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范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喜爱的科学活动大全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3篇《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喜爱的科学活动大全》,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人体主要关节的名称,感知关节与人体活动的关系。

2、初步懂得保护关节的重要性。

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各关节所在的位置。

活动难点:了解人体主要关节的名称及保护关节的重要性。

活动方法:

1、通过游戏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发现关节,并认识各关节,知道关节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各关节所在的位置,巩固关节的名称。

2、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知道关节对人体活动和运动有很重要的作用,并结合图片的演示,让幼儿懂得保护关节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沙包、毽子、皮球等运动器具,糖果,不同形状的标记

2、人体关节课件,保护关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手指操

1、师:请小朋友先和老师一起做个手指操,活动活动我们的手,好吗?

(师幼一起做手指操)

2、师提问:刚才我们做手指操的时候,身体的哪个部位在动呢?(引出指关节)

3、出示指关节的图片,教师介绍,让幼儿认识关节

师:我们身体上骨骼与骨骼相连接的部位,我们叫它关节。关节在我们的身体里起着很大的作用,它能让我们做各种弯曲和伸直的动作。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

二、游戏:动起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发现关节)

1、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在游戏的时候,找出自己身上的关节,并在关节的位置上贴上喜欢的标记。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幼儿在寻找关节的情况。(准备不同的运动器械:沙包、毽子、皮球)

3、游戏结束,师幼互动,找出不同的关节,教师加以小结,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关节(结合人体关节课件进行小结)

三、游戏:拍手歌(师幼一起做,巩固各关节的名称)

你拍一,我拍一,转转你的肩关节,

你拍二,我拍二,弯弯你的肘关节,

你拍三,我拍三,转转你的腕关节,

你拍四,我拍四,扭扭你的髋关节,

你拍五,我拍五,拍拍你的膝关节,

你拍六,我拍六,转转你的踝关节,

你拍七,我拍七,玩玩你的指关节。

四、感知关节与人体活动的关系,认识关节的重要性

1、实践活动:不弯曲手指关节,你能拿到老师手里的东西吗?(让幼儿尝试在老师的手里拿糖果,实在拿不到时就让幼儿两个人合作拿)

2、师提问:小朋友的指关节不弯曲就很难拿到糖果,想一想:“人为什么要有关节?没有关节我们会怎么样?”

3、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我们如果没有关节行动起来会很困难,有了关节活动起来很灵活方便,所以关节对人体活动和运动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要让关节受伤。关节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部位,我们要把它保护好。

五、看图片,使幼儿懂得保护关节的重要性

1、教师播放图片,请幼儿判断,哪些图片是保护关节的行为?(幼儿从图片中知道怎样保护关节)

2、关节能帮助我们做很多运动,我们要好好爱护,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关节,避免受到伤害好吗?

六、延伸活动:

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一些幼儿生活和游戏中推、拉、拽和不注意自我保护的现象,引起幼儿对这些现象和活动的重视,一起收集自我保护的资料,帮助幼儿提升自我保护方面的经验,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实施方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系,知道蜡烛燃烧、熄灭的原因。

2、观察、思考用玻璃杯熄灭蜡烛的现象,探究让蜡烛熄灭的方法。

3、对蜡烛燃烧、熄灭的现象感兴趣,知道使用蜡烛时要注意什么。

活动重点:

在操作中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系,知道蜡烛燃烧、熄灭的原因。

知道蜡烛熄灭的时间长短与空气的多少有关系。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小盘子、玻璃瓶(大小不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了解蜡烛的用途

1、出示图片引出蜡烛

提问:小明的书包里都会有什么?每次必须带的是什么?

小结:小明每次都会带很多东西帮助他完成探险活动,但是每次必须带的是蜡烛。

2、结合幼儿已有经验了解蜡烛的用途提问:你们都见过它吗?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它呢?

小结:在生活很多地方都会见到我,我会给大家带来快乐和光明。

3、启发幼儿思考,小明探险为什么要带着蜡烛。

提问:小明为什么每次山洞探险的时候都要带着蜡烛?

小结:有的朋友说为了照明、有的小朋友觉得可以用来吓唬野生动物,蜡烛更大的作用是什么呢?让我们跟着蜡烛一起去找找原因吧。

二、通过实验,探索让蜡烛熄灭的方法,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一)操作一:蜡烛燃烧与空气有关系

1、引导幼儿初步猜想熄灭蜡烛的方法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熄灭燃烧的蜡烛?

小结:我们可以用吹、扇、和水等这么多的方法让燃烧的蜡烛熄灭。

2、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想用瓶子将蜡烛熄灭的方法提问:这是什么?用瓶子可以怎样熄灭燃烧的蜡烛呢?

