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范文

最新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按照行业规范,在时间节点内,根据职称和专业,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经验技术。差异网为您带来了10篇《最新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篇一

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快乐地活动起来。我穿梭在各个游戏区域,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情况。当我走到语言区时,发现书架下散落着几个小指偶。我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没有一个孩子去把它们捡起来,有的孩子看见了还故意绕过去。见此情景,我忍不住说了:“你们看见地上的指偶了吗?怎么没人去捡?这是谁掉的?”没想到,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不是我们掉的,是凡凡掉的,他走掉了,到别的地方去玩了!”“难道别人掉的东西你们就不可以捡吗?”我继续说道。文文看了看地上的指偶,又看了看我,慢悠悠地走过去捡起了指偶放回筐里。其余的幼儿则怯怯地看着我。

那天,我发现语言区里又有两个指偶躺在书架下了,这次我先没有吱声,想看看有没有孩子会主动捡起它们来。但过了很长时间,指偶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于是,我故意指着地上的指偶大声地说:“哎呀!这里怎么有指偶躺在地上呀!真是可怜!会不会被人踩到啊,不知道有哪个好心的小朋友愿意把它们送回家?”说话的时候我有意用眼神扫视语言区的几位小朋友。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几位小朋友就站了起来,说:“我去!我去!”……

两次相同的情景,两番不同的话语,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第一次,孩子在老师的要求下极不情愿地捡起了地上的指偶,心里是不甘的,也许他们想的是:这个指偶又不是我掉的,老师为什么要让我来捡。虽说我是想让孩子明白,不论是谁掉的,玩具掉在地上我们都应该把它捡起来。但孩子感受到的却是老师在强求他们。而第二次我用游戏性的语言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又以征询意见、请求帮助的口吻,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尊重,于是,孩子们便乐意并争着去捡地上的指偶了。这一对比性事件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如果我们能循循善诱、“动之以情”,孩子们的很多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篇二

玉章是一个好动的孩子,由于家长的管理不当,构成了孩子自以为是的性格,经常和小朋友找事,之后还要来个“恶人先告状”。小朋友和老师都不喜欢他。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坚信如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育,必须会有起色。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次活动中,他过来告状,我就先让他说个够,当时不表态,对他进行冷处理,等他激动 ww www.chayi5.com w.chayi5.com 的情绪平息了,注意力开始转移了,这时再把他叫过来,明确地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并且事后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求他们配合老师指出他的过错,这种方式切中要害,慢慢地,玉章变了,变得乖巧多了,也听话了,讲理了。

看到他的这些变化,我很欣慰。是的,孩子本质不坏,只是没有引导好,今后他会从其他小朋友中得到友谊,会比以前更快乐,而我也有了成就感,也很快乐。

小奖品

这天张海苒的妈妈来送孩子时告诉我,张海苒昨日回家说:“这天方老师表扬我了,还奖给我一朵小红花!”我明白表扬对于幼小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但真没想到张海苒竟这么在意我对她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在这以前我几乎没怎样注意她,更谈不上什么表扬了。

张海苒在早幼儿园不太爱说话,上课也不太爱回答问题,从不给老师惹麻烦,平时我也不太注意她,几乎没批评过她,表扬更没有几次,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她那么让人省心,我真期望班上再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因为做了好多年教师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了维护群众正常的秩序,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我们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劲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

一、 区域开始前,设布局

一个好的环境不仅能满足幼儿的游戏要求,还能让幼儿在其中学到知识,如何来创设一个适合幼儿的区域环境,每次开学前,都是让我们费尽心思的一个过程,在设计区角时,不仅要考虑角色区的大小位置还要考虑区域游戏的位置,及两者的融合,幼儿桌椅的摆放,区域动静的区分等。在每次布置区域时,我都会把要开设那些区角内容一一罗列出来,在脑海里把规划区域的所在之地,所用之材,每次都会想很多次,成型一次发现问题就打破一次,觉得满意了才能安心睡去,第二天到班级里搬弄柜子、椅子,看效果。然后根据现场再做调整,基本成型后才能停下来,我这样的做法,我觉得就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先设计一个区域格局图,它是有规范的设计草图的,而我只是脑海中的遐想,有时晚上想好的,可能到了早上的时候部分就会忘却,看了书后,我想如果以后要再次进行区角的布置时可以先设计个草图,这样隔天实施时就不会忘了,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 区域开展时,整布局

