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职场 > 述职报告

信用分析报告范文【精选8篇】

发布时间

信用分析报告 篇一

【关键词】贷款 风险分类 五级

贷款“五级分类法”自2001年12月随着《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的颁布后,全国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

一、贷款五级分类的定义

贷款五级分类法是指银行根据审慎的原则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定期至少每半年对全部贷款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法,即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五类贷款的定义分别为:1.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2.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3.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4.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执行的分类标准及程序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我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从2002年初开始,全面实施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对贷款按季进行分类。从对四家商业银行调查的情况来看,各行掌握并执行的风险分类程序主要是分四步进行。

(一)阅读贷款档案,编制信贷状况报告表。主要内容有(1)基本情况:包括贷款的申请书、审批报告、合同;(2)财务状况:包括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连续的、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财务分析、信用分析报告、融资项目效益分析的报告;(3)担保抵押文件: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抵押和担保文件、抵押品所有权的证明、保险单据;(4)分析报告:包括信贷人员对借款人的跟踪情况和定期的分析报告以及年审报告;(5)备忘录:包括还款记录、借款人的业务前景信息、借款人的行业总体趋势信息;(6)信函:包括与其他银行往来咨询的信函、与借款人其他债务的往来信函。

(二)审查贷款基本情况:包括详细地掌握借款人的贷款目的、还款来源、资产转换周期、还款记录等方面。

(三)确定还款的可能性:(1)通过财务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评估还款能力;(2)评估担保抵押状况;(3)通过还款意愿,银行管理、法律问题等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4)实行现在、过去、现有和潜在、未来多时段综合分析。

(四)确定贷款分类结果:依据贷款五级分类特征,综合借款人相关资料分析,参考标准分类要求及标准之后,确定贷款分类结果。

三、贷款五级分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贷款五级分类的划分受经济因素影响

在我国中小城市,由于项目贷款、银团贷款较少,加之各行授权授信制度的集中,营销贷款主要集中在消费贷款。存量贷款主要是国有借款人贷款、政策性贷款、信用透支等。在执行贷款风险划分时,银行无法了解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仍根据贷款逾期分类,失去五级分类应有的作用。

(二)金融法律法规滞后,金融监管困难。

自《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颁布后,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在各行全面实施。但《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等这些金融监管必须遵循的法规尚停留在按“一逾两呆”标准考核的规定之中。金融法律法规的滞后,影响了金融监管部门对各行执行五级分类的依法监管,而各行将五级分类结果仅做参考。

(三)执行部门和监管部门重视不够

贷款五级分类部门即各类商业银行,因完成“双降”任务艰巨,在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后,也难以顺利完成按照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的标准划分不良贷款“双降”任务。如果按照五级分类考核,余额和占比明显增大,实现“双降”考核指标将更为困难,因此各行系统对按五级分类考核不够重视。

四、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贷款五级分类的意见

(一)实事求是的制定相应的贷款分类制度。

在我们西部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对象主要是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相对落后,经营效益差的个体、集体及股份制企业。对全部贷款严格按风险分类标准执行,既不切合实际,又将面临搜集材料困难,耗时,浪费物力人力等诸多问题。因此,应适当对分类制度做一调整,按时段、分贷款种类确定具体的划分方法,就既能遵循五级分类,确定贷款实际损失,又能节省大量劳动。

(二)修订和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依法监督贷款分类制度的执行

目前,在金融管理的重要法规中,依然只强调“一逾两呆”分类方法,而忽视“五级分类”方法。这种法规滞后现象给推行贷款风险分类方法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为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制度的贯彻实施,必须对相关监督内容进行修订,增加五级分类内容。这样才能使各类金融机构有法可依,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工作也才能依法监管。

(三)实事调整考核指标,推进五级分类制度运行

在现有的资产质量考核指标中,各行系统下达的考核任务均以“一逾两呆”口径,督促不良贷款实现“双降”,而无视贷款损失的实际发生,根本上不利于经营信贷管理工作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同时也不利于经营行调整信贷营销策略、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因此,应重点监督五级分类划分的不良资产作为直接的考核和监管对象,才能更准确地体现执行者和监管者的初衷和体现贷款实际价值及风险程度,加强信贷管理的贷款分类总体目标,才能积极稳妥地进一步推进贷款五级分类制度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晓平。对贷款五级分类偏离度的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12).

[2]邹平座,张华忠。贷款风险分类的国际比较[J].中国金融。 2007(04).

信用分析报告 篇二

【关键词】往来账会计 岗位职能 重要意义 有效管理

往来账通常是指企业与客户进行经济交往时候的贸易依据,对往来账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奠定良好的财务基础,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往来账会计岗位的具体职能表现

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管理好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可以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优良的经济基础,当企业之间或者是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经济往来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一些经济业务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债务和债权的问题,在处理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定,科学设置往来账会计来对具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核算与监督。往来账的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挂账的管理,这是基本的环节。挂账的内容包括企业经济主体债券的增加项目和债务方面的积累等,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经济主体的债权债务等。在具体的实务处理中,经济主体通常要对往来的账户专门设立挂账管理的具体项目,通常会有账目合同的签订、对原始的会计账目进行必要的审核、对往来的交易制作相应的记账记录,建立往来账户的凭证、定期对往来的账目进行审核,编制对应的分析报告等,这些都对企业往来账的计算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是对往来的账户进行的销账管理,一般来说销账的管理内容包括经济主体的债券数量的减少与债务的相应的减少,这些对企业的债务管理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实践中,企业作为经济的主体,对这些往来账实施销账处理的主要程序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对原始的记账凭证进行仔细的审核,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比较完整的记账凭证,接着要对所有的过账进行严格的审核,对本期的往来销账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编制出一份较为完整的分析报告。

最后是对企业或者是事业单位的账龄进行科学的分类总结与有效管理,执行这一岗位职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对往来账的余额管理的力度,按照时间的长短对往来账进行分类管理可以增强管理工作的效率。对账龄的分析可以优先筛选出亟待管理的账目,同时能够及时反映账款的回收情况,管理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对往来账户的余额进行准确的分析,了解与汇总企业债券的回收状况,同时要了解企业债务的偿还情况,核对每一笔的账目往来,根据事实编订出账龄的分析表格。

