾都有设问句,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告诉我们,创造“人间奇迹”的是              ,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长城和运河 篇二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驾驶(注音)指名拼读,齐读词语。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字。

2、师:今天,我们要和飞行员一同驾驶飞机飞上蓝天,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情景?

师读课文

3、指名学生交流看到什么。出示图片(长城、运河)

出示词语: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指名读,齐读词语。师:万里长城大家很熟悉;运河不同于黄河,它是由人开凿、挖掘出来的,是人工河流。

4、出示课题,齐读。通过学习这首诗来了解这两大建筑。

二、初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同桌检查交流,及时正音。

3、重点反馈个别字词读音:

创造、首都、北京、中华民族、谱写

(1)开火车抽读,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2)齐读

4、将生字送回课文,分男女生再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一个最能写出长城和运河特点的词语,用圈圈出。

2、指名交流

出示:壮丽。学习生字“壮”板书。

3、壮丽就是壮观、美丽的,你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1)自读

(2)指名读,评价

四、细读课文,圈划词句,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根据要求圈划词句。哪些词句写出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1) 自读,直划

(2) 同桌交流,互相补充。

集体交流,出示: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借助图片读好词句

(1)图1:你们看,这就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她跟山脉一样,连绵起伏:同飞腾的巨龙一样,曲折蜿蜒;指名读句: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齐度读。

(2)图2:她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那里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雄关”,总长6700公里。长城气势之壮丽,跨度之长,难怪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指名读: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3)图3:谁已经能借助图片读好这几句话:(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学习“丝”,板书,注意笔画。

师补充:读得真好。是呀!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读出长城与运河的壮丽景象。师生配合读文。

出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2、通过补充资料,了解课文内容

(1)听一听,老师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间奇迹的。

长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她长达6700公里,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她规模浩大、气势壮丽、历史悠久,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她传递了南北两地的经济、文化。也是世界建筑奇迹。她们的建造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所以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2)根据资料,小组合作交流,你对长城和运河有了什么了解。

(3)指名交流。

3、现在让你们驾驶飞机亲自从高空欣赏祖国这壮丽的景象吧。

观看录象,直观感受。师范读课文。

4、交流观看感受。组织赛诗会,用各种形式读好全诗。(男女生赛、同桌赛等形式)

5、总结全文,通过朗读诗歌了解了长城和运河,她们都是人间奇迹。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这壮丽的景象。

四、拓展练习

1、出示填空,练习说话: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我看到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中国还有哪些人间奇迹,说出名字,简单介绍。(乐山大佛、故宫)

我看到。

课外作业,查阅这些人间奇迹的有关资料,进行学习。

1、游戏激趣,比一比,再组词(看时间)

驾——架壮——状驶——使 谱——普

教学目标:

1、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驾 驶 壮 谱 创 华 丝 首 京 堂”11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并记忆“壮创华京堂”5个汉字。积累词语“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

2、通过阅读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壮观,感受她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好这首诗歌。

2、能在熟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并通过适当的资料补充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感受她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长城与运河 篇三

作者:佚名    转贴自:庐阳教育论坛    点击数:112

《长城与运河》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

长城: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相互防御,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明代为了防御挞靶、瓦刺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700千米,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运河:我国的大运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造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2700千米。

山海关:又称渝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明初置关戍守。北依角山,南临渤海,连接华北与东北地区,京山、沈山铁路交会与此。形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南麓,是长城的终点。明洪武五年(1372)置关,兰新铁路经过此处,是东西交通要道。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诗歌极力颂扬长城、运河雄伟壮丽,歌颂了申华民族的勤劳智慧。

诗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的是长城与运河。每部分皆为八行,结构相同,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长城、运河的雄姿。

诗歌每部分起始皆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交代了观察的独特方位:广裹的蓝天,俯视祖国河山;描述了观察的鲜活的图画:一幅奇异景象,赏心悦目。此景奇在何处,异在哪里?接着,诗人用四行诗凝练、形象进行了刻画。睹物思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诗人以设问的句式结束每段诗,充满无比的民族自豪感。

本诗语言优美,句式相同,形象生动。

教学建议

1·指导读书。

(1)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要让学生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明白、读流利。通过读课文,首先让学生谈谈课文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从而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接着,可引导学生自学本课的几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体会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自由朗读课文为主,间以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做到把课文读通、读流利。