区域位置想好后就是要进行搬动柜子,椅子进行摆放的过程,其实有很多时候想的和现实是有区别的,如对教室尺寸、柜子长度的估算,就如这次我带小班的时候,换了新班级教室的格局不同,还有小班游戏和大班游戏的区别,小班要三个娃娃家,再加一些其他的店,区域活动也有生活区、益智区、美工区、语言区、建筑区等区域,一开始我在脑海中想的是把三个娃娃家并排在教室的南面,其他区摆放在教室的西面,因为东面和北面是黑板和卫生间、午睡室的入口。 放了保温桶架和杯子架就占据一个快地方,北面就没有位置放区了。在摆放娃娃家的时候其中两个娃娃家占了四分之三的位置,一个娃娃家因为有进出活动场地门的原因,位置只能往长里摆放,和我之前想的感觉小了很多,但是由于空间、位置的原因,就只能如此摆放了,因为孩子们没有参与进去,所以也不能判断是否合适。尽量的把孩子的家布置的温馨一些,划分了厨房、客厅、房间等区域。把原本靠墙放的钢琴横了过来作为了娃娃家和公共汽车的隔断。在实际进行整理班级区域时只有利用好了班级中的每一件物品,考虑好它摆放在区中的用途、对幼儿的发展等因素,才能最大限度的把区域规划的好一些。

三、区域开展后,调布局

区域的摆放是要在实践中进行千锤百炼,适合的保留,不适合的要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是区域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适合幼儿游戏,就像之前我摆放的三个娃娃家中的那个长条形的娃娃家,在游戏中发现不仅空间感觉小,还有就是长长的缺少了家的感觉,在实践中发现这里并不适合开设娃娃家后我就把娃娃家搬到了美工区,把桌椅靠的紧凑了一些,小班幼儿游戏的时间多,集体的时间少,所以只要保留够坐的位置就可以了,把多余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充分的进行游戏。多出来的这个空间新开始符合孩子的宠物店,坐在垫子上抱抱小动物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比较的温馨,可以减少他们的入园的焦虑。同时把语言区和它进行了结合看看书和动物说说话都能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还有用钢琴隔出的前后两个区域,前面的区域摆放着汽车头和后来开设的早餐店,走进来让人会觉得比较的凌乱,一开始我没有觉得,又来经过陈老师的指点后又进行了调整,把钢琴前移,早餐店放到钢琴后面,这样早餐店摆开后就不用收起来,看着比较的整齐,同时把一些放在其他区的小柜子搬来当成了操作台,动物之家的盒子也进了调整,开辟了一块孩子可以靠着看书的阅读区,使得孩子更加静心的阅读了。

一个好的区域的布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调整的,在每次的调整过后它才能更显得完美。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三

我和爸爸

九月刚开学,轩轩带来几张暑假和爸爸去海南旅游的照片,和小朋友分享他的假期故事,眉飞色舞地讲起爸爸和他一起堆沙雕,一起捡螃蟹和教他游泳的情形。他说,他很喜欢和爸爸一起玩,因为爸爸什么都会做。

轩轩的讲述引发了班上的热烈讨论,大家都想说一说自己的爸爸。看到孩子们对爸爸的话题这么感兴趣,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以往的主题活动一旦涉及亲情教育,大多与妈妈相关。在孩子们的眼中,妈妈是美丽、温柔、和蔼的,为家庭和孩子付出了无限的爱,因此孩子们与妈妈的情感交流和表达较为频繁,而爸爸往往是被孩子忽略的人,甚至是严厉、懒惰、粗心的代名词。但是,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作用同样重要,于是我们支持孩子们将话题继续下去。

讲爸爸的故事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听到了小朋友们讲述自己和爸爸在一起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

豆豆说,自己和爸爸在一起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玩战斗游戏,他的爸爸用这种方法锻炼他的身体,现在他的力气可大了。

尧尧说,自己的爸爸个子很高,每次去动物园看小动物的时候,担心人太多,尧尧看不到小动物,爸爸就让他骑在自己的肩上,这样能看得很远,他很喜欢骑在爸爸背上的感觉。

小颖说,自己的爸爸工作很忙,经常回到家还要继续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陪自己,但是爸爸每天晚上都会陪自己看一会儿动画片,所以这个时候是她最幸福快乐的时间。

