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10篇《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一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二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

根据对外地成熟经验的学习及各个人在教学工作中所得,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欲。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三

读师范时,老师就告诉我们语文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特点。可由于那会儿并未真正地接触学生,对其中蕴涵的深意还无法好好地领悟。后来新教师培训时,周一贯老先生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听写词语,其中几位发展水平不一的学生被教师请到讲台前写在黑板上。听写结束,大家对照课文找错误,发现有个孩子把“一户人家”写成了“一尸人家”,把“鸟儿”写成了“乌儿”。此时,老师并没有批评那个孩子,而是笑着对大家说:“今天的听写完成得很好,有的同学写错了能自己发现、自己改正。有的同学虽然写错了,可有趣的是这些写错的字,它还是一个字。你们看这‘一户人家’的‘户’,头上少了个点就不是‘户’了,而叫做‘尸’,‘死尸’的‘尸’。这个点就像脑袋一样,一个人脑袋掉了还能活吗?不就成了‘死尸’了?(孩子们开心地笑了。)再看这个‘鸟’字少了一点,就不是‘鸟’,而变成了‘乌’,是‘乌黑’的‘乌’。这一点就像是鸟的眼睛,鸟儿眼睛没了,不是就乌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了?(孩子们笑得更欢。)小朋友,你们看我们的汉字多么有趣啊!”那时,才真正体会到语文知识是可爱的,学习语文也应该是儿童化的。尤其作为一名低段的语文老师,面对着一篇篇有趣的课文,更应该注重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让孩子把语文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学习童话故事时,可以遵循孩子活泼好动,乐于自我表现的特点,创设一个情境,让孩子们带上头饰,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精彩的表演,更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学习诗歌时,可以借助儿童最感兴趣的美术和音乐,让他们在听听唱唱、读读画画中,发展思维,更轻松地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还得注意带着童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一台台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既然是有思想,会活动的人,学生不可能一刀切,一个标准。所以我们还要善于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教师要站在他的立场思考问题,并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关心这些孩子。无论课上、课下、活动中、娱乐时,都注意从感情、态度和语言等各方面表现出对他的信任、关心与尊重。注意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让这些孩子有成功的体验,树立起自信心,有时仅仅是用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等细微激励,都有助于这些孩子的进步。同时,教师应多多关注孩子的课外读物,时常与孩子们交流阅读体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愿意走近儿童,走进孩子的世界,语文教学定会充满“童趣”的。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四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当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五

班里有一个学生,个子很高,方脸大耳,颇有将军之相貌。然读书较差,经常遭受学生的嘲笑,他本人也接受这样的现实,把自己定位于一名差生。

有一次,班里进行学习物品拍卖会,该生卖出了自己的一套新书,价格很便宜。我心里暗暗想:这个傻孩子,到底家里钱多,这么一套新书,竟然只卖了这么几元钱。但是作为主持人,我也不好说他什么。

但是,更傻的时候来了。

班里的一位姑娘式的男孩子站起来拍卖他的魔方,他说:我拍卖的魔方已经跟我一起度过了7年,我对他很有感情,很舍不得卖。我决定最低价7元卖了它,如果你要买的话,请举手。不过我补充一点,我的魔方已经破了一块。

“ 很诚实的孩子。”我心里暗暗想,“但是谁会花7元钱买一个破的魔方呢?你对魔方有感情,不代表别人也有感情的呀!”

正如我所料,班里所有的孩子都没有举手表示要拍这个魔方。他很难受,眉头开始皱起来了——哭,曾经是他经常使用的法宝,但是因为年龄大了点的缘故,他虽然很难受,但是还是没有哭出来。

这时候,那个我认为“傻”得可爱的学生站了起来,说:“7块钱就给我吧!”他说得是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犹豫。

当时大家都愣怔了一会儿,过不了一会儿,大家都会心得笑了。这笑里面有一个潜台词:原来是他呀,他傻,所以可以理解!——这样的理解,也包括我这位老师。

到了最后的教学环节:采访学生。

自然我第一个采访的就是这位“傻学生”。我问:你为什么要用7元钱买一个破魔方,要知道7元钱可以买一个新的魔方了?