小结:小朋友说可以用瓶子底部压蜡烛、用瓶子边缘拨动蜡烛、用扣的方法熄灭蜡烛。

提问:扣住蜡烛,蜡烛真的能熄灭吗?

3、幼儿分组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猜想的方法实验要求:

(1)玻璃瓶要轻轻的扣住蜡烛,扣住后手不能在碰蜡烛;

(2)认真观察火焰的变化:

(3)注意安全,不要把小火苗弄到身体和衣服上;

(4)音乐结束,马上回到椅子上做好分享实验结果。

4、分享交流

提问:蜡烛是怎样熄灭的?它的火焰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将蜡烛扣住就会熄灭?

小结:在燃烧的蜡烛上扣上玻璃瓶,蜡烛就会慢慢的熄灭。这是因为蜡烛燃烧需要空气,燃烧的蜡烛把瓶子里的空气用完了,它也就熄灭啦!

5、利用实验结果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问:为什么小明每次都要带蜡烛?

小结:原来小明带蜡烛是为了看看山洞里有没有空气,没有空气就不能往里走了。

(二)操作二: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瓶子大小有关系。

1、引导幼儿进一步猜想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瓶子大小的关系提问:将两个大小不同的瓶子同时扣住燃烧的蜡烛,你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2、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要求:

(1)玻璃瓶要轻轻的同时扣住燃烧的蜡烛;

(2)认真观察两个瓶子里火焰的变化:

(3)注意安全,不要把小火苗弄到身体和衣服上:

(4)音乐结束,马上回到椅子上做好分享实验结果。

3、分享交流

提问:两个瓶子同时扣住蜡烛上,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蜡烛熄灭的时间会不一样呢?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瓶中的蜡烛先熄灭。这是因为大瓶里面的空气多,蜡烛燃烧的时间就比较长,小瓶里面的空气少,蜡烛燃烧的时间就短,所以先熄灭。

三、探索让蜡烛继续燃烧的方法,进一步感受蜡烛燃烧离不开空气

1、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游戏“拯救火焰”

提问:小蜡烛跟我们玩游戏玩的真开心,它说我被瓶子扣住了,当我快要熄灭的时候谁来救救我,让我继续燃烧,不要熄灭。我们可以怎样帮助蜡烛让它继续燃烧呢?

小结:让空气流进玻璃杯内,蜡烛就会进行燃烧下去,有了空气蜡烛才能燃烧,就像我们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

四、活动延伸

今天和蜡烛玩游戏开不开心?可是,小蜡烛又给我们出难题啦!让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到科学探索区找找答案吧!

课后反思

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增强,也有了一定的探险意识,虽然他们在家里很少能接触到火,但是他们对火的燃烧却充满好奇,为什么会产生燃烧,孩子们经常这样问。活动中我通过三个实验帮助幼儿发现燃烧的秘密。第一个实验让幼儿知道燃烧与空气有关系;第二个实验幼儿发现燃烧时间的长短与空气的多少有关系;第三个实验再次验证燃烧与空气有关系。通过这三个实验幼儿对于打开了了解燃烧奥秘的大门,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实现幼儿的主动学习。活动中发现一些亮点,也存在一些不足:

优点:

1、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对于幼儿来说在动手操作中和游戏中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与小蜡烛做游戏的游戏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进而通过动手操作寻找问题答案,幼儿兴趣浓厚,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发展。

2、关注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活动中注重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活动中一个个小实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对于教师的提问能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寻找问题答案,积极主动的完成各项任务。

3、注重有效的师幼互动。活动中设计了许多引发幼儿探究的问题,当幼儿出现不同答案时,教师敢于追问,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促进幼儿积极思考,增强了幼儿自信心,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有效互动。如提问大瓶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还是小瓶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说出你的理由。

不足:

语言不够严谨、简洁。每次幼儿回答完问题后,老师总是将答案进行补充,而且话特别繁琐,不能有效引导幼儿将想法完整表述,教师小结也不够简洁。如教师提问,瓶子扣住蜡烛,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幼儿回答,因为没有空气。教师回应,哦,原来蜡烛的燃烧与空气有关系,瓶子里的空气让蜡烛都燃烧的没有了,所以蜡烛就熄灭了。语言繁琐,不严谨。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 篇三

大班幼儿对影子这一有趣的光学现象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和影子做游戏,因此我们经常会开展有关影子的科学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围绕着影子产生的原理展开,幼儿较难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本次活动我们运用反证的方法,通过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让幼儿自己对有关影子的错误或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理解纸挡住光就会出现影子,而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就能透过等粗浅的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探索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的方法,知道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能透过,反之则产生影子。