涵涵说,自己每天晚上睡觉时,爸爸都会把她抱在怀里,给她讲好听的故事,让她感觉到很温暖、很安全。

不过,并不是所有小朋友讲述的都是快乐、幸福的事儿,我也听到一些抱怨的声音。

小凯说:“我爸爸喜欢玩电脑游戏,他每天回到家就知道自己玩游戏,都不跟我玩,我说让他带我出去玩,他就让妈妈带我去。”

铭铭说:“我爸爸在银行上班,他的工作很忙,每天回家很晚,不能接我放学。我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周末才回自己家。爸爸总是睡觉,还经常出去吃饭,都没有时间和我一起玩。”

在孩子们的讲述中,我看到了父子(女)相处的三种状态:第一种,爸爸经常陪孩子一起游戏,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很亲密;第二种,爸爸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亲子关系比较生疏,但是孩子能够理解爸爸;第三种,爸爸总是做自己的事情或自己游戏,忽略了孩子想参与亲子活动的愿望,亲子关系淡漠。不和谐的亲子关系正是继续开展活动的契机,会使活动更有价值。

大脚小脚一起走

早上,萌萌妈妈带来~张光盘,内容是萌萌和爸爸一起在公园游戏。原来听说幼儿园要组织爸爸的主题活动,萌萌爸爸就拍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们观赏。视频拍摄得很精彩,很好地诠释了亲子相处的温馨。内容也很丰富,有爸爸和萌萌一起拍球,两人一起玩轮滑,萌萌穿爸爸的大鞋玩耍,还有一起戏水、玩健身器材等画面。萌萌摔倒时,爸爸马上抱起她着急地问:“摔疼了没有?”还仔细检查萌萌身上摔伤没有。玩完大鞋小鞋的游戏,爸爸不顾自己光着脚,先帮萌萌穿好鞋子;萌萌玩健身器材感到害怕时,爸爸鼓励她:“别怕,有爸爸在呢,你一定能行的。”

温馨的画面感动了班上的每~位小朋友,莉莉哭着说:“我感觉萌萌太幸福了,她的爸爸太爱她了。”作为教师,我看到了不少孩子眼里的羡慕和渴望。怎样才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爸爸对自己浓浓的父爱呢?带着这种思考,我们开展了亲子活动“大脚小脚一起走”。

活动前,我一一联系爸爸们,确认他们能按时参加活动,并请他们对孩子保密。活动开始,爸爸们一进班,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与惊喜,有的孩子直接冲上去抱住爸爸高兴地大叫。我没有安排直接比赛,而是先设置了自由游戏环节,请爸爸们和孩子们自由尝试,寻找更好的游戏方法,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孩子们和爸爸们反复尝试和沟通,从不协调到逐渐默契。等到比赛时,输赢已经不重要了,快乐的感觉才是最珍贵的。游戏结束后,照片回放帮助爸爸们和孩子们一起回味快乐。最后的“悄悄话”环节,我请孩子们到爸爸身边,给父子(女)之间提供一个表达情感的安静机会。有的孩子坐到爸爸腿上,有的孩子搂着爸爸的脖子,还有的。孩子和爸爸头挨着头,温馨的场面让所有人感动。

这次活动节奏紧凑、动静交替,给爸爸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感受到孩子对和爸爸一起游戏的渴望,感受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

我爱爸爸

随着班上幼儿和爸爸的情感沟通逐渐加深,亲子感情逐步融洽,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了解爸爸、爱爸爸的愿望,我们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爸爸的活动。在《画爸爸》的活动中,孩子们认真观察爸爸的外貌,感受到遗传的奇妙;在图画书阅读《我爸爸》中,孩子们认识了爸爸的强壮、高大、勇敢、幽默和温情等多面特点;在歌表演《爸爸好》中,孩子们感受到爸爸对家庭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感受到爸爸的责任心和爱;在视频欣赏《爸爸的背》中,孩子们看到了爸爸对孩子长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和保护。