他的回答是这样的:我知道。但是我还是要买,因为***(卖魔方同学的名字)是一个爱哭的人,再加上他的胆量很小,从来也不敢自己上台说话,今天好不容易上台了,如果没有人买,他会哭的!再说,我刚卖了书,我有钱,我也不缺钱。

听了他的话,一阵羞愧涌上我的心灵: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当我们用最世俗的眼光衡量一个人的成败得失的时候,我们往往把别人想得和自己一样。他的简单的理由在我们看来,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一种感动呀!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感动越来越少,这样的“傻”越来越少,那么是否意味着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世故”、“成熟”、“成功”、“聪明”正一步步地蚕食我们内心的善良和友善呢?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六

屈指算来,从教已20多年了,猛一回头,觉得什么也没留下,大脑一片空白。静下心来,仔细回味,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

今年我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学期初,我看了成绩单,不看不要紧,一看下了不小的一跳,这个班后进生太多了,尤其是有两个学生三科加起来还不够一百分,搭档曾和我说,我算看透了,咱们这一年算是白干了,我苦笑了一下,心里暗想,怎么会呢?话是这么说,真正实践起来可真不容易。

因为两个孩子从一年级基础就差,慢慢越来越落后,我千方百计地找原因,两个孩子都吃小餐桌,其中这个男生遵守纪律还很差,作业经常交不上来,下课追跑打闹现象很严重,于是课余时间我就多接近他,和他拉家常,问问他家里几口人,他总是连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我没有不耐烦,而是耐心地听着,久而久之,他觉得老师没有瞧不起他,反而很愿意和我说一些话。我还发现班上很多同学瞧不起他,于是我就找到他周围的同学和他们说,学习差也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大家在一起是缘分,我们要帮助他,我给他派了一个各方面很优秀的学生和他同桌。果然从其中的8分到期末的23分,他自己高兴,我很高兴,全班都很高兴。现在只要发现他有一点进步,我也不放过,在班上表扬他,他越来越努力了。说实在的一个当老师的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己教的学生有进步了。

通过我的观察了解,我班的这个女生她比较老实,平时一句话也不说,不论上课下课她总爱坐在位上发呆。我就从侧面打听她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她家离学校较远,平时住在小餐桌,父母根本不管她,因为成绩太差,同学们都疏远她,正当我苦思冥想,用什么办法鼓励她的时候,机会来了,在一次以“展示自我”为主题的班会上,她唱了一首歌,除去声音小点,还真不错,我带头鼓起了掌,随之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她,我发现她的脸红了,顺势我又表扬了她,我发现她很不好意思。从此之后她变了,变的爱笑了,爱和同学交流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

通过对这两个孩子的教育,自己也得到了很多,我觉得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精诚所加,金石为开。”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吧。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七

每次批阅学生的作文是我最头疼的事,那五花八门的幼稚作文让我哭笑不得。有天看了张老师写的《批阅作文的那一晚》,才惊觉一直是自己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于苛刻了。

相比较与张老师批改作文的极致耐心,我批改作文时就显得有些大而化之了。我想如果那个学生的作文由我来批改,估计评语就会是 “中心要明确”、“层次要清楚”、“语句要通顺”之类的,这个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会明白我的意思吗?下次会改进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的批语只告诉了他“你的作文中心不明确,语句不通顺”那究竟他需要如何修改才够得上中心明确、语句通顺呢?他又是一头雾水。这样一来平时责怪学生作文批阅完不懂得修改,其实到该指责我自己批语写的不具体形象。

意识到这点,我又开始反思为什么每次批阅作文时与其他老师相比我总是那么苛刻呢?同样的文章看在我眼里总能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甚至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写的作文一点都不合理。现在想来是我未站在和他们一样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比如有次作文是关于不怕困难的,有些学生写着下雨了没带伞,回不了家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安全回家了。这样的作文我一看就觉得离题了,这何来困难啊?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却对我说,对于学生来说这确实是困难呀,他们这个年纪不可能经历些大的挫折,淋雨、考试失败,与朋友吵架这些在他们的世界里都已经是很大的困难了呀。所以以往自己对学生作文过于苛刻的原因就在于此,未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看了张老师写的作文批语,让我明白要想学生真正明白你想说的是什么,我们在作文批改的时候用语要尽可能地形象、具体和有趣味。用一种儿童腔调对学生讲话,使学生对我们的批评看得清、弄得懂、想得通、有兴趣。比如对一些主题抓得较牢、条理清楚的作文,我们就对学生这样说:“你把×××这件事讲清楚了,老师也觉得好笑!,”“哦,你的星期天生活过得真有意义。”反之,对事情表达不清楚的作文,我们便对学生说:“你在星期天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再给老师讲讲好吗?”,“回家后再去观察一下你养的那只可爱的小乌龟,然后把你感到最可笑、最有趣的写出来,让老师也高兴高兴。”而尽可能避免用一些抽象、笼统公式化,甚至深奥难懂的评语。如“中心明确、层次清楚”、“主题突出、立意明确”、“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内容平淡、枯燥乏味”等词句。

