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4篇《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到立体计算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教学时,我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又拿出一张彩纸,并用彩纸把纸盒包起来,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包装这个长方体纸盒需要用多少彩纸吗?你能求出来吗?”同学们在短暂的思考后说:“可以把彩纸打开求它的面积。”还有的同学说:“可以把长方体纸盒打开,求出它的面积也是所需彩纸的面积。”我在肯定了他们的说法后继续问同学们:“长方体打开后还是原来的几个面?”进而说明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点出长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并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长方体的6个面可以分为几组?每组有几个面?2、各组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相对应的长、宽、高的哪个长度?3、你能总结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吗?出示后我马上组织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讨论结果,从而归纳出:可以分为3组,每组2个面,上下面一组,左右面一组,前后面一组,上下面的面积=长x高x2,左右面的。面积=宽x高x2,前后面的面积=长x宽x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高x2+宽x高x2+长x宽x2,之后再着重通过实物演示强化学生记住长x高、长x宽、宽x高各是长方体的哪个面。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后,教师就举出一些长方体实物,给出长、宽、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获得了新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总结出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在课后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在遇到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同学很难与实际物体联系起来,比如说:求长方体通风管的表面积,长方体游泳池的底部和四周抹水泥,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往往不能联系实物,还是一味的求6个面的总面积。

我们的数学知识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我们的学生却缺乏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到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不能举一反三,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觉得在学生利用公式解决了一些常规问题后,我们是否应该适时举出几种特殊情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打破他们的思维定势呢?让他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关于长方体的表面积都是求6个面的面积,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我们更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对周围的实物、建筑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他们在生活中也获取知识。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二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们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我们五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一定难度。我认真思考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字母表示数部分的目标要求,注意到在原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应用要求上,怎样“注重、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十分重要。所以我设计了试图让学生充分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的教学环节。

课的一开始,我们就来玩一个扑克牌的游戏————算24。看看谁快,可是扑克牌里根本没有13,13怎么来的?K”就是表示13,所以字母也可以表示数,出示课题。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然后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以及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这样让教学整体上具有系统性,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比较紧密,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的构建知识。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三

师:小明在钢铁厂看到一堆钢管堆成象下图的形状。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堆钢管摆放有什么规律?(图略)

生1:第一层9根,第二层10根……第八层16根。

生2:相邻的两层之间相差1根。

生3:我发现这几层的根数正好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能求出这堆钢管的总根数吗?

学生尝试计算后进行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求的?

生4:把每层的根数合起来,用9+10+11+12+13+14+15+16=100(根)。

生5:设每层都是9根,用9×8+1+2+3+4+5+6+7=100(根)

生6:9+6=25 10+15=25 11+14=25 12+13=25,每对25,这8层的根数正好配成4个25,用(9+16)×4=100(根)。

师:好一个配对法。

生7:老师,我还有一种更简捷的想法。

师:请说。

生7:这堆钢管的横截面呈梯形状,我尝试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算到的结果与他们一样。

师:真会联想,你们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

生8:老师,这儿是求钢管的总根数,又不是求钢管的横截面的面积,我觉得这种方法不妥。

生9:我也这样认为,虽然他的计算结果和我们算到的一样,但这一定是巧合。

生7:这不是巧合,我还可以举些例子来验证。若最上层有11根,最下层有20根,有10层,则有11+12+13+14+15+16+17+18+19+20=155(根),用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计算(11+20)×10÷2也等于155根。

大家一下子怔住了,课堂上少有的寂静,都陷入了沉思。

师(启发道):既然这堆钢管的横截面呈梯形状,那你能与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联系起来想吗?

生8:老师,如果再堆一堆这样的钢管,可以与原来的一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一行的根数就是上底加下底的和(25根),有8层就是有这样的8行,用一行的根数×8=两堆的根数,求一堆的根数再除以2。

生7:他刚才分析的过程不就象我这样列式吗?

师:那这儿上底加下底的和求到什么?(一行的根数),这里的8呢?(摆了这样的8行),后面为什么要除以2?(一堆的根数等于这样的两堆根数的一半。)

师:由于这堆钢管堆成的横截面是梯形,所以我们可以从其形状进行联想,没想到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运用又富于了这道算式(9+16)×8÷2新的生命。他不但想得深刻,说得也精彩,再此我代表全班同学谢谢你。

生9:如果这堆钢管堆成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是不是可以用底层根数×层数÷2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太有价值了,是象他猜测的这样吗?

生10:我觉得不对。比如第一层1根,第二层2根,第三层3根,第四层4根,若用4×4÷2=8(根),而我们一眼看出它是10根呀?

生9:怎不可以象上面一样类推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试着解释一下。

生10:再堆这样的一堆钢管与另一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一行有4+1=5(根),这样的4行就有4×5=20(根),那其中一堆的根数就用20÷2=10(根)。

生11:老师,这些图形的面积推导的方法还真管用。

生9:看来,这些钢管堆成的横截面无论是呈三角形状,还是梯形状,都可以用(上层根数+下层根数)×层数÷2。

师: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你们能从现象出发进行研究、规纳、总结,真了不起!

……

思考一:及时捕捉珍贵的契机。

没想到一道习题被孩子们演绎得如

此丰富,这完全在我的预设之外。课堂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会有许多自然袒露出来的感受和体验,尽管它可能是我们预设之外的,但其中可能隐藏着创造精彩的契机。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大胆地展示这份意外,捕捉珍贵的契机。

思考二:适时进行思维的引领。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有关图形面积公式在不同生活中的运用,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计算钢管根数的本质是求一个等差数列的和,而不是计算这个钢管堆的横截面的面积,为了让学生走出这个误区,引导学生由钢管横截面的形状大胆地进行想象,尝试用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有效地对学生思维进行了引领,同时合理对习题进行深度挖掘,举一反三,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刻性、批判性的指导和渗透。孩子们不仅仅体会到数学的奇妙与价值,而且又体验到了一种思维的快感。

思考三:积极评价意外的想法。

课堂中出现预料不到的想法,来自于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求异的勇气,但这种倾向性的形成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多,特别是课堂中教师对其评价的结果。本课教学中我放大了学生的想法并给予了积极性的评价,促进了教学“动态”朝优质化方向发展。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四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为了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计算中在除过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后还有余数,要着重说明把它化成用较小的计数单位表示的数,并与被除数中原有的同单位的数合并在一起,再继续除。例如,除到个位余3,把3化成30个十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十分位上的6合在一起,是36个十分之一。除的时候,仍然是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由于要除的数是用小数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表示的数,以后的商也应该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因此,要在商的个位数字的右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从而说明了商里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以往过去的计算教学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但这种教学方法十分的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好。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打破常规,在教学中大胆采用尝试教学法,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教学方法之前为了给学生探索创造条件,探讨后,学生进行汇报。对于正确的方法给予肯定,而错误的方法给予鼓励。并且为找寻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分别用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转化为整数除法的两种思路进行解题。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问题的转化能力,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中的一个难点。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数学的综合能力。

本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情境的创设要简明一些,把时间缩短,尽快切入主题。

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既要关注学生是否在听课,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在学生练习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

3、难点处理的不是很到位。在这个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算理,自己感悟到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数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课堂上虽然与生活联系起来了,但没有真正与生活联系,应让学生明白,购物时并不是量大优惠就买多的,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购买物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9 64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