随着对爸爸的加深了解和对父爱的进一步理解,孩子们更爱爸爸了,除了用语言表达,还亲自为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给爸爸端杯水、捶捶背,帮爸爸摆碗筷、扫地等,还有的孩子主动改掉了不良习惯,如爸爸在家工作时不影响爸爸,不惹爸爸生气等。

爱是相互的。孩子稚嫩的心里有个朴素的愿望,用自己的爱报答爸爸的爱,让爸爸更爱自己。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为了能让孩子们积极表达爱和孝心的行为成为习惯坚持下去,我建议家长和幼儿共同商量设立协议。比如,如果孩子坚持每天为爸爸做一件事,那爸爸可以在周末陪孩子做一件事,像去动物园、一起做游戏、亲子共读等,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爱与被爱。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四

今天孩子们的早点是豆浆和面包。面包被一个小塑料袋包着,两边有锯齿,只要用手对着一用力,就能撕开。但孩子们都跑到我跟前:老师你给我撕开;老师,我弄不开;有的内向的孩子干脆自己抱着面包哭。

这次我没有像平时一样一个一个帮孩子撕开袋子,而是鼓励孩子们:"大家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今天咱们就用这双能干的小手来自己撕面包袋子好吗?"孩子们听了半信半疑,老师:"怎么撕呀?""你想什么办法都行,只要撕开了,你就是最棒的宝贝!"这下孩子们来劲了,有的用手撕,有的用嘴咬,还有的象磕鸡蛋皮一样在桌上磕。过了一会,有几个孩子把面包袋撕开了;十分钟以后,有一半的孩子都在津津有味的吃着面包,还有几个孩子将袋子弄了个小口,把面包揉碎了一点一点吃。

个别实在撕不开幼儿,我没有帮他们,而是让旁边会撕的幼儿帮助他们。结果跟往常不一样,今天孩子们都迅速的吃完了面包,没有一个说吃不上或者不喜欢吃的。本来我让孩子自己打开面包,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没想到,孩子们自己动手后却还能让亲自体会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开心享受这份成功的喜悦,这比老师帮忙更有意义。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五

晚上,正准备睡觉,手机突然响起了短信提示音,打开一看,号码是陌生的,但短短的一句话却像炸弹一样在我脑袋里炸开了:“罚站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如果孩子连为什么被罚站都不知道,这样的教育还有意义吗?”

我睡意全无。

我让谁罚站了?躺在床上,脑子如放电影一般重复着白天在幼儿园的每一个细节,可怎么也想不起有谁被罚站过。

一夜无眠。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小朋友的花名册,我想知道,短信到底是哪个家长发给我的,这样我就能知道是哪个小朋友为了什么事受罚了。可遗憾的是,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竟然找不到那个电话号码……难道,是发错了吗?和我搭班的老师来了,我把短信给她看,她瞪大了眼睛:“可能吗?现在有谁会体罚孩子?估计是家长误会了吧。”

可是,这误会从何而起呢?要知道,无风不起浪啊……

我把这个电话号码写在黑板上,问小朋友是谁的爸爸或妈妈的手机号码。可小朋友们只是静静地坐着,没一个回答。我继续问有哪个小朋友昨天晚上跟妈妈或爸爸聊过幼儿园里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小朋友们纷纷说起昨天晚上跟家长聊的事儿。这时,安安怯生生地举起小手,说:“老师,黑板的手机号码,好像我妈妈刚换的新号码……”

怎么会是安安?他可是个既懂事又能干的孩子,自觉又自律,每次评“好孩子”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安安告诉了我们事情的原委:原来昨天晚上睡觉前,他那个当老师的妈妈向孩子问起了幼儿园的事。安安说,他在幼儿园表现很好,可不知为什么,一到午睡的时候,老师不让他马上上床睡觉,也不让其他小朋友上床睡觉,而是叫他们站在床边,可是为什么要“罚”他们站,谁也不知道……于是,他妈妈就给我发来了这条短信……

事情终于搞清楚了,可心却沉沉的,一点也轻松不起来。原来,因为幼儿园条件的限制,我们班的活动室在一楼,但午睡室却在四楼。虽然一直教育孩子们上楼梯的时候“要安静,不能跑,一个跟着一个走”,可走到四楼,特别是盛夏的时候,几乎每个小朋友都气喘吁吁。为了孩子的健康,每一次进午睡室的时候我们都会叫孩子先在床边站着休息一会儿,直到不喘了才上床睡觉……