(2)精读感悟。

通过精读深思,重点让学生感悟长城与运河的奇异的景象,为什么称之为人间奇迹。。教学时,可从三方面着手:看图(或录像)欣赏;补充阅读;读文体悟。通过看图或录相,丰富学生的形象感知;通过补充长城、大运河的有关信息资料的阅读,让学生立体感悟长城、运河的雄姿。指导的重点是让学生读文感悟,读中练语感,读中受熏陶。

第一部分写长城的奇异:它像巨龙、连绵起伏,曲折婉蜒;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绵延万里;它是无数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谱写的不朽的诗篇。

第二部分写运河的奇异:它像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纵贯南北五千里;它是几百万人民心血谱写的动人的诗篇。

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像,感悟长城与运河的雄伟壮丽。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景色的壮美,语言的韵美,抒情的真挚。

2·熟读成诵。

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可从两方面把握诗的特点:一是内容上看,本诗描写了几幅图画;二是句式上看,一、二行与七、八行两部分上内容一样,三~六句两部分诗句表达句式一样。在掌握本诗表达特点后,让学生自由熟读成诵。在基本会背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提醒学生根据诗歌的特点,注意合理的停顿、重音。

3·迁移练习。

(1)学写一段话:完成课文后练习四,根据提供的词语,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2)仿写一段诗。

着重从两方面提示学生:一是写什么,可这样设问: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还创造了许多像长城、运河一样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你也想用诗来赞颂它吗?(如:京九铁路)二是怎么写。可以仿写,一、二、七、八行与课本一样,即: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                          ,

北起          ,南到        ,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或祖先)。

4·实践活动。

课外让学生搜集歌颂祖国大好山河与人民智慧的短诗,在班级报栏内搞一次题为祖国颂的诗抄张贴。

提供依恋晴

转载自庐阳教育论坛

长城和运河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一类生字9个,会读二类生字2个。重点识记“驾、蜒、”的字形;辨析多音字“行、曲、折”;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含义;积累赞美长城和运河的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体会诗歌表达的自豪之情。背诵课文。

3、通过品读诗歌,加深对长城和运河的理解,搜集长城、京杭大运河的资料,了解长城与运河建造的历史背景、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分析本课的两句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认识设问句的形式与作用,并能仿写。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一类生字9个,会读二类生字2个。重点识记“驾、蜒、”的字形;辨析多音字“行、曲、折”;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含义;积累赞美长城和运河的成语。

2、理清课文脉络,熟读课文。初步了解长城与运河的相关知识点,通过视频建立起对长城与运河的感性印象,找出长城与运河的特性;

3、课堂习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红色板书“和”,启发:“和”一般表示前后并列,说明长城和运河是足以相提并论的不朽之作。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ppt1  、长城 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完成的,为的是抵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长一万三千多里,俗称“万里长城”。

ppt2出示大运河图片,理解什么是运河及运河的作用。

二、初读,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驾驶   谱写  创造  民族  绸带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万里长城   首都

不朽的诗篇  奇异的景象

(1)读准多音字

曲 qū(曲折)          都  dū(首都)

qǔ(歌曲)           dōu(都有)

(2)前鼻音:蜒 篇  后鼻音:杭 创

2、字形辨析:延 :  蜒   诞

廷:朝廷   庭院   小艇  挺立   雷霆

3、字形练习: 选字填空

(1)驾    架    骂

(    )驶    书(    )    责(    )(   )车

(2)蜓    延    蜒

蜻(    )    蜿(    )    (    )长

4、二读,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1)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解词:曲折蜿蜒(像蛇一样曲折爬行的样子)、 连绵起伏(或高或低接连不断的样子。)谱写、不朽

(2)查资料:嘉峪关

三、.再读课文

1 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

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四、作业设计

(一)课作:比较组词,巩固对生字的积累

驾(    ) 朽(    )  篇(    )  绸(    )

架(    ) 巧(    )  遍(    )  周(    ) 1、熟读课文;

(二)家作:

1、了解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通过文字、图片了解它们的奇异景象。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通过品读诗歌,加深对长城和运河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分析本课的两句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认识设问句的形式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新词:

驾驶   谱写   创造   民族   绸带

不朽   诗篇   曲折蜿蜒

2、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两大人间奇迹?

3、长城很长,又被称为“万里长城”(板书)运河从北京直通杭州,被称为“京杭大运河”(板书)。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仔细欣赏吧。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放声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在哪儿看长城?他眼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动笔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阅读探究:

(1)作者在哪儿看长城?(飞机上,空中)

在空中往下看叫“鸟瞰”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看?(居高临下,视野更加开阔,全面)

(2)提示读——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提问:这里有个词——奇异,给它找个近义词——奇特

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这奇异的景象?

