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职场 > 策划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课题研究方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研究性学习方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具体目标的实现:

一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努力求知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是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中,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是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五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六是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面相当广泛,既可以是属于传统学科的,也可以是属于新兴学科的;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既可以偏重于社会实践的,又可以偏重于文献研究或思辨的。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是浙南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温州所独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环境,这为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了培养学会选择、自主发展的学生,我校的研究性学习采用课题研究模式。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外广阔的社会课堂,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创新的思维方法、创造技能、写课题报告等,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一。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和评价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1)确定学习主题

学校教师根据社会及周边环境、文化背景、学科知识等拟定几个宏观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之一,经自主考虑或教师相关指导后,在此选题范围内自己确定具体课题。最后由学校根据学生选题内容合并类似课题,确定学生分组名单,一般由2~4人组成课题小组(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选出组长,负责课题组人员分工。学校根据小组选题内容为小组指定指导老师,老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

(2)制定活动方案

研究性学习主题确定以后,师生要对活动项目或课题进行讨论,着手制定具体、可行、有效的活动实施方案。在此阶段,学习小组要填写开题报告:包括题目、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人员分工以及具体的每一阶段的时间安排、成果展示等内容。

2、实践体验阶段

(1)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开展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等工作,进行初步的交流。本阶段教师主要指导任务是确保学生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应注意强化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研究的进展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调节或其他必要的帮助。

(2)学生按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并认真规范地填写相应表格。学生根据初步的活动和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上交中期报告,并上交《活动情况记录表》和《调查记录表》。

3、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完善中期报告,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课题结题后,要有相应的论文,还要有相应的研究工作报告,要认真总结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体会,汇报研究思路、过程和成果。每位学生上交一份个人总结,主要描述个人的参与工作、贡献和体会。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4、评价阶段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在研究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开展,包括开题报告表、中期报告、结题报告以及相应表格的完成。

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方向的清晰,研究手段选择的有效性,查阅资料数量和质量,对资料的研究和利用;学生研究态度的主动性、协作能力和完成任务的情况。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原始资料积累和整理情况、研究问题的表述、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指导老师负责汇总,将开题评审的成绩、学生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统一汇总,对每个学生作最后的成绩评价。

五、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认定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应该包括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务部门审核等程序,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访验证制度,防止弄虚作假。

学分认定依据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主题和方案;二是要有体现研究过程的记录或佐证材料;三是要有研究的结果实物或书面报告;四是要有研究性学习的学时保证。

课题研究方案 篇二

一,研究的背景

歌曲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本课题所指经典歌词,主要包括近一百年来的一些中外著名歌曲的歌词。与唐诗宋词相比,这些歌词既有诗歌的意境,又具有时代特色;与其它一些文学作品相比,这些歌词是短小精悍的韵文,更适合小学生诵读;与当前的一些流行歌曲相比,这些歌词不但有动人的旋律,而且更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

我们看到,当前有许多流行歌曲并不适合小学生传唱,却能通过多种传媒进入小学生的生活,它们污染了孩子的心灵,也污染了孩子的语言学习环境。一些港台流行歌星更缺乏基本的汉语修养,助长了语病的社会流行。相反,经典歌曲是时代主旋律,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世代传唱,然而时代变迁,许多经典歌曲正逐渐被下一代遗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觉得,经典歌词正是学习语文的宝贵资源。

二,研究的意义,目标

1,让学生读讲经典歌词,学习纯洁美好的祖国语言,用歌曲旋律作为阅读理解的催化剂,使经典歌词中的营养更好地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以经典歌词读讲活动为载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语文,音乐与信息技术的[www.chayi5.com]整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音乐素养,信息技术素养。

3,让学生欣赏和传唱经典歌曲,用诗歌和音乐合二为一的美的熏陶代替空洞的说教,以美育促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相关的理论研究

1,孔子《论语》中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了诗,礼,乐三者的教育功能。经典歌曲是否兼有诗,礼,乐的因素读讲经典歌词是否兼有德育,美育,智育的功效

2,自1998年6月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了一项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2002年6月,"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中的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实验研究"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经典歌词是经典古诗文的现代版,读讲经典歌词是古诗文经典诵读的拓展延伸

3,歌曲旋律是沟通歌词作者和听众情感的桥梁,它能否成为小学生阅读理解歌词的催化剂其心理学依据是什么

(二)实践研究

1,编写读讲经典歌词实验用书,准备相关材料

①制作用于网络点歌的网页,学生点击相关的链接就能听到上述所有歌曲的演唱

②编写纸质《经典歌词70首》读本。

2,读讲经典歌词

①利用课余时间(隐性课程)

在教室里经常性地播放一些经典歌曲VCD光盘,供学生随意欣赏。

②专门开设15分钟读讲经典歌词小课程

时间为下午1点至1点15分,即学校原来安排的情操课时间。

让学生自主挑选一首歌词,教师排出每个学生读讲歌词的日程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面对全体学生上台主持,通过诵读,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对所选歌词展开合作探究式学习。