我以为,这么“简单”的事,这么“容易理解”的事,我们懂,孩子也一定懂,所以也就没有作特别的强调。谁知道,“误会”还是产生了。

跟孩子们解释了“罚站”的原因后,我忙给安安妈妈回了个电话,虽然安安妈妈一再道歉,可我心底的这个结并没有马上打开。不管如何,在这场不大也不小的风波中,我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也知道了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更细心、更用心,并要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关爱。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六

一、肚子里长苹果

“老师,我的肚子里能长苹果吗?我的肚子里有没有水。”泽泽小朋友急急得跑过来问我,他的笑脸胀得通红。我很纳闷,怎么肚子里会长平果呢?我揽过啧啧轻轻的地说:“泽泽,别着急慢慢说。”“雨桐说我的肚子里能长苹果。”他说。“为什么这样说你呢?”我问他。等他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我才明白了,原来是刚才吃早点时,泽泽把苹果核给吃了,所以裕彤说他的肚子里能长苹果。

我轻声地给他说“你的肚子里不会长苹果的,但是咱们人的肚子是有水的,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和咱们喝的水一样,所以种子是不会发芽的,再说了你的肚子里也没有土和阳光,因而你的肚子里就长不出苹果。“这么一说泽泽明白了,也放心了,高高兴兴的回到座位上,边走边说:“雨桐,老师说了,我的肚子里不会长苹果。”

当幼儿提出不可能的或不符合现实的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应首先聆听一下幼儿的解释,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仅注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时会有些童话般的不真实性,而且也注定了他们的认识有时也会十分的真实和实事求是。作为教师,我们应尊重并相信孩子,我们应理解主动学习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策略,然后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回答。若不能回答时,应与幼儿平等的做一个真正的探索者,一起寻找答案,以免错过主动探索学习的最佳时机。

二、饲养蟋蟀

下午户外活动,我带孩子们在草地上玩,不一会,炳彦拿着一个小瓶跑过来,“老师,蟋蟀。”我低头一看,在他手上的小瓶里有十几只蟋蟀,旁边的小朋友都跑过来看,“这么多蟋蟀,叫起来肯定很好听。”这时,我灵机一动,说:“孩子们,咱们把蟋蟀带回活动室养起来好么?”孩子们高兴得蹦了起来,于是我们把蟋蟀带回了活动室,把它们分放在好几个瓶子里,于是,在我班活动室外的角落里多了一个饲养叫,整个下午孩子们都在谈论蟋蟀的问题。

第二天,有好几个小朋友带来了爷爷编的小笼子,我们又把蟋蟀放入笼子里,这样孩子们观察起来就更方便了。在观察中,孩子们发现蟋蟀翅膀的正中央有发生器,张开翅膀时,就可以发出声音。雌蟋蟀不会鸣叫,它的尾部有一个长长的产卵管。

有过了几天,孩子们关心起了蟋蟀的饮食,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饼干、蛋糕、糖、蔬菜……可惜摔到底爱吃什么呢?孩子们不知如何是好,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轮流把自己带来的食品放进笼子里,经过几天的观察,孩子们发现蟋蟀比较喜欢吃蔬菜、小鱼干等食物。

现在,逗玩蟋蟀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趣。我深刻的体会到: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让我们鼓励孩子追根问底

小班的孩子在适应幼儿园这个新环境时,经常会提一些问题,听起来非常幼稚可笑:“天为什么还不黑呀?(孩子们观察到爸爸妈妈来的时候天有些黑了)”“我想爸爸妈妈了,为什么还不吃饭呀?(因为孩子们发现吃完晚饭爸爸妈妈就来接了)“表上的针为什么走得那么慢呀?(孩子在目不转睛的盯着钟表,希望时间快点到晚上)“为什么天上会有水滴下来?是不是在很高的地方也有很多小朋友在哭?(下雨的感慨)”。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七