2、能与同伴合作观察和记录,并对生活中的光和影的现象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剪纸动物的头饰、手电筒、剪刀若干、背景板一块、幼儿记录纸若干。

2、教师演示材料: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已剪好眼睛的兔头、手电筒、集体记录纸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说影子,引起兴趣

1、师:这几天我们都在玩影子游戏,你们发现影子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幼:影子有时会变得很长,有时又会变得很短,有时又会消失不见。

幼:我跑影子也跑,我停下来影子也会停下来。

幼:影子的颜色都是黑黑的,有的深,有的浅。

2、小结:影子真像一个魔术师,有时会出现,有时又会躲起来;有时会变长,有时又会变短。

(分析:在本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刚刚结束的影子游戏进行交流,教师在提问时特意突出“有趣”二字,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特性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回顾关于影子的各种经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比较不同的影子,记录各种猜测结果

1、教师演示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幼儿根据局部特征猜测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影子。

2、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个影子和前面看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3、猜猜为什么兔子的影子上会有眼睛,幼儿结伴商量并记录猜测结果。

4、交流各种猜测记录。

猜测一:在兔子头像上画两只眼睛;

猜测二:在兔子头像上贴两只眼睛;

猜测三:在兔子影子上画两只眼晴;

猜测四:在兔子头像上剪两只眼睛。

5、教师在集体记录纸上记下幼儿的各种猜测,并提出要求。

师:请你们用商量好的办法试一试,然后再用手电筒照一照,看看小动物的影子上能不能看到眼睛。

(分析:教师通过演示动物影子的PPT,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图片,引发幼儿对两种影子进行比较,从而自然地过渡到猜测、记录阶段。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大胆猜测“如何才能在动物的影子上看到眼睛”,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开始初步验证自己的各种设想。)

三、实验验证,寻找答案

1、幼儿运用猜测的方法进行验证,并进行记录。

师:请你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记录下实验结果。试过自己的方法后,也可以试试别人的方法。

2、幼儿根据实验情况交流自己的发现。

●光透过动物头饰上的小洞后影子上就会有“眼睛”

师:为什么给动物头饰画眼睛、贴眼睛都无法让我们在影子上看到眼睛,而剪个小洞就能看见呢?

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纸上的小洞后影子就会有眼睛,而画眼睛或贴眼睛都会将光挡住,所以影子上就看不到眼睛。

●洞的大小和“眼睛”大小之间的关系

师:小动物的眼睛都一样大吗?为什么?是不是洞剪得大眼睛就大,洞剪得小眼睛就小呢?

小结:剪的洞越大透过的光就越多,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大。反之,剪的洞越小透过的光越少,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小。

(分析:实验验证后,当幼儿开始交流实验结果时,教师的开放式提问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鼓励幼儿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较为复杂的光学原理。教师预设的一些关键提问,能够帮助幼儿对光和影子的一些错误或是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并通过同伴间的引导、自己的操作,从而进一步理解“影子上如何才能出现眼睛”的光学现象。)

四、延伸活动:手影游戏

1、出示手影游戏的PPT,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

2、幼儿在区角中模仿手影动作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设计至关重要,有效提问不仅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多向互动和活跃的教学氛围,而且在活动的猜测验证阶段,教师的有效提问还能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科学现象,获得初步的科学知识。

一、提问应服务于活动目标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鼓励式、开放式和启发式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也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工具”之一,它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预设的提问紧紧围绕着活动目标,并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交替出现,如“为什么兔子的影子上能看到它的眼睛”这一提问引导幼儿探索在影子上找“眼睛”的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幼儿否定了自己原先的各种猜测,通过不断的尝试,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方法,知道“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能透过,反之则产生影子”的原理,幼儿的探究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二、提问应促进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这两个影子有什么不同”是一个比较性的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两个影子的不同之处,从而为后面的探究做好铺垫。而教师在实验验证阶段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引导幼儿带着问题与材料互动,积极探索并观察影子上出现“眼睛”的原因。

三、提问应做到层层递进

提问的设计应该具有层次性,要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入手,使幼儿逐步加深认识,建构概念,从而使整个活动过程结构严谨、层层递进。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在每一环节的提问都旨在不断推进幼儿对于“影子”的认识,如“什么方法可以在小兔的影子上找到眼晴”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表达各自的猜测,而当幼儿在探索中找到正确的方法后,教师又进而提出“为什么画和贴的方法都不行,而剪两个小洞就能在影子上看见眼晴”,这样的提问是教师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表达方式,利用直观的材料,从另一个角度引导他们思考光的穿透现象。

提问的层层深入,使幼儿在操作中自发地探究、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具有层次性的提问使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向活动的最终目标迈进。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喜爱的科学活动大全》,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6 6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