③结合语文课教学

让不同主题的经典歌词在语文学习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并熟读成诵。例如:用经典歌词来营造学习氛围,用经典歌词来加深课文理解,用经典歌词来学习语言,用经典歌词进行拓展阅读。

④利用学生在家时间

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听唱经典歌曲,研读经典歌词,进行网络点歌并查找资料,实现家校联动,建设学习型家庭。

四,研究的步骤

1,相关的理论研究

2,资料搜集,读本编写和网页制作

3,前测

4,读讲经典歌词的活动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

5,后测

6,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

1,降低流行歌曲对小学生的不良影响,培养小学生对经典歌曲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丰富课余生活。

2,在读讲经典歌词活动中学习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科学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

3,不借助书面作业而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七十余首经典歌词约有五百个生字新词,相当于两册语文课本的课后词汇总量。

4,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尤其在感悟诗歌意境等方面。

5,在诵读经典歌词过程中培养语感。

6,在读讲经典歌词过程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课题研究方案 篇三

一、研究背景:

1、目前农村初中教学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物理教学面临学生怕学、老师难教的现状。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怎样提高教学效果?很现实地摆在教师面前。

2、近年来,我校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⑴我校开展了“合作课堂”的试点工作。

⑵学校重视教研组、课题组的成立和建设,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结合实际,各教研组、课题组进行高质量课、汇报课、研究课等的观摩。

二、研究价值: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2、促进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3、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建立开放的、适应当下教育形势的教学体系。

4、形成全新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三、课题内涵(课题界定):

课堂教学设计与开发不仅是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一种动力,它还代表了观察和组织再现现实的一种方法。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教学设计与开发可以被认为是教师用来清晰地表述他们的观察和表明他们的教育学理念的一种有用的工具。它能有效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并进行教学反思,并从自己的教学体验中获得有益的东西,或从编写教学设计、分析他人的教学设计以及相互交流中强化自己的决策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研究内容:

1、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模式研究。

2、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管理研究。研究宽松有序、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及开放型管理模式。

3、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效果评价研究。研究适合初中物理教学及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手段。

4、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制定研究通过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媒体,作业设计等因素的选择和确定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步骤、时间等)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物理课程新标准》、素质教育理论等书刊广泛涉猎。

2、研究法。通过课题理论学习,教学设计的评析,教学过程的实施、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

3、总结法。在不同阶段进行回溯研究,在反思和总结中,探讨教材、学生、教师之间如何有机整合。

(二)步骤和时间:

1、准备阶段(20xx年3月)。收集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申请立项。

2、实验学习阶段(20xx年4月)。成立课题小组,拟定实验方案,学习相关资料,确定实验人员,组织学习,取经交流。

3、全面实施操作阶段(20xx年5月-20xx年2月)。按课题实施计划展开研究,开展研讨、定期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开展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实践中研究分析研究适合本校的教学设计和优化方法,进行论文交流整理,保管资料。

4、实践总结阶段(20xx年3月)。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撰写案例和论文,检测比较,中期汇报,将实验成果向全校推广。

(三)总结结题阶段:(20xx.3):

1、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2、结题。

六、预设成果:

1、阶段性成果

(1)相关学科关于课题的阶段性小结、论文、经验总结。

(2)优秀教学设计,特色个案。

2、总结性成果

(1)参与研究教师的心得与体会,

(2)论文、优秀教学设计、典型课件

(3)各种材料汇总总结

研究性学习方案 篇四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小学三年级起,在必修课中开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研究性学习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重视学习过程中书本知识学习与行为实践活动的平衡和结合。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活动为中介,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活动去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和自由地创造。

〈二〉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兴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探究的出发点,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研究性活动中。

〈三〉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多方面智慧潜能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潜能,也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类探究方式,关注自然、走向社会、发现自我,开发多方面的智慧潜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现代教育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一〉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积极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获得问题探究的初步经验,激发对自然与社会问题探究的兴趣,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

(二〉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小学生应当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发展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探究闯题,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作出简单但合理的解释或回答,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展示成果。

〈三〉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克服依赖心理,养成认真完成分工的自觉性,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热爱集体,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

〈四)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在研究性学习中,初步形成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养成凡事认真思考的习惯,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探究: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等。

〈五〉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初步形成的社会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初步形成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注意个人行为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后果,初步形成关注社会进步的意识,懂得社会发展人人有责的基本道理等。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

(一)学习内容选择

1、尊重兴趣爱好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探究内容,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持续并有效开展的基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确定方向,积极地投入探究。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不仅是进行学习和探究的直接动力,也是充分发挥他们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的前提。教师在活动指导中要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可供学生自我选择和个性发展的空间,不宜硬性规定研究的内容和题目。可以通过开设科普讲座、推荐科技书籍、介绍科学人物等途径和方式,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形成问题。在学生中产生研究的兴趣和愿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提出研究的题目和思路。

