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范文

我的教学故事(最新6篇)

发布时间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我的教学故事》,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我的教学故事 篇一

我们南丰人,很喜欢请客吃饭,认为一起吃饭能增进了解、联络感情,有的家长也看好这种交流方式,请吃饭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记得九月十日那天,放学后,我班唐文博小朋友等家长来接孩子,时钟走向四点半,我便给文博的妈妈打了电话,被告知他已到学校附近,还要十多分钟就到,我就跟文博聊了起来,他告诉我,妈妈在家务农,爸爸开货车给人送货。

将近五点的时候,我收拾好东西带文博去幼儿园门口等,终于他的妈妈赶来了,只见他牵过孩子的手,边声道谢,邀我叫上同班老师一起吃饭,我反复谢绝,他却一再坚持,理由有:一是接孩子晚了,耽搁了我下班的时间;二是今天是教师节,提前庆祝一下。第三个理由他没有说出口,但我能感觉到这也是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希望我们多关心一下文博,我只好以必须接孩子回家为由再次婉拒,见我态度坚决,他只好遗憾地离开了。

看着母子俩远去的背影,我思绪万千:对于一个简单的农民工家庭来说,请客吃饭是多么浪费呀!他如此的盛情只能说明一点,为了孩子,再大的牺牲也值得,是能体验这些的,每个孩子的身上承载着来自全家的爱,我们班有29名幼儿,我们的身上就承担着29个家庭的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是否关爱每个孩子,是否努力工作,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家长的心里是明白的。

套用修改一首老歌的歌词,与大家共勉: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家长,秤杆子挑教育,教师就是那定盘的星。

我愿以自己无尽的爱,去担当四十九个家庭沉甸甸的责任。

我的教学故事 篇二

在我的教育生涯里,有一个男孩他常常在我的脑海中跳跃,他是个独特的孩子,他的每一次成长都凝聚着我对这份教育事业的认真和执着,渗透着我对教育本质及教育规律的探究,见证着我对正确教育思想及先进教育观念的追求。 他叫小宏,是我执教二年级时的一个小男生。在接手这个班级前,我对他已略有所闻了。在周围人的评价中,他是一名很棘手的学生。

刚开学不久就领教了一回。那天由于小宏的作业做得不好,被我批评了几句,午饭时不肯去吃饭,并人也不见了,顾不上吃饭我便在教室不远处找到了他。“为什么不吃饭呢?”我问道,他看着我一声不吭,我又重复了一次,他依然不开口。由于当天上午我连续上了三节课,这时的我已又累又饿了,恨不得吃完饭再理他。可我想:假如我离开了,难道只留下他一人孤零零地在这委屈吗?或是由于我的离开,他发生了意外那怎么办呢?我不由地摸了摸他的头,轻轻地说:“告诉老师,我是你的好朋友,有什么事我能帮到你?”只见他两串晶莹的泪水突然流了下来,“老师,我讨厌我自己,我真笨,我不吃饭了。”他边说边敲自己的头,我赶紧抓住他的手,把他抱在怀里,问道:“好孩子,快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老师,我的作业写得不好,我不喜欢我自己。”他越说越激动,几乎是大喊出来。我瞬间哽塞了,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让人心疼的孩子,他的离班出走,他对自己的惩罚全都是源于自责,源于自己做得不够好。蓦然,我发现他的这颗谦卑的心让我颤抖,同时,脆弱而好强又让我担忧,也让我惊醒,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最亲密的引路者,我该以怎样的教育嗅觉,去关注去爱护学生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引导、教育学生形成健全的心智,良好的品性?

在领回了小宏后,我一再提醒自己:让关注的眼神再温柔些,让窝心的语言再温暖些,让智慧的爱再些多,让教育的眼光再放长远些

接下来的日子,也不是风平浪静。两天发脾气,三天打架,是常有的事,班里的同学接二连三地过来告小宏的状。苦恼的我并没有一次次地批评他,而是一次次地找他谈话,弄清每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从而对他的行为做出公平、公正的判断。经过了解,我发现很多时候,是因为同学对小宏过往不好的行为形成了固定的成见,于是小宏的身边玩伴不多,这导致了他要常常利用一些行为引起其他

人的注意,同时又由于他表达自我的方法不正确,这又促使了其他同学对他更加不满,而喜欢争强好胜、情绪又容易冲动的他往往最终不是对同学大声吼叫,或哭泣就是打同学。再与他家人细致地了解他以往成长经历后,我更明确了对他的教育方式,于是,那段为他掏空心思,不断调整教育战略,改变教育观念,形成自我教育思想的日子,也成就了一个新的自我。

他慢慢的改变课自己,后来,在班级同学投票竞选班干之时,由于他的得票率高,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在同学们一阵阵的掌声过后,我看到了他带泪的笑脸,看见了他握紧着的拳头,看见了她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把消息传递给他亲爱的父母,我也听见了他的父母也对我无比的感激的话语中语言的颤抖。