第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相继打破了游戏的时间、空间、规则、材料的限制,通过一次又一次园本教研,老师们达成共识,为幼儿的游戏提供更充分的环境保障,但也同时发现过去的生活环节安排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原来的区域游戏时间是从8:30开始到9:10结束,接着进入收玩具以及集体喝水的生活环节。而新调整后的区域游戏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小时,孩子们的喝水问题怎么解决?另外,原来的加餐、喝水、如厕等生活活动常常需要教师组织幼儿排队进行。我们看到,依然是一段音乐响起,小朋友们鱼贯而出、排队吃喝,或者是按着地上的小脚印站成几队。小班的孩子们会拿好小水杯,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等着,老师则像鸟妈妈喂食一样,拿着奶壶,挨个儿给孩子们的水杯里倒好牛奶,再发干果……

游戏与生活如此脱节,老师们也戏称:“玩起来是国际班,生活上是中国式!”生活活动的安排可不可以也像游戏活动那样自主?集体活动又可以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这些问题只能留到第二学期来解决。

老师们虽然还没有像幼儿园管理者那样敏锐地觉察到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学习观是统一的整体,但至少感觉到即便自己在游戏中已经充分尊重孩子,但生活上还在管理孩子。

但是,如果要改变,保育员老师就会发出很多疑问,并能说出很多反对的理由:“孩子自己能干吗?…让他们自己来,容易撒奶啊?…有快有慢,不好管!…让他们干,多慢啊,还不如我都干了!”

难道只是保育员的观念比教师落后吗?还是我们所有人并没有从思想深处发生改变,深埋在头脑中、表现在行为上的旧习惯依然牢牢存在。

每认识一个新观念、做一件新事、成就一些改变,都需要经历能够看到新目标但又受到旧思想阻碍这一过程。当人们的想法、做法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脑海中、融化在人的血液里,就形成了习惯。这种习惯像身上的“铁布衫”,阻挡住了新信息、新理念、新知识。这种习惯导致人局限在自己的一种视野、心境的范围内,虽然一直在动,但其实还是留在了原地,还是在不断重复,并没有在改变,更没有真正在前进。

所以,我们必须要首先打破那些限制发展、有碍前进的习惯! “一切为了孩子…生活既教育”“保教结合是幼儿的基本教育宗旨”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幼教工作者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内容和宗旨。那么,幼儿在园所经历的一切、所做的一切事情应该都是学习的机会和成长锻炼的过程,包括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环节。

教研支持

在教研活动中,大家围绕“生活活动中怎样尊重幼儿的需要”“有哪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干”“怎样尽量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进行了研讨。当一直在说却一直没有真正落实的话题摆到了桌面上,老师们一下子重视起来。

在思考和交流后,大家发现,有些内容早就落实了。如值日生的工作内容都在做自我服务的事情,而日常生活中老师也会经常鼓励孩子来承担组织、服务、整理、评价的事情;加餐、午点、进餐、睡眠、盥洗等环节都随时可见幼儿参与的身影……看来,在生活环节做出调整,做到尽量自然、自由、自主是完全可以的。

自主加餐

在实验班中一班里,保育员老师也渐渐懂得后退会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于是,每天的加餐都由保育员老师摆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到了9点lO分,在一段轻柔音乐的提示下,幼儿自由安排自己的加餐,可以放下手里的事情先去,不愿意离开的也可以坚持把手里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再去,正好避开人多的情况。进餐时,保育员老师把夹主食的小夹子摆放好,幼儿洗完手,看到夹子的提示就知道排成两队,自己拿起夹子取主食。

总之,班里不再出现一段音乐一刀切、一个提示全班于、一个要求都执行的场面,而是一个时间段内,由孩子决定前后顺序和参与时机。

午后的阅读时光

在实验班,过去每天下午起床后,孩子们吃完午点是自选玩具玩一会儿,到3点开始分组集体教学。而这段时间,总会有孩子选择看书,实验班里有一套“揭秘系列”图书很受孩子们喜爱,包括《揭秘海洋》、((揭秘动物》、((揭秘美术》、《揭秘数学》、《揭秘船舶))、《揭秘地下》((揭秘大脑》、《揭秘太空》、《揭秘物理》、《揭秘建筑》等。所有的书都是翻翻看式的,生动有趣的画面里藏着答案。孩子们想探寻某个地方的真实情况时轻轻揭开,就出现了答案。书被孩子们捧在手里、小心翼翼地翻看、寻找、发现。

渐渐地,爱看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把起床后的游戏时间改成了阅读时光。每天下午,阳光洒落在孩子们可爱的身影上,大家抱着心爱的图书,像面对宝贝一样认真、仔细地指着、看着,还会悄悄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

其中一本书里神奇的地下世界被一个孩子发现了,孩子还让老师也和他一起抱着书仔细看:红包管道输送电线、紫色管道输送电话线、黄色管道输送煤气、黑色管道输送宽带光缆线、深红色管道输送电视的电缆线……孩子当起了老师的引路人!