(3)交流出示——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对照插图反复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觉得长城奇特在哪?与众不同在哪?

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长,大

穿行——动感,好像是有生命的

难怪我们称长城也称为“万里”长城。课文中还有写到长城的长,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4)——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补充介绍: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它北面依山,南临渤海,地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总长约6700千米。6700千米是多长呢?举个例子来说吧,从我们镇江到首都北京的路程大约是1200千米,6700千米就等于我们从这到北京三个来回。讲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难怪我们把长城又叫作“万里长城”。)

(5)补充资料《长城》一课中对修建长城的巨石的描写。

a、谈阅读体会。人们所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就是——奇迹,

b、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这里的“不朽”是什么意思?(永不磨灭)长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6)读到这里,你的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自豪地读!

3.朗读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向我们介绍了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长城,我们读这一部分,要注意什么?——读出长城的雄伟壮丽,读出自豪之情。

请学生读诗歌,发现偶数行最后一个字在读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出示: qián  yán  piān  xiān  qiān  biān  piān  xiān

前    蜒    篇   先    前    边   篇   先

4.齐读。尝试背诵。

三、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比一比,赛一赛,第二小节谁能又快又好地背下来,要动脑筋,找规律。

2、交流阅读收获:为什么背得好,发现了什么?

(1)诗歌第一、二自然段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叫“反复手法”体现了诗歌语言的韵律美。

(2)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语言的形象美。读诗歌,找出诗歌第一、二自然段不同之处,完成填空练习。

长城像一条巨龙穿行大地,蜿蜒曲折,连绵起伏。

运河像一条绸带洒落人间,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a、指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长城,它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有山坡,往上伸展,有峡谷,往下穿行 ……引读:长城像……

b、启发:绸带是怎样的?把运河比作绸带,你能感受到运河的什么特点?预设生答:柔滑、干净、长、闪亮。指名朗读,评价。

为什么说它也是个人间奇迹呢?补充:全长1747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完全靠人工挖掘。有了运河,两岸的景色更加秀美,南方与北方的物产可以更便捷地交流。

3.读读这些句子,再仔细观察我们课本上的插图。你也能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你眼中的长城或运河吗?

四、延伸。

图片展示我国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

五、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默写。

2、根据课后练习4的要求写一段话在小练笔本上

3、完成课后练习5,语文自习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1 长城  和  运河(人间奇迹)

6700千米      1747千米

像巨龙        像绸带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案 篇五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三年         设计人:柳彬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长城和运河》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长城和运河》是一篇充满强烈感情色彩的诗歌。作者通过对长城和运河的具体描写,颂扬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壮丽,热情地讴歌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是一篇“形神兼备”的美文。

学习者分析

1.对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两大世界奇迹,学生虽然有所耳闻,但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并不多。

2.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对这两大奇迹的了解提升到对祖先的赞叹、对民族的爱,对民族精神的崇敬之情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片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的展示和诗歌语言文字的学习,感受长城的壮丽与运河的秀美之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课件以及搜集长城、运河和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如何贴近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长城与运河的“形”美?

2、解决措施:在广袤无垠的中国土地上,从东到西绵延万里的长城和从北至南纵贯千里的运河要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的印记,惟有抓住三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影象资料的播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震撼,然后逐步走近这两大人间奇迹,感受长城与运河的“形”美和简洁凝练的诗歌的“形”美。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如何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领会长城与运河的“神”美?

2、解决措施:通过课件内容的再现和感染,通过语言文字学习的逐步深入,引领学生去追溯历史,了解历史,抚今追昔,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升腾起与诗歌作者相呼应的爱国热情。这一“神”美的育人价值在课堂上既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它渗透在教师的课件设计中,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中。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一个个人人间奇迹。如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金碧辉煌的故宫等等。今天让我们走进壮丽雄伟的万里长城和气势磅礴的京杭大运河,近距离的感受长城与运河的雄奇。

2、随机出示长城与运河画面。

3、交流资料,初步了解。

4、板书课题:长城和运河

观看视频,交流体会。

5

结合多媒体和学生的预习已知引入学习内容,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

初读感知

过渡:通过阅读相关资料,相信大家对长城和运河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再来看看本文的作者是怎样饱含深情、热情讴歌长城与运河的。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一定要给充分的时间)

2 、检查自读效果,随机正音。

3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

4 、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相机指导朗读时的停顿,努力读出诗的韵味。

按要求自读课文。

交流。

15

结合预习交流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是省时高效的。

学习生字

1 、尝试自己分辨、记忆字形,互相交流启发。比一比,看谁的记忆方法好,记得准,记得快。

2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诗句,借助图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新词。