她的事例让我坚信,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在这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我将用自己纤细的肩膀挑起一名教师的责任,用智慧而深沉,宽容而博大,坚韧而无私的的爱去呵护学生每一个独特、宝贵的生命。

我的教学故事 篇三

教了十几年初中物理,现在改教初中地理。刚开始简直是一头雾水,地理的专业性很强,稍不注意就要出错闹笑话,远不如历史、政治好教,但我们农村学校缺老师啊!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上阵。经过2年多的边学边教,好歹理出了点头绪。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它是人的个性能动性的具体表现,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感兴趣,那么,他总是优先对关于这个事物的有关情况发生注意。同理,一个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常常废寐忘食,孜孜不倦地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科学家的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兴趣品质。

在教学中,应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体意识。例如:学习中国区域地理,区域差异性很大。他们的差异怎样区分,一些古诗就有描述。我专门作了一个有关古诗词的专题。比如北方地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南方地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西北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等等 。在学习中,我经常吟诵一些古诗,让学生思考讨论,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兴趣很大,自然愿学乐学。

此外,在课堂上我还经常联系一些史实。比如在第二次世纪大战中,英国丘吉尔率兵利用英吉利海峡水流运动夺得了时间;前苏联利用他们的冰雪气候战胜了德国;还有我们脍炙人口的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人们认为诸葛亮会神机妙算,事实上他是对我们地理与军事很好的结合并利用,当然他还懂心理学。从很多的事实说明,地理是一门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学科,学习每一门功课的知识都有用。比如我在教学北京这一节内容时,就给同学们分析为什么北京被统治者定为都城,从封建统治者迷信的角度分析北京地理位置,北(背)有靠山,前有大海,从此可以江山永固,万寿无疆。 2003年,美国伊拉克战争爆发,为什么要发动这次战争,用地理知识解释就是争夺石油的战争。2004年,印度洋发生巨大的海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用板块学说的知识解释就是板块运动的结果。通过这些联系,学生认为学地理,蛮有趣的,还可以听到这些奇闻趣事。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我知识很渊博,令我汗颜,这也要求我以后要多多学习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以免出丑。

再次,我极为喜欢自驾游、驴行、探险等户外活动,我把到各地出游的照片通过投影展示给学生欣赏并同时介绍各地的奇风异俗,让地理课妙趣横生而又充满思索。比如:我国庆节自驾游西昌,发现当地还没有收割水稻,就照了照片让学生思考,学生积极性很高。

最后,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地理课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比如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地形雨的形成,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自己上网寻找课件,采取拿来主义,让地球的运动展现在学生面前,暖湿的气流在迎风坡和背风坡运动的过程展现,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我的教学故事 篇四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告诉我们,身教胜于言教。我一直遵循孔老先生的遗训,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感染学生,对语言的力量也心存不屑,但是今天几个孩子的话让我重新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有时候言教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昨天中午一个家长来学校找我,诉说着孩子种种不听话的行为。我也表示深深的理解和同情,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也就肆无忌惮起来,对家长给予自己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偶存的感恩之心也如流星一样转瞬即逝。大多家长对孩子束手无策。

下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我走进教室以后,没有讲话,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上了“母爱”。孩子们都面面相觑,有的孩子问我:老师,要写作文吗?”我摇摇头说:“不是,今天老师要给你讲一个母爱的故事,讲完以后,我们讨论一下有关母爱的话题。”一听说我要讲故事,孩子们都坐正了,屏息凝神的看着我。

在一次围猴的过程中,有一个大母猴抱着一个小猴突围出来了。这个母猴突围的时候,背着一个别人的猴,自己还抱着一个自己的猴。跑到一棵枯树上,再没有地方可跑了。一个猎人拿着枪和另外一个老猎人,两个人,对着猴就瞄准。正要开枪的时候,这个母猴对他们做了一个手势,类似于“暂停”的手势。一个猴能做出这样的手势来,这猴干什么呢?它给它那两个小猴喂奶,这俩猎人就想,它喂奶就等一会儿吧,就让母猴给小猴喂奶吧。

那小猴可能也不太饿,吃了几口不吃了。这时候那个母猴就把那些枯树叶摘下来,把自己的奶水挤挤,挤到这个树叶上,把这个树叶放到小猴能够到的地方,放了很多的树叶。最后这个母猴面向着两个猎人,就把自己的脸一捂,它好像在说:开枪吧。这两个老猎人再也举不起枪来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面对的不是动物,是一个母亲,从此老猎人再也不狩猎了。

故事在一片沉默中结束了,我的眼睛分明有一种东西流了出来,教室里也多了低低的抽泣声一个孩子首先打破了这一片沉静,“老师,这个猴子太伟大了。”……

“你长这么大,你还记得你妈妈为你做过什么吗?每个同学说说你记忆中最深的母爱吧!”又一次沉默了。不过这次沉默很快就被那充满热情的语言所代替,每个孩子都不甘落后的诉说着母亲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我也从中看到了那久违了的感激。孩子们的故事中一次又一次诠释着母爱的伟大,它们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的心在感动中跌宕起伏。