一天,浩宇拿着《揭秘大脑))对我说:“刘老师,我今天上午就用这儿来着!”他正在看大脑各个反应区的图,指着负责运动的区域对老师肯定地说:“我今天上午在外边玩的时候,这儿就指挥我了!”我真为孩子对书的兴趣和把书里内容转化为自己理解的有趣的联系而惊喜!

实验班的小朋友在书中发现了和自己生活、游戏、学习有关系、有帮助的事,更加喜欢看书了!我也很会烘托气氛:“哎呀,老师得给小朋友梳头,不然,也像你们一样,抱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在阳光下、静静地看书,多幸福啊!”爱看书、爱护书的习惯渐渐养成了,每天送书时,小朋友们都特别不舍得,把书紧紧抱在胸前,小心地把它送回原处,记住它的号码和对应的位置,明天还来看……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生活做到自由、自主,一段时间、一个周期、一个季节呢?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为一年打下基础、做出计划的时候。因此,实验班的四位老师一起制订了各自的健身和工作计划、并把计划张贴在墙上,以督促自己能按照计划完成。

老师的计划里有一项特别流行的健身内容就是平板支撑。老师之间相互学习着、比拼着,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给老师们计数,宣布哪位老师获胜。最后的结果是,刘老师坚持的时间最短,只有一分钟,孙老师和班老师能稍微长一点,最厉害的是訾老师,能坚持5分钟呢!老师们的比赛也激发了孩子们的模仿兴趣,开始是老师做时孩子们趴在旁边跟着做,后来孩子们向最厉害的訾老师发起了挑战。班上的柯宇小朋友居然超过了訾老师!很多小朋友在柯宇的带动下也对平板支撑产生了兴趣,也有孩子制定了自己的健身计划和游戏计划。就这样,老师的“春季计划”影响了孩子们的生活。

老师立刻鼓励孩子,定一个自己的周末计划吧。孩子们说得非常有趣:有的说要上课,有的说看爷爷奶奶,有的说要和好朋友去踢足球,有的说要和妈妈去看一部新电影,有的说要约小区里的朋友去比赛骑自行车……一个个有趣的周末计划诞生了。老师请孩子们画出计划,并鼓励大家一定要执行,还要在周一拿来自己实施计划的照片,向大家展现自己的执行能力。

菲菲小朋友的计划是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她带来了电影票根,和她的计划贴在一起!

浩然小朋友的计划是早起早睡不迟到。星期一,他来园是第一名,计划实现了!

慢慢地,孩子们已经不局限于完成老师建议的计划内容。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计划,并努力地去完成计划,并想出了用收集照片、门票、电影票、打对钩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

从制定一个游戏计划开始到自己的周末计划,再到自己的“五一”计划,孩子们彻底从“老师让我干什么”过渡到“我想干什么了”。到了最后,老师们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完成自己的春季计划,可是,孩子们却依然兴致勃勃地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着。

就这样,我们的生活环节、白纸黑字的表格里面规定的作息安排等都随着孩子的兴趣而自然改变。只要是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益处的,一切都可以做出调整。也许,在幼儿园的每一天,过得好、玩得好,都是我们起码要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的。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八

“老师,你吵醒我了”

像往常一样,下午上班时,我提早二十来分钟到达班上,来到寝室。江老师正在帮几个小朋友盖好被子,我看到吴昊轩,突然想起了早上入园时他爷爷交待的事,说昊昊昨晚发烧,今天白天注意一下他。于是,我和江老师说起这件事,想了解一下昊昊午睡期间有什么情况。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岑老师,你们怎么讲话呀,吵醒我了。”我一听,才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平时,总在幼儿睡觉前重复叮嘱孩子们:“睡觉时,寝室要静悄悄,不能讲话,否则会吵醒别人睡觉。”现在,自己却打扰了幼儿午睡,实在是有损教师形象。在孩子率直的话面前,我连忙诚心地向孩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孩子们道歉。