二、往来账会计岗位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企事业单位设立往来账的会计岗位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首先,设立往来账的会计管理岗位是企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事业单位中的往来账会计肩负着一定的岗位职责,其在企业日常的管理中也发挥出了应有的功能,参与多个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包括整体的销售业绩的管理,对生产部门以及采购部门的账目往来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在企业的其他账目的管理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层面上来看,往来账户的管理工作也是对企业的现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延伸管理,对这些方面的管理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往来账的岗位责任,通过这些职责可以更好地掌握企业的资金动向,为企业的财务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会计依据在购销合同签订时候的情况,来根据相关的条款对账目进行仔细的核对,并根据原始的记录以及有关资料的记载,仔细审核相关的合同条款,确保其落实的效果,然后与账目进行细致的核对,要及时反映出经济主体的债务和债权实施的具体情况,降低债务增加的几率,对余额的情况要仔细查看并核对,必要的时候要与相关的业务人员对账,确保企业账目的明晰度,同时往来账会计岗位的相关负责人员还可以通过参与债务追讨的方式,切实保障往来账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有利于企业对相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及时的审核,以便时发现问题,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企业的会计行审核环节是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往来账的会计管理工作需要从签订的合同具体去考虑,明确相关的责任,应该与销售人员、采购人员或者是其他当事人之间保持信息的通畅性,及时与当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可靠的资料,并在债权和债款的处理问题上加强管理,将各种信息完整地记录下来,并确保这些信息可以在实际的应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合同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及要获得相关部门的规定的认同等,在很多的方面,都要通过审核出纳所填写的进账单来整理有关的内容,另外的一些材料还包括电汇、信汇委托书、银行汇票的委托书等,这些凭证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办理程序来取得的,当确认单证和票据都填写无误的时候,就可以保证往来账的核对情况是准确无误的。

再次,往来会计的岗位职能可以为企事业单位的债权安全提供比较牢靠的财务安全管理基础。在制定往来账会计管理体系和对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管理与制度的划分的时候,可以使用的方式是及时将客户的信息反馈到制定往来账的相关人员处。往来账会计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阶层为企事业单位制定比较合理的发展规划,为企业的下一步营销策略提供科学的指导。在购销合同的会签过程中,企业往来会计也经常会参与到其中,同时也会及时对有关的条款仔细审核,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为企业相关业务款项的顺利结算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建立往来账的专门账户,对企业经济主体的债权、赊账的增减情况、所剩余额的多少进行有效的评估,制定出比较完善的分析报告,将企业往来账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呈现,并定期分析出相应的账龄和所剩余额。往来账会计还会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的索债管理过程中来,并通过与销售员的合作实施联合催债的方式,同时还可以帮助相关的法律人员收回一定的债务,进而可以保证企业事业单位债权的安全性。

最后,往来账会计岗位职责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可以为很多的企事业单位编著合理的挂账分析总结报告。同时也可以依据销账报告分析出企业发展的总体脉络,以及客户信用分析报告等,不仅为企业的财务人员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在实际处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是要科学分析各种往来账的财务指标。企业之间或者是企事业单位之间所涉及的债权与债务的关系反映在往来账中具体包括两方面,体现欠人的包括应付账款、预收帐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等。体现欠人的包括应收帐款、其他应收帐款、预付款等。在这些款项中,有一些带有结算性质的往来款与缴税事宜无关,例如在对一些运营资金的调拨方面,或者是企业的贷款与借款,上述的情况通常都是使用应收款或者是应付款来标记的,需要说明是缴税所涉及的主体不是针对往来款,而是与往来款相对应的会计要素,所以具体的税款额度还要具体分析。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往来账的会计财务分析可以有效解决呈现经济主体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就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方面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指标来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同时要采用比较适宜的分析方法,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对往来账会计发生额的分析主要依据的是应该预缴的款项发生额,同时还要分析应缴财政专户款的发生额的主要构成情况,这些指标可以充分反映出经济主体单位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候的当期债务情况和相应的债权的发生额度,并可以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客户对这些指标的具体评价程度,往来账的挂账构成分析主要包括暂时性的付款构成分析,暂存性的挂账构成分析、对应收款的挂账构成分析等,同时还要对应收账款的挂账构成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其他的应付款挂账构成分析可以了解企事业单位的运营状况,同时可以反映出行政或者事业单位在应缴的财政预算资金中和预算的外来资金的具体构成情况。这样就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资金的使用情况。

对往来账的销账构成的指标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包括科学分析暂付款销账的主要构成内容,科学分析应收款销账的主要构成内容,合理分析应付款销账的主要构成内容,合理分析预收账款的销账构成主要内容,仔细核查其他应收账款销账的构成内容以及其他的应付款的销账构成,对待每一项都要仔细,不能疏忽任何一个环节,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与核对,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情况,尤其是债权回收的情况,和企业所欠债款的支出情况等,为企业制定适合实际发展的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企事业单位的往来账期末余额的构成分析过程中,首先要弄清楚它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包括对往来账暂付款期末余额的构成内容的科学分析,暂存款期末余额的构成分析,应收款期末余额的分析等,这样就有利于企事业单位随时掌握期末债权和债务的构成情况,可以有效将一些管理的重点性列出,有目的性地实行债权与债务的管理,这样也能够为企业的科学决策的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

四、结束语

信用分析报告 篇三

关键词:民营企业 互助基金 监管体制 诚信体制 创新

在本人《民企互助基金创新研究》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民营企业互助基金在组织架构、信用控制体系、引入独立第三方专业管理机构和托管银行机制、信息公开透明化、建立风险偿还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本文将从政府部门监管体制角度论述民营企业互助基金的监管体系创新,通过创新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互助基金的作用,使之科学、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对民营企业互助基金监管现状