大概孩子们也被《母爱》感动着,在我没有任何表示的情况下,竟然有这么多孩子不约而同的把这个故事传递给了自己的父母,让他们的爸爸妈妈也经受了一次感恩的洗礼。从孩子们的激动以及他们父母的泪眼中,我看到了言教那不可忽视的作用。或许就是在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我们会经历一次次心的洗礼,进行一场场心与心的交流,领会更多从现实中得不到的感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言教的魅力。

老师们,多给孩子们一些心灵的启迪吧,不要吝惜你的语言,浪费了这本该属于你的权利。

我的教学故事 篇五

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都是各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如何才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想,唯有先细致分类,然后因材施教。然而,无论针对哪类学生,“施教”皆不可草率,不可想着一下子或几次就能改变他们。教育需要等待,等待的过程或许让人心焦,但心平气和地给予“等待”,教育方显初心。

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不会读书,读一篇课文,哪怕是读1小节课文都十分吃力,明明是熟字偏偏不认识,随意添字、漏字,声音又那么细小,课文被读得支离破碎。好多次课堂我完成不了计划的教学任务,因为我得给学生读书、读好书的时间。记得那位蒋同学,为了读好课文的一个小节,在我和同学们的反复纠正下一连读了七遍才读得正确了。读好后,他重重地舒了口气,我也展开眉头悄悄舒了口气,问他:“蒋,通过今天的读书,你有什么启发吗?”他看着我,快要哭了:“我……我……以后要预习,要读七遍……”看着他极难为情,我满心的怒气瞬间化作怜爱,柔声说:“好的,老师等着你慢慢进步!”“慢慢”一词,我故作了强调。没想到,以后一有空闲,就连大课间活动时间他也常常跑到我面前问我:“老师,我可以留下读书吗?”

班里还有一位学生戴,她不仅不善读书、经常不交作业,还不肯与人交流,我跟她多次谈话她都不支一声,只是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我。有一次因为上学迟到,她妈妈连打带骂地把她推搡到教室门前。我迎上去要问个究竟,她只是哭,用衣袖不停抹眼泪,理也不理我。她妈妈见状更急了,使劲把她推得远远的,气冲冲地走了,留下无奈的我和一个劲抹眼泪的戴。为了不影响班里学生早读,我只轻轻对戴说:“你先回位早读,我等待着你愿意的时候跟我说说这件事,好吗?”她回位了,她妈妈随即打来电话,述说了事情的经过,一再强调要我严加管教戴,不要让戴上课,说戴太不像话,家里还有个妹妹要送去幼儿园,然后她再赶去上班,她实在忙不过来,说戴应该懂事,应该管理好自己,不应该再烦她。电话之后,我似乎明白了,戴之所以不肯与人交流,或许是因为她的家长一直以来根本就没时间、没耐心等着她的交流,久而久之,这孩子就不想也不会与人对话了。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急躁的大人们突然等不起孩子慢慢长大!那天以后,我时不时地关注戴,瞅着机会就与她聊聊。中午去餐厅的路上,我会轻声对她说:“你今天课堂上回答问题了吗?答对了吗?”饭后散步时,偶尔走到她身边,我会说:“看,花丛中这么多白蝴蝶!好看吗?像什么?”“像雪花在飞舞!”其他孩子抢着说,戴还是不说话,但她总算冲着我笑了。我欣慰地想,这害羞的笑容里包含了很多,一定有轻松的氛围给予她的欢愉,一定有老师的关注给予她的欣喜,一定还有她想回答我的话……我坚信,再等等,总有一天她一定能敞开心扉,乐于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教书育人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学生更加耐心一点,学会心平气和地等待,准没错!

我的教学故事 篇六

前几天我们班开展了我的情绪记录活动,幼儿每天将自己的心情进行记录,“我今天是开心的”、“我今天是伤心的”……使幼儿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有了也关心小朋友的心情,有时还会相互问一问:“你今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地属于自己的心情故事,提高了幼儿的表述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幼儿大胆地用绘画形式表达出来,从小朋友绘画的画面来看:有的画妈妈和我一起游戏、有的画在节日的时候放很多气球很高兴的画面、 有的画在床上抱着心爱的绒布娃娃很开心……一个个温暖的故事让我感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温情。同时,我也感到在孩子们的心里也有着一些不那么开心的事情,孩子们也表达着令他们不快乐的情绪:没有朋友了,做了恶梦等。阳阳小朋友在画面上画出了自己不开心的画面,上面还画了记号笔、蜡笔和胶水,他说因为他画画的时候,笔画布出来,所以他生气了。从而帮助他们学会表达舒缓不快乐的心情,通过活动,孩子们进一步提高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技能,学会了多种表达情感的方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我的教学故事》,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6 58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