2、关注生活实际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此同时,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活动和探究的范围又有较大的局限性。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掘适合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探究题材,是有效地选择和组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要利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机会,启发小学生提出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各种问题。从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到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个人的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从校园的环境布置到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现实生活和身边小事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内容和问题。

3、鼓励动手实践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研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更多地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识传授:多一点实地调查和实验,少一点书面资料的研究整理:多一点手脑并用,少一点纯思维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和情境,要深入城出、注重实用,避免单纯的名词术语的讲解和记忆。

(二)学习内容设计

1、由扶到放原则

小学生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志向,需要有适当的引导和鼓励。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问题可以是来自学生,也可以由教师提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学校和教师可以提出一定的选题范围指导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根据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各种教育资源。设计活动内容。在校内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社会生活中,都包含着可以探讨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可资利用的丰富素材,应予以充分注意和发掘。农村、信息资源、环境特点,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多地与乡土教育、劳技教育、手工制作以及当地的生产、科技活动等结合进行。要注意选择和利用一些时间性、季节性较强的事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如社会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比较引人注目,可及时用以激发兴趣,引导思考。对于农作物栽培等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的活动,要掌握情况。预先设计安排。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这是研究性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

3、逐步积累,资源共享

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校可以根据校内外教育资源和本校的实施情况,总结积累有关材料,逐步构建有地区文化特点和学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系列:并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自主选择探究项目留有足够的余地。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是学生、教师共同学习、探究的过程,也是合作、分事的过程。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使不同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施围内共享资源。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过程、操作要点和经验体会通过案例形式总结出来,并分别从学生小组、指导教师、学校管理等不同层面或角度予以反映,在实践中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良好作用。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具体方法上,对教与学双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确保研究性学习达到预期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

〈一〉基本要求

1、全员参与。要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全过程中的自主性,特别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不能以学科成绩落后等理由,限制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2、任务驱动。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

3、形式多样。要从地区、学校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实施办法。提倡将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其它指定领域,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学校、班级、少先队活动整合起来实施。

4、课内外结合。需要利用一部分课内时间。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或由学生边进行交流研讨等:也需要利用较多的课外时间,包括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由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研究活动。

小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强,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缺乏,思想单纯,因而活动范围应以校内、家庭和所在村队为主:活动的组织应以教师带领下的集体活动和在教师或家长能有效控制范围内的分组活动或个别活动为主。

〈二〉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包括小组合作探究、个人独立探究以及在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中展开的合作研究等等。

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应采取小组合作形式"研究小组,聘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研究小组一般由本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结合,也可组织跨班级甚至跨年级的小组。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能否运用促进性的指导技能,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展开并取得预期效果,具有决定性意义。

1、针对小学生的经验背景和知识基础,在研究性学习开始阶段,教师需要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例如,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如何记录与统计数据等等,以便于学生比较顺利地进入研究过程。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或小组要进行辅导,创设必要条件校外活动前要特别做好安全防拖教育,使学生既能大胆进行探究活动,进行人际交往,义能很好地自我保护。

3、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4、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会面临既不能多臂,又不能不管的两难局面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做法,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允许学生在方法运用和成果获得上的层次差别,不要求全责备。

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一〉评价原则

1、正面评价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创造和实践,激励和维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重视过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动手实践和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在过程中通过自评、互评来改进学习。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评价结果也不宜给出数值成绩。

3、重视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亲自参与探索性活动、开展人际交往,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

〈二〉评价内容

1、学习态度。主要指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来评价,如学生是否认真参加课题组每一次活动、主动提出设想和建议、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认真查找相关资料、准时完成学习计划、不怕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等。

2、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如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和别人一起分享成果,在小组中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等。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快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如是否敢于提出问题,以独特和新颖的方式着手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善于观察记录、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资料、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等。

〈三〉评价时需要注意的儿个问题

1、注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结合,和教师的指导密切结合: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2、注意评价的激励功能。要鼓励学生的新想法,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促进广大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六、研究性学习的管理

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管理。

1、学校应建立起相应的指导、管理小组,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利用、过程洛实、实施检查等项工作的统筹安排,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2、要注意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年级组在组织、统筹、协调上的作用,强调班主任在研究性学习管理上的重要作用,建立起必要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实行对研究性学习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三〉教师培训

教师是研究性学习有效实施的关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有关的教育研究、教师培训ll机构都要十分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把它放到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课程计划要求并不断提高质量的关键位置上来。要制订近期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并切实加以落实。

1、教师培训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促使教师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培训中,要帮助教师了解并掌握一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尤其要让教师在不同类型的案例剖析中获得多方面的启示。

2、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本身就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学校要把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与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研究探索结合起来,并通过鼓励、支持教师对研究性学习实施问题的探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教师耍重视相关资料的积累,逐步丰富适合本地、本校实际条件、受学生欢迎的研究专题的综合性资料储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课题研究方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36 10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