3、师在黑板上范写,生书空。

1、交流。

2、书空

3、交流后描红

15

第二课时

学习

第一段

a、体会俯瞰之感。

1.师导入: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看到奇异的景象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2.指导读出这种惊喜的

心情。

b、欣赏壮观之景。

1.播放影象资料。

2.讲解2、3句:

通过课件来呈现地图,逐步呈现长城的起点、终点,以及途径省份。

3.指导读出“壮观之景“。

c、抒发自豪之情。

1.补充长城资料,

丰富学生的感知。

2.播放背景音乐,指导学生读出第4句的自豪之情。

1.体会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第1句

1. 观看影象资料:

俯瞰长城时的壮丽之景。

2.形象地了解长城的起点、终点,以及途径省份,来交流、体会长城如“巨龙”般的气势。

3. 有感情地朗读第2、3句

1. 阅读资料,体会

祖先的勤劳、智慧。

2.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一段。

20

借助课件,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深入感悟为什么人们称之为“人间奇迹”。

学习

第二段

a.欣赏大运河

播放课件来呈现京杭大运河常州段的一些照片。

b.描绘大运河

1.      布置要求:先朗

读再来看图说美景。

2.      引导学生选择

合适的课外资料来介绍其他照片,组织提升学生的语言。

c.赞美大运河

播放影象资料,指导朗读赞美之情。

观看照片

1. 朗读第一节,运

用学到的语言来说美景。

2.运用合适的课外资料来描绘照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二段。

15

借助课件,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深入感悟为什么人们称之为“人间奇迹”。

总结提升

1.引导学生多形式朗读背诵。

2.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背诵整篇诗歌。

2.升华感情,了解作业。

5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     (像巨龙)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   古代劳动人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民的创造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教后反思

见博客“回复”部分。

长城和运河 篇六

1 长城和运河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或者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观察课文中长城或者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精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课文、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奇异之处。

教学准备:挂图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

找一找,读一读。

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东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

(4)万里长城是这样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再读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生读

试背、指名背、齐背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三、作业

1、多音字组词: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3、对照课本上的长城图,写一段话,尽量用到下面的词语。

巨龙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

4、对照课本上的黄河图,写一段话,尽量用到下面的词语。

银光闪闪  绸带  奇异

板书:

1长城    和     运河

像巨龙         像绸带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东起山海关    北起首都北京

西到嘉峪关    南到天堂杭州

长城和运河 篇七

【教学设计】

《长城和运河》是一篇诗歌,全诗尽情呕歌了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努力实践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来建设开发和设计利用课程资源,创建一个涵盖“长城(运河)风景欣赏、长城(运河)建造史、课文欣赏、祖先创造人间奇迹欣赏(故宫、圆明园等)、网上交流”等内容的长江(运河)信息集锦。从而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多元的信息源,让信息多向流向的课堂教学成为可能,但是网络作为教学媒体,本身不能产生教育作用,只有把它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

【课例设计】

板块一:认识长城(运河),为建构新知做准备。

1.点击进入“长城(运河)风景欣赏”。

2.点击进入“长城(运河)建造史”。

板块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交流问题:

(1)在作者眼里长城和运河是什么样子?

(2)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3)精读课文,理解对长城的描写

……………

师:万里长城的奇异具体表现在那里呢?

大屏幕展示万里长城风景图,同时播放歌曲《长城长》(学生观看,相互讨论)

生:很长,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生: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生: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

板块三:读中领悟知识拓展

1.点击进入“课文欣赏”,自由朗读。

2.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从这些词句中悟出了什么?

感情朗读

……………

表达、交流探究所得:点击进入“网上交流”,在交流区里进行交流。

再次点击进入祖先创造人间奇迹欣赏。

板块四:作业

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并在网上交流区里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实践新课程理念,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角色、教学过程、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悄然地发生了变化。

1.板块一让学生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对话,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为学生讨论交流表达奠定信息基础,创设一个特定情境。

2.板块二中,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画面,铿锵有力的歌曲,不仅巧妙地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力地唤起了学生的兴趣,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3.板块三以学生为主体,多方互动,同时教师转变了“课程即教材”的观念,走出文本的狭隘视野,应地制宜地建设开发,设计利用课程资源。如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让其更好地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凭借,可让学生交流更顺畅,学习更主动。

4.板块四,在此环节中,教师再次让学生与文本相关内容对话,并搭建一个能使学生表达、交流、欣赏的平台,让学生们尽情挥洒个性笔墨,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优秀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10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