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用范文 > 心得体会

药膳心得体会最新5篇

发布时间

减肥药膳 篇一

中国古代有什么减肥药膳

时间:2014-04-23 11:13来源:99健康网责编:食品中国

我国5000年的文化,其中饮食文化源源流长,麻辣可口的川茶,清淡适宜的湘味,酸辣并重的晋陕味,十分讲究的御膳味,都是使人口味大开的饮食,唯有药膳这支饮食文化中的奇葩,展示给人们的是治病与保健的佳肴。

1、鲤鱼汤《饮膳正要》

用荜芨5克,将鲜鲤鱼100克、川椒15克、生姜、香菜、料酒、葱、味精、醋各适量为原料。将鲤鱼去鳞,剖腹去内脏洗净,切成小块;姜、葱洗净,拍破待用。把荜芨、鲤鱼、葱、姜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开,移文火上炖熬约40分钟。加入香菜、料酒、味精、醋即成。可单独食用,也可佐餐,吃鱼喝汤。能利水消肿而减肥。

2、薏米粥《本草纲目》

用薏米30克,白糖适量作原料。将薏苡仁洗净,置于砂锅内,加水适量,再将砂锅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熬。待薏苡仁熟烂后加入白糖即成,随意饮食。能健脾除湿,减肥消肿。

3、冬瓜粥《粥谱》

用新鲜连皮冬瓜80克―100克(或冬瓜仁,干的10克―15克、新鲜的30克),粳米100克为原料。将冬瓜用刀刮后洗净,切成小块,再同粳米一起置于砂锅内,一并煮成粥即可(粥内不要放盐)。或先用冬瓜仁煎水去渣,再净粳米放粥煮,每天早晚两次时,常食有效。能利尿消肿,减肥降脂。

4、红焖萝卜海带

用海带、萝卜适量,丁香、大茴香、桂皮、花椒、核桃仁、素油、酱油各适量为原料。将海带用水浸泡1天1夜(中间换2次水),然后洗净切成丝、萝卜亦切成粗丝。将素油烧熟,加海带丝炒几下,放入丁香、大茴香、桂皮、花椒、核桃仁、酱油及清水烧开,改中大火烧至海带将烂,再放入萝卜丝焖熟即可食用。能利水消气,减肥。

5、荷叶粥

用鲜荷叶1张(约20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为原料。将米洗净,加水煮粥。临熟时将鲜茶叶洗净覆盖粥上,焖约15分钟,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再煮沸片刻即可。服时酌加白糖,随时可服。能清暑,生津,止渴,降脂减肥。

浅谈药膳 篇二

浅谈药膳

摘要:药膳不是一般的营养食品,更不是简单的中药和食物相加,药膳为中医食疗性膳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靠的是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是一种既充分发挥中药效能,又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一种特殊的中药剂型。本文介绍了药膳的发展历史,四季各种不同药膳及药膳在美容,康复护理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字:药膳,发展历史,四级药膳,美容,护理。

药膳的发展:

翻开中国古代医学史,似乎没有“药膳学”的称谓。但在各类古典医籍中,散在记录各种专篇专论,为后来的药膳学奠定了基础。药膳同源,中国药膳学是与古代医药学相伴相生的。药膳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甚至可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了生存,只有“饥不择食”、“茹毛饮血”,经常遭受疾病的痛苦,然而也会偶然误食了某些蔬果、食物而使疾病好转或加重,甚至中毒而死亡。长此以往,人们不断地总结经验,知道哪些是有毒和无毒,哪些能食用,哪些不能食用,怎样进行烹饪等。应该说,这是最早的药膳食疗的萌芽。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思维有了进步,在劳动中不断总结经验,人们开始在发酵的谷物、水果中酿酒,通过喝酒,知道了酒的习性,总结了“酒善走窜”、“通血脉”,人们还发现在酒中加药浸泡,可治疗一些疾病,这样推动了医药和药膳的发展,使药膳食疗有了进一步发展。