以浙江诸暨市企业应急互助基金、江苏省海安民营企业应急互助基金、南通市民营企业应急互助基金、江苏省启东市民营企业应急互助基金等为代表的传统型民营互助基金,大多诞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民营企业融资最艰难的时候,主要是采取政府主导、民企参与的模式,不但注入财政资金而且政府官员担任互助基金重要职位。经过本人实地调研和电话采访考察,发现绝大部分互助基金虽然在帮助濒于危境的民企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推动金融环境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很大问题,甚至出现典型案件,对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据江苏省政法系统陆续披露的信息显示:2012年下半年以来,与农村资金互助社、资金合作社等机构有关的刑事案件经常发生,江苏徐州、盐城、南京、 连云港等地陆续爆出合作社资金被挪用或者负责人携款潜逃,牵涉资金起码超过2亿元。

目前政府部门监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监管机制不清晰,责任主体不明确,财政资金介入过深,行政干预过度,信息机制不畅通,监管不到位,走过场等方面。这种先天性监管体制的存在,使得以浙江诸暨市企业应急互助基金、江苏省海安民营企业应急互助基金等为代表的传统型民营互助基金,绝大多数运作状况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协会/行业协会主持互助基金日常工作,金融办、银监局、人民银行分行等金融专业监管部门实际独立于互助基金之外;基金规模逐年萎缩,失去短期资金扶持民营企业作用;互助基金运作、风险信息不畅通;资金被少数人把持;决策体系不透明;未建立系统风险准备金制度;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变成了僵尸式互助基金。

二、民营企业互助基金监管现状的原因探究

政府介入过深、干涉过多,忽视了民营企业互助基金自身的积极性和自律性,是造成传统型民营企业互助基金生命力不强、运作艰难的主要原因。

绝大多数互助基金的政府监管部门如工商联、经贸委、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民发局、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执政,过度参与,该管的管不到位,不该管的却总是抓住不放,忽略了民营企业自身的积极参与性,造成“一管即死,一松即乱”的尴尬局面。

民营企业互助基金本来就属于靠市场自身运行的事物,有内在的运行规律,现在却变成了行政权力干涉过多,造成互助基金运行不畅,失去应有的活力,变成僵化体制。李克强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强调:要尊重市场规律,市场能做的要让市场去做,政府要简化行政权力只做该做的,绝不能过多干预,违背经济规律。

基于上述分析,必须对传统型民营企业互助基金监管体系进行创新,建立新型的科学监管体系,使得这种创新的监管体制既要规范民营企业互助基金的合法运作,又能充分发挥互助基金自身的激情和内在动力。

三、民营企业互助基金监管体系创新

本人认为,监管体系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一)科学合理设置监管部门,明确监管责任,杜绝多部门联合施政

根据中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和实际现状,各地的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局应该参与到互助基金监管体系当中,依法依规各司其职,履行监管职责。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既不需增加新的部门和人员经费支出,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构编制。

1、金融办:主要是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金融办沟通协调民营企业协会或商会、互助基金理事会、人民银行、银监局、专业管理机构、托管银行等部门,及时协助解决互助基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互助基金理事会、专业管理机构和托管银行化解矛盾和纠纷。

2、人民银行:利用信用机制对互助基金会员进行监管。诚信是民营企业的立足根本,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财富和最关键的核心价值。全社会正在建立诚信社会,树立诚信体制。同样,民营企业互助基金正是基于会员的诚信基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互助基金章程,严格履行互助基金合同,及时、足额归还资金,树立良好的诚信机制,推动互助基金健康发展。

人民银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民营企业互助基金章程》,可采用如下监管方式:一是利用信用机制,建立互助基金会员信用档案,并通过对成员资金使用及归还进行综合信用评级。二是定期对信用档案分析比较,形成信用报告。三是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恶意履约会员进行监管,同时也对互助基金进行监管。四是与各部门建立信用共享制度,并及时把信用分析报告向金融办、银监局、互助基金理事会、专业管理机构等部门进行通报。五是建立定期公示制度,对互助基金会员履约和互助基金运作情况进行公示,推动整个诚信社会建设。

3、银监局:对互助基金规范运作、合法合规进行监管

信用分析报告 篇四

关键词:应收账款现状对策

一 引言

财务统计是通过搜集和整理不同类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统计资料,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 为宏观、微观两个领域的经济分析提供重要依据的统计活动。财务统计是连接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桥梁。

企业应收账款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销货款、分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账款;狭义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指应收销货款,即企业对外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服务时因运用信用销售而导致的客户欠款。现代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很多交易都是基于商业信用采用赊销的方式实现的,因此企业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应收账款。虽然商业信用在扩大销售、拓展市场、降低经营成本、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方面具有将达的优势,但是随着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应收账款逐年沉淀,无疑加速了其资产质量的恶化,并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的当务之急。应收账款是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极大的影响,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正常地进行生产经营,降低财务风险的保障。

二、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表现 (1) 对企业营业周期有影响 营业周期即从购进货物到销售货物直至收回货款为止的这段时间。不合理应收账款的存在,延长了营业周期,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资金短缺,严重时会影响物资采购和工资发放,破坏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2) 夸大企业经营成果 在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下,货款没有回笼的销售收入仍需要确认,这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账上利润的增加,因此,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企业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3) 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率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若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用大量的赊销方式,并未真正使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从而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致使企业资金更为紧张,资金周转不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工作。

三、应收账款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1) 企业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 在现代社会的竞争机制下,一些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量,在没有事先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大量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忽视了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这就是客户不良的信用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 (2)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单一、不灵活、不健全 在绝大部分企业中,为调动销售队伍的积极性,往往将销售人员工资收入与销售业绩相挂钩。由此造成了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片面地追求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高回扣等手段促销商品,完成了销售额的同时也增加了应收账款,使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四 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企业不应该只在发生了坏账或者是账款回收的可能性比较小的时候才进行应收账款管理,而应当在交易发生前就考虑到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的可能性,并想办法降低这种可能性;同时结合对于应收账款的事中与事后的控制。

