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范文

班主任教育随笔【优秀4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4篇《班主任教育随笔》,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班主任教育随笔 篇一

深化素质教育,要让孩子们自己当家作主,。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少先队员自己的组织,应当让少先队员自主自动,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干部自己选。少先队里人人都是小主人,人人都有资格当选,选举队委,应给予每一个队员平等的权利。要选出孩子们心中的中队委,老师决不能自己指定某些同学担任,这样剥夺了队员们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队委的作用也不会很明显。在本期的中队选举中,我充分让孩子们"当好自己的家,作好自己的主",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明中队委改选要求,鼓励人人参与。

开学第一周,我作为辅导员慎重向全体队员宣布本次中队委改选的要求:"只要你有一颗为集体服务的火热的心,愿意把班队工作搞好的同学,无论你自己认为过去怎样,写上自荐信,我们都会为你投上一票。"

孩子们一听,热闹开啦!三年级的孩子表现欲极强,人人都想试一试,平时调皮的孩子也问:"老师,我也可以写自荐信吗?"我说:"你是我们中队的队员,为什么不可以参加竞选?你要相信你自己。"我主动帮助孩子们如何写好自荐信,赢得更多的选票。有的孩子回家请家长帮忙,星期天有不少家长打电话问竞选要注意哪些情况,孩子们自主参与竞争的强烈意识,也常常地感染了家长。

二、自荐中队委演讲,无计名投票选举,。

第二周少先队活动前,我作了初步调查,全班48人,写了自荐信的有39人,多数同学作了精心准备。根据三年级孩子不够稳定的特性,为了让他们的竞争意识更强,参与中队管理的同学面更大,我和副班主任商量,最后决定选a、b两套中队委班子,轮流当值,互相竞争。

自荐中队委活动在庄严的队歌后开始了。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态度诚恳,神情庄重,有的孩子的自荐信让我们听了非常感动,教室里掌声不断响起。大个子熊俊舒,平时很调皮,常和同学为了一点小事殴打,吵架,我没少帮助过他,看见他一步一步走上讲台,没有了往日连扭带跳的样子,我觉得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当他站定后,举起右手为大家端端正正了一个队礼,同学们愣了一下,继而响起一片掌声:"老师们,同学们,我个子大,跑得快,声音特别响亮,老师表扬过我口令喊得好,现在我们做操没广播,我愿当体育委员,为大家服务。我当上体育委员后,一定要改正平时吊儿郎当的坏习惯,把字写好,成为同学们的好干部。如果没有选上,我也不气馁,继续努力,争取下次选上。请大家投我珍贵的一票吧!"言语是那么真诚,感人,全班48人,他获得了40票,当他得知自己当选后,高兴得热泪盈眶。就这样,由孩子们自荐演讲,无计名投票选出了a、b两套班子共14人。对没选上的同学,队员们主动提出希望。

选举完后,有许多一直在外面观看的家长赞叹:"这些娃儿好乖,好会说!""看起长大多了!"有没上台自荐的家长问自己孩子为什么不自荐,并指出他与别人存在的差距在哪里,鼓励他们下轮参加竞选。连任四届的中队长卢璐是个优秀的孩子,这次没竞选上中队长,我给她和她家长讲:"中队长不连任,让更多的孩子当队长,显示他们的身手。"她和她家长非常赞同,说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这次自主竞选中队委活动,真是做到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干部自己选,不仅培养了孩子们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影响到了他们的心灵深处,波及家长,收效是很大的。

三、中队委不负重望,中队工作运作出色。

后经民主选举出来的,他们是队集体的领头人,是队集体的核心所在。他们能紧紧依靠、团结、吸引队员们一起参与,设计队工作,设计出更贴近队员们的生活的活动,使活动有声有色。

班主任教育随笔 篇二

自从师范学校毕业以来,一直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又不是很好,常常感到疲惫不堪,工作力不从心,教书育人的幸福感越来越少。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职业倦怠吧。

小学班主任责任大,压力重,待遇低。班主任集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希望于一身,工作压力太大。班主任工作又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班主任每天要组织学生做清洁、班会、两操、家访等,投入很多精力。这种辛勤付出和所得报酬落差较大。目前,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如何教育好这一代家庭独生子女,是家长和老师都关注的事情。家长对老师的期望也是老师的一种压力。小学班主任教师长期处于“高压”的生活状态,精神紧张,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又怎么会体会到幸福呢?