到了商代,酒文化不断得到发展,形成了一种欣欣向荣的产业,从考古中我们发现,商代有了很多精制的酒具、酿造酒的器具器皿。这时文字也开始有了记载,《素问·汤液醪醴论》云:“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这就是古人制酒的方法,人们对酒的酿制和酒的作用进行了总结,酒的作用是“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当今之世,必齐药毒攻其中,砭石针艾治其外也。”由此可见,酒在医药中的重要作用。这也可以说是对药膳记载的一部分内容。史书中还曾记载了一个例证,商代宰相伊尹,曾著有《汤液经》一书,记录了用食物和药物调和烹饪方法,用以制药和疗疾。后来还有很多书都有此记载,如《吕氏春秋·本味篇》云:“调和之事,必以甘辛酸苦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这里不但介绍了烹饪方法,还说明姜桂既是调味品,又是药物,有温胃散寒的作用,可以利用烹饪的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很多方剂都是由食物和药物组成的,也就是用药膳方来治疗疾病。

到了周朝,根据《周礼·天宫》记载,当时设立了专门从事食医的官员,食医就是专管最高统治者—— 皇帝的饮食。用各种高级滋补品、山珍海味与食物进行调配,烹饪成色香味美的药膳佳肴,供皇帝享用,以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长生不老的目的。到了秦汉时期,用药膳治疗疾病,并把药膳正式分门别类,用文字记载下来,这时药膳正式成为了医药的一个分支。在《神龙本草经》中也记载了数百种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物品,如桂枝、百合、芝麻、黑豆、核桃、荔枝、龙眼、蜂蜜、山药、天麻、葡萄、莲子、藕、枸杞、乌龟等等,同时介绍了很多烹饪的方法,通过烹饪服食后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阐述了药食同源的道理,使药膳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家熟悉的《黄帝内经》这部医学名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它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有的章节还详细地介绍了很多药膳方剂,且制作和烹饪方法也阐述得非常详尽,如用茜草、乌贼、麻雀蛋、鲍鱼等治疗血枯病。到了两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对药膳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很多医家为此做出了很大贡献,成就了很多重要著作。如葛洪的《肘后方》、陶洪景的《本草经集注》和王叔和的《养生论》等,都介绍了大量的药膳方和烹饪制作的方法。

隋唐是药膳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但有大批专著问世,还产生了很多药膳新方,令当时耳目一新。唐孟诜撰写的《食疗本草》就是一本食疗专著,全书共有227个条目,详尽地介绍了新的药疗食疗方法,内容非常详实丰富,很有实用价值,后世医家很多药膳食疗方都出自此书,其中一些药方甚至流传至今。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也专列了药膳食疗方,按果实、菜蔬、谷物、鸟兽并附虫鱼类而分为5部分,指出:“若是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本也。”书中还列举了17首延年益寿的药膳方,这些药膳方在临床中有着极高的药用食疗价值,至今仍被药膳食疗专家所崇敬。

再观宋朝,药膳食疗方法更是层出不穷,唐慎的《证类本草》,王怀隐著的《太平圣惠方》,陈直著的《奉亲养老书》,这些著作均介绍了很多经典药膳方。当时还组织了一些非常有名望的医家、食疗家开始修订大型方书《圣剂总录》,总共200卷,20000余首方剂,其中有专论药食门一章,载有精方共计85首,可见当时也是很重视药膳食疗的。可以说从此时起,食疗、食治直到食补已成为了一门专门的科学,对防治疾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了元代和明代,药膳食疗书籍已经很普及了。元代御医忽思慧,著有《饮食正要》,其书不同于过去的药膳食疗书,不但介绍了食疗方,还介绍了饮食卫生、养生避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娄居中的《食治通说》、海宁医士吴瑞的《日用本草》、郑樵的《食鉴》等。但这些真传大多已经佚失,难已查考。但是李时珍著的重要巨著《本草纲目》,可说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大宝贵遗产,该书总结和介绍了明代以前的药物和药膳学成就,共52卷,收集药物达1900余种,并记录了我国历代食疗的佚文,让人叹为观止。当然这个时期的著述也较丰,达几十种之多,不能在此一一列述。

从以上药膳的发展可以看出,药膳学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是宝贵的医学遗产,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使药膳能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

四季药膳:

春季药膳:

早春三月,人们应顺应春季的特点,除了做到早睡早起,居有定时,适当锻炼,精神情绪旷达舒适外,还须注意饮食、药膳补养。下列食疗药膳方,对养生保健大有补益,可供参考。

一、百合糯米粥 百合90克,糯米30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成粥服用,每日1次,连服7-10天。有补中益气,健胃养脾,安神等功能。主治胃痛心烦、不眠等症。