1、事前控制

(1)加强合同管理,降低风险。企业除现金收入之外的供货业务都必须签订合同,要求业务员在拓展新客户时,实行拓展新客户审批表,由经营部、财务部、法务部、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层层审批。当销售部门收到经资信管理部门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审核签字后的赊销申报单后,根据审批意见并与客户意见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签订销售合同。销售合同的要素必须齐全而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特别是付款形式、账期和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都应清楚、准确,最好是能够采用统一的合同范本。另外,销售部门还要将合同影印几份,经有关部门或人员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分别交资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利于其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检查起监督和预警作用。

(2)履约保障是应收账款事前控制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那些新客户和信息资料不太准确可靠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较大的潜在客户来说,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债权保障措施,具体来说可采用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商品所有权和定金等几种方式。

①保证,是指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向债权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的协议,保证所依靠的是信用,是保证人的庄严承诺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以担保债务清偿为目的,不转移就自己的财产为债权人设定处分权和卖得价金优先受偿权的物权行为;

②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债权人占有的形式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押以移交物的占有为要件,这是质押和抵押的主要区别;

③留置,是指债权人以特定的合同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在该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合同时,债权人有权留置该动产,并以该动产折价或者变卖而优先受偿的权利;

④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于合同成立后在合同未履行以前,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款项。企业可以注意审查债权保障方式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并明确列示于销售合同中或单独订立保证合同。

(3) 设立资信管理部门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分析。国外的很多企业中都会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或者是信用管理经理的角色来汇集客户的贷款结算清款,调查客户的经营支付能力,及时分析客户的信用变化状况,并且能够定期的为企业提供客户信用分析报告,提出销售策略以及欠款警戒线建议。因此,国内的企业也可以效仿国外的企业设置相对独立的资信管理部门或配备自己专职的信用管理人员资信管理部门要根据所掌握的客户的财务报表、信用评级报告和商业交往信息来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评定客户的信用度,并建立客户档案,着重记录客户的财务状况、资本实力以及历史往来记录等,并对每一客户确定相应的信用等级,并定期对这种信用等级进行更新。

2、事中控制

(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对于信用制度的贯彻执行,对于保证应收账款的有序管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企业自身具体情况,对其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如下设想:

(2) 在业务交易上,实行交易审批程序,防止销售业务员单独控制业务的情形。交易审批程序执行的主体为经营部经理。企业要对交易审批程序执行情况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如为执行交易审批程序并产生逾期应收账款或已经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将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交易审批程序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对于数额比较大的交易,企业可以设计出固定的交易审批报告格式,交易审批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销售部门对交易盈亏情况的预算,客户申请账期的期限,拟同意的收付款条件,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交易资格的认定,财务部门对客户信用控制限额的确认。各部门的经办人员或负责人应在交易审批报告上签字并对此负责。在交易审批报告没有完成之前不允许业务员对外成交和签订合同。

(3)在付款程序上,可以先由业务员填写付款申请书,采取本部实行总经理和财务双签制度,这样层层把关,保证企业的每一笔支出都正常和有记录的。

3、事后控制

(1)在结算方式上,考虑两个方面:既从自身角度出发,安全及时的收回全部货款,保证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由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选择的结算方式应具有竞争力,目标是在二者之问权衡。

(2)对于非销售性“应收账款”,要强化内部专业监督,如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加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侯红英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全面管理Ⅱ.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07)

【2】冯慎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浅议.法制与社会,2008,(17)

【3】刘莹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浅谈法制与社会,2009,(05)

【4】高桂萍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06).

信用分析报告 篇五

关键词:电力营销;风险管理;利润;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虽然在当下的市场中,电力企业依然具有垄断的优势,但随着电力市场竞争激烈,营销政策的优劣将决定一个企业的未来。目前,电力企业的营销政策、方法、管理都还很落后,因此必须在电力营销中引入风险管理机制,科学的开展电力营销工作,有效的规避营销风险,提高企业利润。风险管理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主要由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处理与风险管理评价组成。电力营销的风险管理就是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电能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环节进行风险防范。南京地方电力公司作为配电网企业,处于整个电网兴业的末端,与市场、用电客户联系紧密。公司的发展更加依赖市场、用电客户,公司的市场空间和盈利主要靠配电和售电,营销状况的好坏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司必须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政策,引进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公司的营销水平,增强公司竞争力。

1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使员工风险管理的意识加强

电力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构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科学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规避电力营销中的风险。树立并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风险管理意识真正落实到企业营销活动当中。企业营销风险管理需要长期持久的坚持,企业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要全面了解企业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客观性及可控性,提升自己规避风险的意识,形成系统的思想。

2电力营销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

2.1做好风险识别管理

电力营销的风险识别主要分为经营风险与服务风险的识别,在风险识别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收集整理各种数据,为风险识别做好准备工作。

2.1.1经营风险

电力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构成因素是电费、电价、电量,它们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它们是电力营销风险识别的重中之重。以下是对这三个要素的具体分析:

(1)做好电费风险识别管理

在电费风险识别中要做很多细节工作,如是否制定有专门的电费内部管理制度、是否按期核对电力产品销售明细表、是否有完善的发票制度、是否有专门的账户等,这关系到对电费收缴与缴纳情况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电费实收、应收、与未受的动态监控。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个从电费收缴到电费催费的完善的系统的电费管理制度,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对各类数据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处理,已达到对电费风险的有效识别。此外在电费管理中,最难处理就是企业的陈欠电费,所以电力企业在电力管理中必须强化对陈欠电费的管理。电力企业对陈欠电费实行严格灵活的管理。对企业出现欠费情况的情况严格处理。一旦发现欠费现象,企业就要指派专门人员立马开展追缴工作,仔细分析欠费原因,在处理欠费情况时,要具体分析,是因为企业资金紧张,还是因为企业按时付费意识不强,分清是否为故意拖欠。然后根据反馈信息,在交易过程,向对方说明制定欠费额度及期限的管理条例,和相关企业签订合同,用法律维权。

(2)进行电价风险管理。电力企业要建立电价监督管理制度,在电价执行过程中,电力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电价核查,对于违反规定的情况及时进行上报与处理。同时,电力企业应该注意提高电力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由于电力人员的疏忽而造成企业利润的损失。如电力企业可以责任到人,进行分区核查,确保电价的准确执行。