是啊,平时我们总是教育孩子注意这样,注意那样,而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却比较随意。通过这件事,使我知道,在对孩子提要求的同时,不能忘了全班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我们,关注我们一举一动,有时候一些细小的环节,孩子们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甚至会模仿,所以,作为为人师表的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约束自己,当好孩子的榜样。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二:沙地上的画 篇九

课间活动时,尔曼、琳琳和子俊在沙地上玩得不亦乐乎。尔曼左右手同时作画,在铺平的沙子上轻而易举地画了一个爱心图案。琳琳说:“我也会画。”说完,依葫芦画瓢,也毫不费力地画了一个爱心图案。子俊慢吞吞地说:“谁不会呀,我也会。”说完,他也小心翼翼地画出了一个爱心图案。

“我还会画苹果呢,你们看着啊……”尔曼像个魔术师似的,双手齐下。在收笔处将两个食指稍微往上一提,一个可爱的苹果图案跃然沙上。

“我也会!”琳琳学着尔曼的样子,很快“克隆”了一个苹果。

“我也会!不信你们看吧!”子俊比先前自信多了,把沙子铺平了,信手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苹果。

“我还会画蝴蝶,像老师用纸剪出来的蝴蝶……”三个孩子像找到了灵感的画家一样,很快创作出很多左右对称的图案。

我在一旁看着这一切,不禁感慨:琳琳和子俊这两个孩子,平日里连彩笔蜡笔都不肯拿,即使偶尔在本子上画个圆形,也像蚯蚓爬过留下的痕迹。有美术活动时,想让他俩拿彩笔涂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儿。可此刻,他俩多投入啊!这是巧合吗?反思平时在集体活动中,我们常常给孩子提出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要求,既限制、阻碍了孩子创造力的正常发挥,又使个别孩子不敢下笔。眼前的三个孩子,不管是从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没有要求,也没有限制,他们思维敏捷,思路开阔,从纸上到沙上,把“用笔画”换成“用手指画”,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创作的欲望。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信手涂鸦,轻松地表达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

看来,只有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质环境,尊重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才会更好地发展幼儿潜能,促进其发散思维的发展。

沙地上的画,看似简单、不经意,却足够我们好好反思一番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十

本学期,我们中一班来了一位新生,名字叫施振野。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可爱,讨人喜欢,渐渐的我发现施振野还挺调皮的,每天都有很多孩子来“告状”。

一次,晨见活动刚结束,孩子们都去盥洗室小便洗手,忽然听见小孩们在大声喊:“小王老师,施振野把萧帆推倒了!”我过去用眼睛膘了一眼施振野,他正怯怯的看着我,好象在说:“下次我再也不会了。”我刚想批评他,这是徐鹿鸣走过来说“小王老师,我的鞋带散了。”刚说完,施振野就跑过来说“小王老师,我帮他系,我会系鞋带的,我妈妈教过我!”说完,就动手帮鸣鸣系好了鞋带。我用赞扬的口气说:“这才像个乖孩子,好孩子就是要多做好事,不能欺负小朋友。”他听了笑眯眯的,显得很得意。

晨谈时,我对全班小朋友说:“今天,小王老师要表扬一个小朋友。”全班小朋友马上安静下来,“他的名字叫施振野”话音刚落,张雨婷就站起来说“老师,他要打人的!”这下可不得了,有的说他要推人,他要抢玩具。这时施振野的小脸通红通红的,可怜巴巴的看着一个个批评他的小朋友。

我等小朋友安静下来以后,才走过去轻轻地对施振野说:“把你的小手伸出来。”然后,我托起他的小手对全班小朋友说“以前,他的这双小手可能欺负过许多小朋友,可是今天他用这双小手帮助了一位小朋友系鞋带,而且系的很棒,真能干!”接着,我又用肯定的语气说:“我相信施振野,以后一定会用这双小手做很多好事的,我们表扬表扬他!”说完,孩子们都拍起了小手,掌声很响亮。

在以后的日子里,已经很少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他和小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看着这一切,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作为一位老师,要抓住孩子们的各个“闪光点”,发挥他们的长处,使他们茁壮成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最新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6 6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