二、山药(别名山芋)甘蔗羹 鲜山药120克捣烂,加甘蔗汁200克(或用蔗糖代替),搅匀,倒锅中煮沸,稍冷却后食用。对咳嗽气喘疗效佳。

三、辛夷花烫鸡蛋 辛夷花10克,鸡蛋两个,加水适量同煮,熟后去鸡蛋壳

再入锅煮片刻。饮汤吃蛋。此食有祛风、通窍、止痛的功能。常用于风寒头疼,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塞不通等疾病。

四、槐花米煲牛脾 每次用槐花米15克,牛脾250克,加入清水适量,不加盐,倒入锅中用文火煮熟,饮汤吃牛脾。此食有祛湿热,凉血,止血,健脾消积的功效。对痔疮疼痛,痔疮出血等病有极佳的疗效。

五、白糖栗子糊 每次用栗子7-10枚,去壳捣烂,加清水适量,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服用。此食有健胃养脾功效。对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有疗效。

夏季药膳: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中的心与盛夏相应,心阴不足容易引起心火上炎,肺胃积热。所以夏季常见由于汗多而引起口干舌燥,尿少使干,食欲不振,乏力气短, 因此要多食一些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食物,如绿豆、西瓜、番茄、莲子、苦瓜、冬瓜、丝瓜、黄瓜,草莓、茄子等,盛夏还应多食用一些养心安神的食物, 如百合、莲子、莲心、麦芽、大枣等。且针对暑为火邪的特点,盛夏还可选用以下清心安神、益气生津的食疗调补。

一、冬丝瓜豆腐原料:天门冬10克,麦门冬10克,嫩丝瓜100克,嫩豆腐100克,油酱油、白糖、高汤、味精、盐、湿淀粉、葱花适量。制法:丝瓜刮去外皮,洗净,切菱形块。豆腐切小方块,放在开水锅中煮3分钟,捞起。天门冬和麦门冬加水煎,将汤汁浓缩成50毫升。炒锅放在旺火上,加入油,热后倒入丝瓜,炒到丝瓜发软,加入高汤,葱花,糖,酱油,盐,烧开后倒入豆腐,小火焖2分钟后,加入味精,二冬浓缩汁及湿淀粉勾芡,略煮即成。

特点:此菜以甘平之豆腐为主料,以调中益气的丝瓜为辅料,性凉味甘,清湿热,凉血热,再加上辛温的葱和滋养清润的天门冬,麦门东,既可补中益气又可清热润燥。

二、银荷莲藕炒豆芽原料:瘦猪肉50克,莲藕50克,绿豆芽100克,金银花10克,荷叶3克,油,盐适量。制法:荷叶煎汁。瘦猪肉洗净切丝,莲藕洗净切片,绿豆芽洗净。油锅炒热后先煽肉丝,煽过后盛出,再用热油煽炒藕片,边炒边加金银花及荷汁,至煎汁吸入藕片中,最后加入煽过的肉丝及绿豆芽,加盐少许,大火翻炒,出锅。

特点:本品既滋阴润燥又清热解毒,菜中的荷叶味苦性平,解暑凉血,金银花清热解毒,绿豆芽有清热利尿解毒的作用,,配以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的莲藕及滋阴润燥的猪瘦肉,盛夏食之,有益健康。

三、冰糖乌梅莲心茶原料:乌梅10克,连心3克,竹叶5克,麦门冬5克,生地黄5克。 制法:乌梅,麦门冬,生地黄,竹叶以水煎煮,去渣留汁,加冰糖适量待融化后,趁热冲泡放置杯中的莲心,待茶饮用。

特点:本品中竹叶莲心可清心火而安神,乌梅酸甘,滋肾水,佐以生地黄,麦冬,可清虚热而益阴津,褚药合同,可达到养心安神的目的。

秋季药膳:

一、银耳炖木瓜原料:银耳15克,木瓜(中等大小,自然成熟者最好)1只,北杏仁10克,南杏仁12克,冰糖适量。做法:银耳用清水发开,洗净。木瓜去子,切成小块。南北杏仁去衣,洗净。共入炖煲内,加适量开水炖煮20分钟即可食用。每日1剂,连食数日。功效:滋润养颜,经常服用能养阴润肺,使皮肤得到滋润,延缓皱纹出现。