(3)进行电量风险。影响电量的重要因素是线损,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运用四分管理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此外,要强化对电力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抄表工作的科学性。最后,电力企业应该组织人员定期对供电关口、变压器、线路、计量表装置等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电力设备损坏的情况,杜绝窃电现象的发生。

2.1.2进行服务风险识别管理

服务风险识别主要从客户来源与信誉、服务质量、服务手段三个方面。从服务质量角度出发,电力企业的服务部门在位顾客解决问题时,是否能让客户满意。同时对于客户的投诉与举报,处理与答复手续是否简洁有效。从服务手段角度出发,电力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如96789客服电话、营业厅、优惠促销措施等。此外,还要考察服务是否规范,是否有违规操作与收费情况、是否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在客户这一重要的方面,是否建立了科学的信誉评价措施与客户安全防范措施。虽然客户群体为电网企业带来了经济利润和行业声誉,但也可能成为风险隐患的发展源,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损失。因此电力销售关系确立前,必须强化对客户资信的管理工作,做到合理控制风险。电力企业应该从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的信用分析报告、客户的资信评级、客户监督、检查五个重要方面入手,对客户资信进行管理。此外,电力企业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反映电力销售对象具体状况的信用分析模型。电力营销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分析、预测客户风险,制订相应对策。因为电力营销涉及范围广、客户数量大,因此对相同客户群统一信用分析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2.2进行风险估测

完成风险识别后,接下来要进行风险估测。工作人员充分风险识别的数据与材料,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对各个风险识别的项目,分别对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可能的损失情况进行估计和预测。在估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灵活运用多种估测方法,如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外部评估、自评等。工作人员在完成对管理项目的常态检查后,综合分析结果,确定风险程度。

2.3进行风险处理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工作人员结合电力营销的每一个细节特点,对营销细节进行调整,然后交给专门部门对调整方案进行考核与检查,工作人员根据部门的反馈意见,积极采纳建议,完善风险处理,实现对营销风险的有效控制。

2.4进行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就是定期的评估风险管理的实用性和收益性,进行风险管理的动态反馈,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营销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通过效果评价,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风险管理中的漏洞,然后根据最新动态,进行针对性的补充与修正,使得风险管理与时俱进。

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电力市场竞争加剧,电力营销的风险也会加剧,企业经营风险也会大幅提升。因此,为了企业的发展和未来,要必须尽快建立并实施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体制,进而使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强大,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洪 叶,程 亮。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J].科技风,2010(24).

[2]邱文伟电力营销管理精细化管理[J].科技资讯,2009(09).

[3]赵立新,石晓霞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

信用分析报告 篇六

1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成因及表现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一般包括以下两部分:其一是由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即由于国家经济制度变化而引发的政策性风险;其二是由单个企业自身因素造成的非系统性风险。当前,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信贷体系,其信贷业务所遭受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系统性或政策性风险,如近年来的频繁加息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即是如此,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对于此类风险银行自身无法掌控,而对于非系统性风险则可以有效规避。从理论上说,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与管理机制对银行信贷风险,尤其是非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内控机制的缺陷可使此类风险的危害急剧放大,而风险检测与预警机制的不完善性也使该风险得以迅速滋生。例如,当前各商业银行对客户信用评估所沿用的方式存在较严重的滞后性,客户所提供的评价资料大多反映其前期经营情况,与当前实际经济状况并不相关,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与客户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银行对客户信用状况无法充分掌握。与此同时,现有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备受质疑,不同的定性评价方法对同一客户的信用评级结果存在较大差距,而定量分析方法的依据普遍不足。再如,由于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主要由前台业务条线、授信管理条线和风险资产管理条线构成,而这3条管理线上的各部门职责与其分工属性并不完全匹配,例如负责经营的部门同时负责包括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制定在内的风险管理必然与其属性产生冲突,本身具有不良资产清收任务的部门不应再参与清收指标的制定。此外,许多商业银行的基层信贷部门由于缺乏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预测与驾驭能力,资产保全部门对不良贷款个案长期搁置,忽略了对风险的归类与综合分析,从而也失去了为前台部门提供信息支撑的能力。

2现阶段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2.1建立信贷风险计量制度

在各项信贷业务开展前,各商业银行首先需对其信贷风险加以科学、合理的度量,并以此作为信贷业务决策的判定基础。一般而言,信贷风险的度量有3种方式:其一是预期收益标准差的离散度分布,即该项业务收益率与其期望值的离散程度越高,则表明其不确定性越大,风险也越大;其二是风险值标示,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既定的概率或置信区间下,该项业务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值;其三为风险度计量,包括贷款前对企业信用分析时所做的贷款风险度测算和贷款后进行风险监测时所做的贷款资产风险度测算,后者等于贷款风险度与贷款形态系数的乘积。以风险度计量为例,若所测定的风险度较高,则对其授信额度必须严格控制,同时还需不定期对债务人的财务报表、抵押物有效性等进行审查。

2.2构建客户信用评级体系

从理论上说,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等级应从信贷资源回报率、经营成果依存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和评判。为实现风险可承受条件下的盈利最大化,各商业银行既要重视所取得的客户盈利额或营业收入额占该行盈利总额或营业收入总额比重的大小,也要注重商业银行所取得的客户营业收入或盈利与投入该客户信贷资源、成本资源之间比率的大小。在这种状况下,商业银行应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贡献度等级分别确定其系数,运用加权平均法对客户的授信等级进行定量评估,并根据其评估结果做出对客户的授信等级判断。例如,可将客户群体按此标准分为甲、乙、丙、丁四大类,而每一类又可再细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每一年末,银行可根据该客户的实际表现调整其信用等级。