可四年前的那个教师节,却让我体会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那一天,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们打来电话,说要聚一聚。我欣然前往,孩子们有的送我一束鲜花,有的拿来蛋糕,说是为我庆祝教师节。席间,孩子们一起回忆往事,说到动情处,竟都热泪盈眶。那一顿饭,学生们没有让我埋单,他们说他们已经长大,已经可以用自己挣来的钱请我吃饭。那一顿饭,我吃得是那样的香甜,因为我吃的不仅仅是一顿饭。望着孩子们那一张张日渐成熟的面庞,一种教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我感到我是幸福的。

作为教师,尤其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去找寻那失去的教育幸福感。

第一、保持良好的心态

魏书生老师倡议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从小事做起,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地角色进入生活: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的确,我们当教师的工作量大,压力大,吃的苦是别的行业所无法体会的。对于这样的事实,不快乐,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应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工作,对待孩子,做到“敬业乐业,超越自我”。正如有人诗意地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集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应该庆幸,在教育中享受着生命,和学生一起成长,采摘到了一路的幸福体验。”

第二、经常学习、不断反思

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除了要有本体性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这些成功的教育专家没有一个不是靠深厚的学识赢得了学生。

新时期的班主任挑战传统班主任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直面较大的工作强度和竞争压力,这样的班主任,课堂上不仅能和学生们一起在知识的殿堂徜徉,也能于课间时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嬉戏。

我决心要找寻到教育幸福感,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班主任朋友们,让我们成为学生“一生忠诚的指导,一生品德的服务,一生忠诚的求索,一生忠诚的朋友”,教育这棵参天大树一定会枝繁叶茂,常绿、常青。让幸福与我们同行!

班主任教育随笔 篇三

下课了,坐在第一桌的小月仰起小脸说:“老师,求你了,别让我和小泽一桌了。”我问;“那你想和谁一桌呢?”还没等小月张口,邻座的一名男生大声说:“老师,他想和小明一桌。”女孩赶忙矢口否认连说没有。那个小男生寸步不让地说:“那你总回头去看小明。”周围的另外两名男生也随声附和着。小月委屈地哭了。上课铃响了,我望着满脸泪痕的小月,再望望刚才七嘴八舌的几名男生,我笑了笑,用手抚摸着小月的头,轻轻地安慰了一句便离开了教室。

下午大课间是我的自习课,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组织孩子们上语文课,而是决定和孩子们就今天发生的事进行一次交流。首先,我很随意地和大家谈起我与英语老师的一次谈话。“那天,我和李老师谈起了小明,我们都认为他是个吸引女生眼球的男孩,当时还逗他一句,到中学一定要把握好自己。”随后,我问女生:“咱班哪个女生喜欢小明?”女生们先是面面相觑,继而陆续地举起了手。我接着说:“是啊,像这样优秀的男孩谁不喜欢呢?喜欢,这是一个多么动听的字眼,又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情感啊!可是,如果我单独问哪个女生喜欢小明,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吗?”同学们微笑着摇着头。借此我和孩子们进行了倾心的交流。主要从两个角度谈的:一是:你们到了青春期对异性多一些关注是正常的,喜欢某位异性也是一种正常情感,那说明你喜欢的人身上有许多优点,不仅你喜欢,会有许多人喜欢。我举了一个例子,就拿打篮球来说吧,女生看男生打球,都喜欢能投球的,跑得快的,能抢篮板的······,有谁会说,我就喜欢投大眼蓝的?孩子们狂笑。二是: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把这种情感视为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而不是用开玩笑的口吻去歪曲他。如果谁把这种情感歪曲了,说明谁的思想不够纯洁。