二、蹄筋鱼鳔煲原料:牛蹄筋500克或猪前蹄1个,鱼膘胶6克或大黄鱼、小黄鱼的鱼膘10克。做法:牛蹄筋或带蹄筋的猪蹄洗净,加鱼膘(或鱼膘胶),加水,用文火烧煲。至烂熟后加调料食之。功效:常食可减少鱼尾纹和皱纹。

三、番茄炒牛肉原料:番茄250克,牛肉50~100克,食盐适量。做法:番茄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去皮,切成细条。鲜牛肉洗净,切成丝。油下锅烧至六成热,下牛肉丝快炒,肉变色后加盐,再下番茄。炒匀起锅。功效:补血、强体、美容。

四、海参炒笋片原料:水发海参200克,鲜笋100克(罐头笋也可),猪瘦肉少许,调味品适量。做法:海参与笋切成片,与瘦肉同入锅中煨熟,加适量调味品即可食用。功效:可使皮肤变得细腻光滑。

五、玉竹煲鸡腿原料:玉竹30克,鸡脚或鸭脚2对,食盐等调料各适量。做法:玉竹洗净,切成片或段。鸡脚(或鸭脚)去粗皮和爪尖,与玉竹同入沙锅,加水1 000毫升,大火煮沸后,加料酒、食盐,再用小火煨,直至鸡脚上的肉与骨轻拨即脱离为止,吃时放几滴醋。功效:可细嫩肌肤。

六、栗子炖白菜原料:栗子200克,白菜200克,调料适量、鸭汤适to做法:栗子去壳。切成两半,加鸭汤煨至熟透,加白菜、调料适量,炖熟即可食用。功效:可改善阴虚所致的面色黄黑,消除皮肤黑斑和黑眼圈。

冬季膳食:

冬季是从立冬之日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前一日为止 冬三月人体阳气潜藏于内,为了顺应阳气的潜藏,新陈代谢应较低。中医认为.与冬季相应的人体脏器为肾, 肾为人体能量之源,肾脏机能强,生命力强,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变化,防止寒气侵袭,所以在冬季要补肾阳、祛寒邪。

一、当归生姜羊肉汤原料当归10克,生姜10克,羊肉1O0克(去油膜)。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与当归、生姜同炖,去当归、生姜食肉喝汤。特点:本品中羊肉性温味甘,有补气养血、温中散寒功用

二、黄芪鸡露原料 黄芪50克,童子鸡1只,姜、葱、黄酒、盐适量。制法 先放入鸡块、黄芪于汽锅中,再加入姜、葱、黄酒及盐,拌匀,不加水,用中火加热,利用汽锅所生成之蒸馏水制得 鸡露”约1000毫升,停火,食鸡肉及露汁。特点 黄芪性微温味甘,具有补气升阳功用;鸡性温味甘 有温中益气、补益精髓之功,是老年人较好的蛋白质食品,冬季食用更对于老年人气虚、易感冒者较为适宜。本品必须用童子鸡,蒸得的鸡露不油腻,易吸收。常饮鸡露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据报导,黄芪、鸡露有加速伤口愈合的功能。

三、韭菜炒胡桃仁原料韭菜200克 胡桃仁50克,麻油、食盐适量。制法 将胡桃仁开水浸泡去皮沥干备用,韭菜择洗干净切段。麻油入锅烧至七成热时,加入胡桃仁.炸至焦黄,再加入韭菜、食盐翻炒至熟特点 本品有补肾助阳.温暖腰膝作用。方中韭菜暖腰膝、除冷痛,胡桃仁补。肾阳、固。肾精 两者合用,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功。若去胡桃仁而用虾仁,则; 阳之功能增强,对于肾虚阳痿者更宜:而老年人用胡桃仁较好,有温补肺。肾的作用,对于因肾阳不足,手足不温腰膝冷痛者食之为佳。

冬季进补也不可太过,注意阴与阳的平衡,在补阳的同时,还要养阴。而且要少食咸,多食苦味食物,以防伤心阳。也不宜过食滋腻和生冷食物以防伤脾胃。为了避免维生素的缺乏,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如菠菜、大白菜、油菜、豆芽及水果。

药膳在养身防病中的作用

药膳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应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药物是祛病救疾,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药膳在临床中的应用必须遵循中医学理论基础,运用辨证施膳,三因治宜等方法,才能达到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的目的。因证用膳