2.3完善风险考核激励机制

首先,各商业银行要提高对客户财务风险、发展态势、对银行贡献度的监测频度,至少每月实施监测一次。其次,从制度上规定信贷员完成并上报客户信用和对银行贡献度评定与监测分析报告的时限,并根据岗位责任制对信贷风险的监控与反馈责任人予以明确,逐步加大检查、稽核力度,实现信贷风险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在此基础上,各商业银行还要进一步优化信贷风险防控的激励机制,在贷款营销考核时要重点考核贷款投向与投量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潜在风险性,适当调整贷款发放量的考核奖励机制,对信贷风险控制的考核奖励应以贷款质量为核心。此外,各银行还应继续延续对不良贷款清收的激励机制,对超额完成目标的给予适当奖励,从而形成信贷业务、安全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2.4继续强化内部稽核管理

信用分析报告 篇七

一、经营管理现状

(一)总体情况

交通银行(BankofCommunications)始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行之一。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继续营业外,交通银行国内业务分别并入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和在交通银行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86年7月24日,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体方案。在改革中,交通银行完成了财务重组,成功引进了汇丰银行、社保基金、中央汇金公司等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年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内地商业银行。

交通银行拥有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机构体系和业务网络。在境内有27家省分行、7家直属分行、58家省辖分(支)行,在137个城市设立了分支行(除上述92家分支行外还有45家非单独核算的县级城市支行),营业机构近2600个。在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汉城设有分行,在伦敦、法兰克福设有代表处。与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的819家银行的1751家总分支机构建立了行关系。全行员工5.5万人。

交通银行拥有以“外汇宝”、“太平洋卡”、“基金超市”为代表的一批品牌产品。**年,作为银行设立基金公司的三家试点行之一,交行发起设立了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带有战略合作伙伴汇丰银行标识的“中国人的环球卡”――太平洋双币信用卡,这标志着交通银行将为海内外客户开展服务。

**年,资产和存款总额双双突破1万亿元,不良资产比下降到了3%以内。截至**年6月末,交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11.29%,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达8.68%;资产规模达到12,925亿元,较重新组建初期的201亿元增长63倍;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1,475亿元;**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实现税后利润46.05亿元。交行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的第五大商业银行;按总资产排名,位列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89位。

(二)实习所在分行情况

交通银行大连分行,位于于大连市中山广场6号,地处大连市中心商务区,毗邻中国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东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大连市的金融于商务中心地区。

机构设置上,大连分行设有行长室、行政处、公司业务部、计划财务部、私人金融部、授信管理部、国际业务部、清算中心和人力资源部等部门分别处理不同种类的业务。实习期间我所在的授信管理部主要从事对个支行贷款部门申报的贷款贷款、票据贴现、担保等资产项目进行审查批准、指定工作政策及规范和从事贷后监控等工作。

二、具体实习工作

(一)翻阅贷款审查材料

为熟悉贷款项目的形成,我翻阅了一些过去的信贷资料。此材料原本用于上报总行审计之用,其中包括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4亿固定资产贷款、大连中汽进出口有限公司4150万元贷款、大连富华房地产有限公司500万元贷款三个项目的贷款审查材料。一般而言,这样一份贷款项目(包括票据贴现等)的审查材料主要包括了借款申请书、借款法人和抵(质)押人法人的营业执照和近三年及当期财务报表、信用分析报告、授信对象风险评级表、贷款合同等审批文件。经专业贷款审查人员审核之后方可由放款中心正式放款。

其中信用分析报告一般由授信客户经理撰写。他们直接与企业接触,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确认企业是否有还款能力并评估其风险,同时也对企业经营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了解。另外授信客户经理业要对贷款项目进行贷后监控,定期到借款人处了解企业经营和资金使用情况。交通也会对客户经理定期培训与考核。授信对象风险评级表主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所处行业地位、全行业状况等信息对借款人信用状况进行评估的授信工具,交行授信管理部也引进了最新的信用评级软件,只要将企业财务情况输入计算机即可获得评级软件给出的评级建议。至于贷款合同等都有相应的规范模板。

对于已有的贷款项目,在授信管理部的贷款审查科有从事贷款审查的专业人员。对于风险评级在1-5级(共10级)的企业每年要根据其经营和财务状况给出审查报告评估风险,6-7级的企业则要每半年进行一次。7级一下的就要交于资产保全部门(风险审查委员会)进行处理,例如进行贷款重组等,甚至提起诉讼要求还款。并且我了解到,一般审查人员需要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或者年报等数据信息时都上巨潮资讯查询,其为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

(二)熟悉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

现在国内银行贷款、票据贴现等授信业务都要上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存入信贷征信系统以备查询。信贷征信系统与支付清算系统、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系统、反洗钱系统和国库系统并称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五大支持服务系统。信贷征信系统能使金融机构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信贷、抵押和企业信誉等情况,它与个人征信系统一起为国内金融领域防范信贷风险发挥了巨大作用。

今年7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启用新一代的征信系统同时废止现有的旧系统,在实习期间我一同参加了新开发的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的使用培训。从我个人来看,系统界面设计得非常清晰、美观大方、易于使用。此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借款企业的财务情况、借款信用记录以及在其他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等信息(当然部分信息是保密的)。授信客户经理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到企业的纳税信息、生产伪劣商品的记录和在海关的不良行为记录,为他们对借款人信用情况的评估和撰写信用分析报告提供了信息支持。

(三)学习《信贷业务手册》

信贷业务手册是交通银行重要业务工具,是由交通银行请世界银行(WorldBank)参与指导并制定,内容非常丰富,在国内金融机构中也属十分先进的工具。它给出了整个信贷流程的操作规范,从授信业务的受理和营销,授信调查、分析和申报,信贷风险评级到授信额度的管理都有一整套明确规范的指导,使业务操作标准化。

我重点查看了手册中的行业投向引导,即各个行业现状分析和行内对此的信贷政策。学公司理财的时候老师形象地打过一个比喻,金融中介企业比如商业银行就像个嫌贫嫉富人。他们只会把钱借给富人,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便不理不睬。所以政策当然是对景气的行业加大信贷营销力度,对不景气的当然要谨慎关注了。这番感性认识刚好验证老师的话。