我想在今后批阅学生作文时,我一定要时常想起这些丢开一副“教师”的面孔,贴近他们的想法,这样他们写得有兴趣我也会批得有滋有味。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记录 篇八

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丛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了我们的一些观摩课、研究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呢?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以为,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

3、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议古诗和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总之,要多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九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觉得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尽可能多了解一些课外的知识,这是我在平时的课堂上很注重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像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生性活泼好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坚持一节课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老师讲课。可是,在一堂语文课上,孩子们的反应就完全改变了我最初的思维定式。

那是一个星期四上午的第二节课,连续上两节语文课,孩子们难免有些疲惫的情绪,第一节课我进行了课文的讲解,自认为比较生动,但毕竟是上午的第一节课,听讲的人还是很多的。按照往常,第二节课,主要是生字的教学,我一个字一个字的讲解笔画、笔顺,以及每个字的组词,当我讲到“台”这个词组词的时候,我问道: “ ‘台’字组词,谁知道?举手!”这时,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答案,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表情。当我一再的问道:“还有吗?还可以组什么词呢?”的时候,全班安静了。“还可以组‘台风’啊!”我说道。“什么是台风?”一学生高声问道。我挑逗似的说道:“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呢?”孩子们笑着大声地喊道:“想!”“那你们安静下来老师就告诉你们什么是‘台风’”我说。听到我说这句话,班上那些调皮的也不在打闹了,班长也大声的在整顿纪律,大家都慢慢的安静下来,听我说着这个所谓的好听的“故事”。于是呢,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幅世界地图,详细地讲解什么是“台风”,“台风”是怎么来的,“台风”来到我们国家的时候会怎么样,以及它带来的危害。当时,全班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很认真的听,生怕会错过什么似的。

虽然,这样的例子对于其他老师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对于我不一样,我们班平时很少这么安静,另外,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小插曲,让我真正懂得了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在那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很好的运用了这点,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时不时的穿插一点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十

批改作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的批改,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了解、评价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在批改数学作业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

一、改变了作业的批改的地点

在办公室里,我经常看见同行埋首于批改作业中,而无暇于精心备课及教研。而我,不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都喜欢在教室里批改,共原因有以下三点:

(1)可以缩短作业反馈评价的时间;(2)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学生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具体做法如下:

(1)对于家庭作业,一般是利用第二天的晨会时间,让每一个学生把做好的作业翻开,放在桌子角上,自行早读,教师巡回批改。

(2)对于课堂作业,则在课内最后10至15分钟,让学生做作业,早做完的早批改。批改完后交与组长检查、收齐。

实践证明,在教室里批改作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二、改革批改作业的符号

数学教师批改作业,一般来说,错了的打“×”,对的打“√”我觉得那个红色的“×”是学生永远都无法订正的“错”,学生每天做作业,面对以前那个“错”,会挫伤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做错的题,我采取的是“____”这个符合或干脆不批改,而用口头提示、及时指出的方式。

例如:学生计算

(1)239×5=1155 (2)367÷6=61

对于第(1)题,我用手指指着十位,对学生说:“要加上进位来的4!”

第(2)题,我则指着横式问:“这道题有余数吗?”

由于教师指出错误的明确具体,学生订正在准确无误了,订正时,学生可以擦除错处,不留痕迹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再让我批改一个“√”,并跟他打上一百分,这样可以极大地保护潜能生的自尊,同时,也可以帮助他树立信心,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生活每天对他都是新的!

三、改进评价作业的方式

数学教师批改作业,习惯于对全对的作业,用“一百分”或“☆”予以鼓励,对中等生一般不评,则写上“更正”两个字,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评语对优生来说,固然高兴,但对于潜能生来说,就未必。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一边笔批,一边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语评。例如:对作业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老师可以说:“你很认真!”“你真快!”抑或是一个简单的“好!”也胜过那个无言的“☆”;对中等生,老师就可以鼓励说:“如果你速度再加快一点,字写得更好点,就太棒了!”对潜能生,老师可以边摸摸他的头,一边激励说:“嘿,不错,有进步!”“把这道题更正了,就真的是一个进步大的学生了。”“教师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试问:有什么书面评语能胜过老师面对面的亲切语言亲切的爱抚?!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潜能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老师的爱,从而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6 47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