中医讲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红枣、花生、当归等,可用当归与红枣熬粥喝。妇女面白无华、头昏心悸、月经量少等阴血两虚者,则宜选用生地、阿胶、当归、枸杞等,其中阿胶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对血虚者尤为适宜。红枣黑木耳汤清热补血,适用于贫血。气虚的病人多选用人参、黄芪等,可在汤中加入山药、薏苡仁,以健脾益气。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肺阴虚可食猪肺萝卜杏仁汤,此汤能补肺虚,润肺燥,止咳喘。鹿角泡酒喝,适用于极度阳虚的人。补肾阳的食物和药物,如板栗、粟米、羊肾、牛肾、猪肾、葡萄、黑豆、黄牛肉、鸡肉、菟丝子、巴戟天、狗脊、杜仲等。肾阳虚可用冬虫夏草炖胎盘,此汤益肺肾,养气血,止喘嗽。另外,产后虚寒的女性可选用当归生姜羊肉汤以补血助阳。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因时而异

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以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麦冬炖甲鱼,最适宜女性、阴虚者夏令进补,此汤具有滋阴生津、补益精血、清热凉血、滋补肝肾之效。山药牛肉汤药食相兼,偏重于补气健脾,脾气虚弱、体倦乏力、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者,较适合夏季气虚者作为t3常食补。 3 因人用膳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老人久病,脾胃虚弱,平时可常食黄芪粥,或以山药、扁豆、红枣、苡仁等做羹食用,以健脾益气,忌食生冷、辛辣、肥甘、油炸等伤脾碍胃之品,少吃多餐,不可过饱,以防诱发胸痹。年老胃弱、食欲不振者可在粥中加入砂仁、麦芽、神曲等消食健胃之品。肾精不足偏阴者可食清蒸甲鱼,首乌红枣粥,以平肝疏内滋肾养阴,忌食海腥、羊肉、辛辣之物;偏阳者食枸杞羊肉粥,以补肾助阳,忌食生冷。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这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因地而异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另外,为增强疗效,药膳的搭配可以灵活。如补气的可加入适量补血之品,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密不可分。但有些情况不能乱用,如黄芪和人参只适用于补气虚,血虚的人吃了就会引起胸闷、头晕等症状。此外,阳虚者吃助阳药,更无异于火上浇油。所以,选用药膳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切不可盲目自行摸索。

中医学历来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并强调“是药三分毒”。在《饮膳正要》、《伤寒杂病论》、《千金方·食治篇》等典籍中,收藏了大量的食疗方,并以中药“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理论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食疗。换言之,用于药膳的中药除其本身的治疗功能外,还应有不同程度的可食性。

浅谈中医药膳学学习体会 篇三

浅谈中医药膳学学习体会

姓名:许明贺 学号:20110132030 班级:11中西医结合B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理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病后求治转向未病先防,这种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相关行为,尤其反应在饮食文化上。这所谓“药补不如食补”,虽颇有偏激但亦说明一定的问题。王永炎教授曾经说过,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是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治未病”、“民以食为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膳学。所谓中医药膳,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药食同源的原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品。既有食品作用又有药品作用的美味佳肴,它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保健、治疗作用。