(四)参加《信贷业务手册》的学习培训

交通银行非常重视《信贷业务手册的》在工作中的推广使用,总行不仅安排了远程视频培训讲座,还要求每个分行抽出时间安排有经验人员对各支行的授信客户经理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就是学习新《信贷业务手册》的内容,尤其是其中对贷款工作流程的改进。

我一同参加了三次培训,规模都到达30人以上。内容分别为:一、授信业务流程,二、信贷风险评级,三、授信额度管理。其中在有关信贷风险评级的培训中,听取了两位支行的授信客户经理所述的关于集团集中授信模式(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小企业(大连金利隆喷胶棉有限公司)授信评级升级的案例。课后我也保留了培训提纲以备日后参考。

当然就个人而言,我从未参加过具体的信贷工作。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对讲座的部分内容也是一知半解,只能在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询问和交流中了解具体的细节。无论如何经过这三次的培训,我也对授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五)尝试完成授信客户经理考试题

对于授信客户经理的工作,交通银行规定都要经过考试合格才能录用上岗。今年四月大连分行进行授信客户经理的考试,我在统计报考人员名单的同时,也尝试做了考试试题。试题主要参考了《信贷业务手册》的内容,以便对授信人员具体业务操作能力有全面考核。

在做题的过程中我发现,试题主要是涉及具体业务知识和规定,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在校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即使是参加过了行里的培训之后,试题还是有很难度。当然试题中也不乏在学校课堂里学习过的诸如财务报表的定制、财务比例的计算和贴现现金流分析等知识。

(六)阅读国家外汇管理局文件

在实习期间我也翻阅了一些政策性文件和专业杂志。主要是《国家外汇管理局文告》和《中国外汇》杂志。除非在图书馆专业阅览室里,这些资料平时是不多见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主要了解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引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OTC方式交易制度的情况和国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后者也属于近期外资银行相继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并帮助其上市的指导政策。而在《中国外汇》这本国家外汇管理局主管的专业性杂志中能更多地了解到现在国内乃至全球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情况,可以看到更多专业学者的分析文章。其中比较有名的作者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等人。

三、实习感受

关于实习后的感受,总的来说让我认识到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无论专业对口与否,实习这一过程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进一步说,具体的工作经验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

实际工作与在校的学习有着巨大的不同,实习可以让人深深体会到长辈们所说的从工作中再拾起书本的困难性。每天早晨大早就要出门赶车,傍晚回家后深感疲惫,难有精力能再静下心来读书治学。这样想来,那些能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考学的人想必有非常过人的决心和毅力。这样让我更加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好在我也并未虚度四年的光阴。

在实际工作中,比起在校园里更能学到如何与人相处有效沟通的正确方法和技巧。这里所说的方法和技巧并非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害人之道。而是作为一个刚踏入社会的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中处理现实和原则关系的问题。在实习工作了近一个月后,门口的保安门卫仍然没有能认出我,每次总要拦住我询问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应对,是对他人抱怨还是耐心解释?如何与同一办公室里的男女同事相处,并听取他们的心声和工作体会?如何与部门领导顺利交谈和沟通处事?这都是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的经验之道。

信用分析报告 篇八

关键词:风险 征信 信用 公信

中图分类号:F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065-03

企业的每一项发展计划和行动,往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劳动力和其他资源,而经济环境的变动、市场风险和信用危机等,也往往影响着其整体计划和行动的成败。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征信工作不发达,道德与法律约束不到位,各种不重信誉和不讲商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个人、企事业单位的利益,还危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搞好征信工作、防范信用危机是当务之急。

一、征信工作的实质

现代经济社会市场瞬息万变,各种风险包括自然风险、人为风险、市场风险等都有可能发生,对企业经营威胁很大。为预防、避免人为因素所致的风险,增加投资、经营的安全性,经营管理部门在决策之前,一般都希望了解交往对象的信用资料、信用程度等底细。而这些信用资料的有效提供,需要征信工作来完成。

“征信”一词,从字面上理解,是“证实信用”的意思,也可理解为“信用调查”或“信用分析”。现代征信观念的提出,较早源于1910年美国银行家柏斯特提出的“4C”观念,他认为,某个人或组织的信用程度取决于其品格、经营能力、资本与担保品。1943年另一位美国银行家吉氏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C”――经营环境,认为原有“4C”尚不够,经营环境对企业的信用有很大影响。1945年由美国银行界组织的征信协会又将“5C”归纳成“3F”,即个人因素、财务因素、经济因素等三大因素。1955年美国银行家德克认为,现代企业讲究管理,个人因素范围太窄,应将个人因素修正为管理因素,因此,现代的“3F”就成为“管理因素、财务因素、经济因素”。而征信工作就是根据管理因素、财务因素、经济因素来评定某个人、企业、银行的信用程度。与之相适应,从调查主体出发,征信工作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银行方面的征信工作,站在债权人的立场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分析)及其流动性(流动性分析)和安全性(安全性分析)。第二类是证券市场或民间方面的征信工作,站在投资者的立场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投资分析)及其收益性(收益性分析)。第三类是企业家本身的征信工作,有经营者本身分析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分析),分析企业的经济性和效率(效率分析)。上述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市场风险。在发达国家,征信事业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其操作相对完善。据资料,1803年第一家征信所在英国成立,1869年美国第一家征信所在纽约市成立,当时英国与美国最先成立的征信所都着重于消费者信用,由零售商通过征信所交换主顾的信用资料,以防止信用不好的顾客欠账不还。而现代征信所具有更积极的作用,即建立授信制度,协助工商业的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世界约有2500多家征信所,而95%以上在美国。美国每平均2500人的市镇,就有一家征信机构,设在纽约的邓布拉斯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征信组织,其分支机构遍及全美各地,有140个分所和7万个市乡镇通讯处,以及在加拿大有18个分所,并在全世界广设机构。日本是亚洲征信事业最发达的国家,最著名的“帝国与信所”,拥有全国分支机构61处,每年处理案件在60万件以上。可以说,征信业的发展对发达国家经济成长功不可没。我国征信事业发展相对落后,除上海、广州一些发达地区外,专门从事征信工作的机构并不多见,服务面很窄,且机构之间普遍缺少联系。由于缺乏强大的、公信度高的征信工作系统,人们很难获得准确、全面、相关的信用资料,使得不法分子屡骗屡得,屡得屡骗,经营者要冒很大的信用风险。2009年10月,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征信机构行为,促进征信事业的发展,我国国务院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询意见和建议。