接下来我又让孩子们做了一个动作,都回头看,最后一桌的学生回头向前看。之后,我问孩子们:“刚才你的视线里大概有几个学生?”大家回答有6------7个。“那这一回头之间,他人一定看得出来你是为谁回头的吗?”孩子们给出的回答是否定的。紧接着我问道:“那么,谁又能断定小月回头就是在看小明呢?”直到这时,孩子们才恍然大悟。那几个刚才生口舌的孩子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多数孩子应该对异性之间的喜欢持正确认识。至少个别孩子会明白,开这种玩笑会让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本身有问题,而且还有可能与同学闹纠纷。那以后,班级再也没有人说男女之间的闲话。

反思:到了高年级,异性之间这种相互倾慕的情感十分正常,有时同学之间的相互取笑也在所难免。作为教师,既不可因正常而放任自流,更不能因孩子还小而大惊小怪。尽管他们还似懂非懂,我们也要及时地进行正面的疏导,让这种美好的情感成为一种永远的记忆,成为积极向上的一种动力。

诚心引导学生,期待他的进步 篇四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个班级中多数会存在一两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们或许学习成绩不如人意,或许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许思想叛逆,不听劝导,还常与老师、同学作对……尽管我们也常说没有问题的孩子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这样的孩子还是着实令人头疼!

在我们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a,长得挺可爱,个子高高的,不足7岁的年龄却有着三年级孩子的身高。也许是年龄偏小的缘故吧,他的种种行为表现都让人感觉到他的“不懂事”。课堂上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刚刚提醒,过不了几分钟又坐不住了。下课了,又常常追逐打闹,往同学身上捶上一拳,对他来说也许只是闹着玩,轻轻地捶一下,可是这一拳到了其他同学身上就成了“重磅”了,所以常常有孩子跑来向我告状,说他欺负人。

我很担心这样的孩子容易受到别人的排斥,所以常常和他谈心,耐心地引导他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告诉他哪些行为做得不好,不好在哪里,告诉他,你打了人,别人会很疼,慢慢让孩子学会体会别人的感受。

孩子的表现总是反反复复,当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哪一种习惯的养成都不能“说到立即做到”,但只要孩子有了“我要做得更好”的信念就很好,哪怕是点点滴滴的进步也让我引以为豪。

可是那天还是发生了一件我很不愿看到的事情。体育课上,大家正在测跳远,一旁几个测完的孩子自由活动。一个孩子出于好奇,随手拿起地上一块大石头,想试试自己能扔多远,没想到石头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就不偏不倚地落在正在旁边玩耍的另一个孩子脑门上。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大家都没看清是谁扔得石头,就连受伤的孩子也不知道。当问起是怎么回事,是谁扔的石头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把矛头指向了a,尽管a矢口否认,连脸色都变了,可孩子们还是一口咬定是他干的。理智告诉体育老师,这件事绝不是a做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后来扔石头的孩子自己站出来承认了。

在为这个诚实的孩子感到高兴时,也让我们感到很遗憾,为什么那么多孩子针对a,除了他自身的一些不良表现外,是不是老师平时的一些言语给孩子造成错觉,a就是一个“坏孩子”,什么坏事都应该有他的份!如果真是那样,我感到很惭愧!

所以放学后,我就及时与a的家长联系,因为对孩子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建立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的,没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关系的时候,是不可能把这个孩子教育好的。而且孩子将来的发展如何,以后的人际关系怎么样,他以后到社会上适应能力怎么样,都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我也将用足够的耐心、诚心引导学生,期待他的进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班主任教育随笔》,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6 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