二、征信工作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任何个人或组织的社会交往与业务往来,要以诚实、信用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个体与团体的利益将无法保障,正如一位企业家所喻:“一座大厦,有好的基础,才能巍然屹立,公司有了好的信誉,才能不断发展”。征信工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资讯服务、管理工作和监管手段,其目的与意义不仅在于及时准确地为各界提供所需信用资料,确保工商企业投资经营的安全,同时还在于有助国家或地区信用制度的推行、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优化个人与组织的素质,使其适应现代信用社会发展要求。健康的征信工作,能够促使个人或组织主动和被动地迎合征信工作需要,在观念上不断更新,树立珍惜信誉、重视形象、立足于长远、不急功近利、重合同、守信誉、讲求道德、遵纪守法的观念,在行动上严格自律,不投机取巧,言必信,行必果。使个人或组织的理念与行为建立在透明、真诚、真实、彼此尊重、精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而非弄虚作-差异网§www.chayi5.com 假、欺骗他人、坑害公众上,以信为本赢得公众的好感与合作,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辅助事业的成功。

2.优化社会环境,为社会经济进步提供良好氛围。一是优化社会互动环境。社会互动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搞好征信工作,将有助于将公证、透明、信誉、互惠引入社会互动,净化社会风气,使人人互信互助。二是优化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征信工作,用真实可靠的信用资料帮助人们摆脱社会交往的孤独、隔阂、恐惧、忧虑,满足人们交往安全的心理需要,为社会提供一种良好的、稳定的心理氛围。三是优化社会政治环境。征信工作使政治事务更趋“民主、公开、公正、透明”,使政府工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更加务实、廉洁和高效。四是优化社会经济环境。征信工作能够沟通社会各部门、各团体之间的联系,促使他们齐心协力承担各种社会责任与义务,按规章按制度按法律办事,改善经济条件,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消除经济环境中薄弱、落后部分,有力地支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有利于现代信用制度的建立与推行,促进信用经济发展。征信工作不仅是信用制度建立和推行的重要基础,也是重要内容。因为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商业往来或是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现金交易将逐步退出次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信用交易,如投资信用、公开市场信用、农业信用、商业信用、消费者信用、再贷款信用等等。由于信用交易是以现在的价值来交换未来付款的承诺,买方或借款人的承诺到期是否兑现,需要法律制度及资金、信用如买方或借款人的品格、所经营业务状况及趋势、行业发展、财务情形及展望、抵押品等来作保障,因此信用交易必须建立在现代商业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发达的征信系统,搞好征信工作,通过广布我国各省、区、市(县)、乡(镇)的征信机构及其网络,为经营者提供所需的完备信用资料,将有助于信用制度的推行和租赁方式的运用,大大减少商业往来的信用风险,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率。

三、加强我国征信工作

1.养成重视征信的意识。征信业的发展与信用制度的建立、推行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在社会公众中加强诚信意识建设十分必要。各部门要加强全员诚信教育,使之养成“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以诚求信,无信不立;“诚信”不仅关系个人,且关系整个社会;不是不能管、没人管的;而是可以加以防范、监督的;不是别人模糊不清的,而是别人还可以清晰测量的;力求公众在法定的范围内积极配合征信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信用资料,尽一个公民或组织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3.提高征信机构及其征信内容的“公信力”。征信机构是专门开展信用调查分析的组织机构,因此在组织上和工作内容上都要保证其正规性、权威性,有很高的公信力。征信工作的公信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事征信工作的个人或组织被公众所信赖的程度,二是从事征信工作的个人、组织提供资讯内容的可信度。为确保这一点,从事征信工作组织本身必须是合法的、专业的、信誉高、可靠性大、权威性强的组织,如国家工商管理局、公安局、档案局、人民银行所属的征信部门,或国家专设的征信部门等,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受到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和能力,提供的信息资料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可信。

4.加强征信机构业务联系。打击信用犯罪,需要征信部门的通力合作,孤立封闭系统的独立运作,将无助于有效打击。因此征信部门要结网共建,彼此交流分享信息,提高征信资料的利用程度,降低征信成本,增进征信打击犯罪的实效。如美国银行界征信工作的联系,已由过去严守秘密的时代转变为相互信赖的关系,以彼此提携来共同提防诈骗行为,迅速交换详实可靠的信用情报资料,节省往返调查时间和费用,若一旦某企业有退票或其他不法行为发生,应立即通告各银行调查员,使诈骗、背信者不能立足于现代信用社会之中。

5.建章立制规范征信工作。征信工作不是一般资料信息的随意收发,它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安全、有效。这就要求征信工作必须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征信工作制度、规章、准则,对征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调节、约束、监督、管理。其次要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如《征信法》等,强制征信机构按合法的程序、途径行事。再次要加强对征信工作的监督,严管征信业资格审查,确保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6.加强社会各界反失信联动。工商管理机构、公安部门等要严格执法,企业要定期组织财务、稽核、业务会计等综合力量对个人、企业、银行进行信用度专项检查和测评,新闻媒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不诚信的行为进行揭露、曝光。通过各部门积极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违反信用道德行为,对诈骗失信行为进行处罚,或移交司法机关,决不姑息迁就,并通过合法的途径在一定区域内上网通报等等。这样,既能打击违反信用者,又能对一些想作案者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发达的征信工作,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制度日趋完善、成熟与稳健的标志。我国全社会只有对征信工作有一个全面、根本的认识,并积极推进社会征信工作的开展,我们个人、团体及社会的利益才有全面的保障,经济社会活动才得以健康、有序、高效、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馨,江显新著。市场学(无出版社与年号)

2.朱毅峰,吴晶妹。信用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启阳。加快征信体系建设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大连日报,2006.3.27

4.汪宇瀚。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初探。经济论坛,2007(10)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信用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32 23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