据文献记载, 我国药膳食疗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相传仪狄曾作酒献给夏禹品尝以健体。《诗经·风·七月》所谓“ 为此春酒, 以介寿眉” , 是说酒有延缓衰老、益寿强身的作用。至商代, 伊尹制汤液, 著《汤液经》, 以烹调之法疗疾。《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 “ 阳朴之姜, 招摇。之桂” , 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 有抵御风寒的作用, 又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品。以此烹调成汤液, 既是食品, 又可是汤药, 说明商代已有朴素的饮食疗法, 这已经具有食疗药膳的雏型。周朝时, 《周礼·天官》所载的四种医中, 食医居于疾医、疮医、兽医之首。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医学帛书, 相传是战国前的医学著作, 书中谈到了饮料保健的方法, 特别强调了酒和韭的延年益寿和滋补强身的作用, 其中云: “ 酒者, 五谷之精气也, 其人中散流, 其人理也, 彻而周” , 韭“ 春三月食之, 病疾不昌” ( 《十问》)。《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学典籍, 书中提出了系统的食疗学理论, 对我国的食养、食疗和药膳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认为, 饮食的五味必须调和, 不能偏胜, 偏胜则会引起疾病。“ 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 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味过于辛, 筋脉沮弛, 精神乃殃”、“ 是故谨和五味, 骨正筋柔, 气血以流, 腆理以密, 如实则筋骨以精。谨道如法, 长有天命”。在该书中还强调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 《灵枢·营卫生会》说: “ 人受气于谷, 谷人于胃, 以传于肺, 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 《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 “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益精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 夫五味人胃, 各归所喜, 故酸先人肝, 苦先人心, 甘先人脾, 辛先人肺, 咸先人肾” 等论述。《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 共收载药物365 种, 其中载药用食物50 种左右, 如酸枣、橘袖、葡萄、大枣、海蛤、干姜、赤小豆、粟米、龙眼、蟹、杏仁、桃仁等, 包括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 食药物” ,并记载了这些药物有“ 轻身延年” 的功效。说明当时对于一些食物的药用价值已经给予重视和肯定。东汉著名大医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不乏有食疗药膳的有关内容, 《金匾要略》著有“食禁” 专篇, 列举了治少阴咽痛的猪肤汤和治产后腹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以及桂枝汤、百合鸡子黄汤等, 这些食疗方至今还被临床所常用。至于之后的发展与繁荣更是不计其数,总之中国古代对于药膳的研究可谓百花争鸣。建国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药膳学也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提高而进人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现在,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健康观念在不断转变, 老龄社会的到来, 使得传统药膳对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更加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运用其防病治病的疗效优势, 已广泛被国内外医学界和家庭所重视。

说到此,就应该谈谈药膳的应用以及原则了。首先我们要明了药膳的养正御邪的目的。药膳可养护正气、抵御外邪、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安排药膳、饮食可保证机体脏腑功能的旺盛,正如《灵枢·五味》所言:“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只有“正气存内”,才能“邪不可干”。而药膳发挥了食物的特异性作用,可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葱白、生姜、芫荽可预防感冒,绿豆汤防暑,山楂降脂预防动脉硬化,大蒜杀菌防治呼吸道和胃肠感染等。其次药膳的治则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针对食物的四气五味等特性对脏腑、气血、阴阳的选择作用来调整脏腑的偏盛偏衰、气血失调及阴阳失衡,使得未病脏腑机能提高、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如,枸杞猪肝汤预防夜盲症,海带鲫鱼汤预防甲状腺肿大,,番薯玉米羹预防脚气病。《黄帝内经》认为,口渴时服兰草汤,以阻截消渴病的发生。疾病的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药膳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根据其传变规律,辨证施膳可防止其传变。药膳食疗可使已病脏腑机能增加,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患者在感受温热病邪时,服用养阴生津之品,防止进一步耗伤阴液,发生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之变。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的比例不断增加,复发率亦随之增高。如瘥后再加以药膳调养,对巩固疗效及防止复发有显著疗效。如丹参粥、首乌大枣汤、桑椹茶等可以防止诸如高血压病、心绞痛、脑中风的复发。当归生姜羊肉汤可防止产后恶露不净、腹中绞痛等。再次,必须要强调三因治宜(即因地、因人、因时),科学健康膳食。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使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因此药膳亦应有差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就是不同地区的居民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需求而形成的饮食习惯。南方湿多热甚,宜食甘凉、甘寒、辛凉等降火清化之品,忌辛辣、助阳、助火食物;北方地高气寒之地,饮食多热而滋腻,宜辛温、补阳、助火食物。“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短寿天,皆自人为”。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选择不同的药膳,达到与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协调而延年益寿。小儿脏腑娇嫩,不宜大寒大热;青年体壮,荤素搭配;壮年以后清淡为主,避免油腻、烈酒、辛辣,以免损伤脾胃;老人多肝肾不足,不宜温燥,更不可过食肥甘咸味,宜温、熟、软的食物;孕妇恐动胎气,不宜活血滑利之品。。《饮膳正要》载:“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通过对中医药膳学的学习以及全面的了解,在老师的频频善诱下,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更增加了对药膳的了解与认知。学着烹饪,学着做菜、做饭,尝试才能出真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合乎规范的材料做出属于自己的药膳。让大家的生活更加幸福健康。

药膳偏方 篇四

补肾汤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补肾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水发海参20克,羊肉100克,葱,姜,盐适量。 补肾汤的特色:

滋补肾虚,用于治疗肾虚所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如:小便疼痛、体虚乏力等。 教您补肾汤怎么做,如何做补肾汤才好吃

海参和羊肉切成薄片。锅内水烧开后加入葱、姜煮片刻,放入海参、羊肉,煮熟调味即可。

香菇木耳焖豆腐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肺调养食谱 胃调养食谱 糖尿病食谱 高脂血症食谱 口味:咸鲜味

工艺:焖 香菇木耳焖豆腐的制作材料: 主料:豆腐(北)150克

辅料:香菇(鲜)30克,木耳(水发)30克,金针菇15克,粉丝20克 调料:大葱5克,姜3克,盐3克,植物油15克

教您香菇木耳焖豆腐怎么做,如何做香菇木耳焖豆腐才好吃 1. 将香菇、木耳、金针菇洗净,水浸3小时; 2. 把豆腐切块;

3、 起油锅,将豆腐煎香,加清水适量,并放入香菇、木耳、金针菇,文火焖半小时,再加入粉丝、葱,调味即可。 小帖士-健康提示:

清养肺胃、宽肠降浊(降血脂);

糖尿病属肺胃阴虚,虚火灼肺者,症见口干口渴,多饮多食,能食而形瘦,大便干结,干咳无痰,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尤宜于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或支气管炎属于肺胃阴虚者;若无白木耳,可用竹笋代,无香菇,可用草菇代。

小帖士-食物相克:

木耳(水发) :木耳不宜与田螺同食,从食物药性来说,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于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患有痔疮者木耳与野鸡不宜同食,野鸡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诱发痔疮出血。 木耳不宜与野鸭同食,野鸭味甘性凉,同时易消化不良。

榴莲炖鸡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榴莲炖鸡的制作材料:

主料:榴莲(自己喜好多少),鸡1只(约重600克),姜片10克,核桃仁50克,红枣50克,清水约用1500克,盐少许。 榴莲炖鸡的特色:

。此汤补而不燥,而且性质温和,还具有多种食疗功效,包括补血益气、滋润养阴,适合不同体质的人饮用,秋冬吃最合适。不过喜欢吃榴莲的人则难免会有点失望,因为这个汤几乎没有榴莲味,如果想煲浓一点,可以将煲过汤的榴莲弄烂和汤同吃,浓烈的榴莲味便会散发出来。 教您榴莲炖鸡怎么做,如何做榴莲炖鸡才好吃

1、鸡洗干净去皮,放入滚水中,浸约5分钟,斩成大块;核桃仁用水浸泡,去除油味;红枣洗净去核;榴莲去嫩皮,留下大块的外皮。可以去果肉,可以取汁,把外皮切小,因为味道比较重,少放一点为好。

2、把鸡、姜片、核桃仁、枣、榴莲皮与榴莲肉同放入锅内滚开水中,加姜片,用猛火滚起后,改用文火煲3小时,加盐,少量味精调味即成。

松子鸡心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失眠食谱 健忘食谱

松子鸡心的制作材料: 主料:鸡心100克,松子30克

调料:大葱粒,生姜粒,蒜片,胡椒粉,精盐,白糖,味精,料酒,湿淀粉,香油各适量,植物油500克 教您松子鸡心怎么做,如何做松子鸡心才好吃 制法

将松子去皮,放锅内用小火炒熟,搓去内衣。鸡心洗净,用刀切开,在上面划上十字花刀。用小碗加精盐、白糖、味精、胡椒粉、香油、清汤、湿淀粉兑成汁水。锅内加入植物油,烧至六七成热时,将鸡心入油中炸至鸡心块卷曲时,捞出控净油。锅内留少许底油,烧热后,加入蒜片、葱姜粒煸出香味,下入鸡心略炒,烹入料酒,加松子仁,倒入汁水,翻匀芡汁,盛出即可。 功效

补心镇惊,健脑益智。 用法

佐膳食用,每周1--2次。 应用

适用于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者。

小帖士-健康提示:

功效 补心镇惊,健脑益智。 用法 佐膳食用,每周1--2次。 应用 适用于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者。

萝卜牛肚煲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健脾开胃食谱 糖尿病食谱 高脂血症食谱

口味:咸鲜味

工艺:炖 萝卜牛肚煲的制作材料: 主料:萝卜250克,牛肚100克 辅料:陈皮5克

调料:姜5克,胡椒2克,盐3克,味精1克,植物油15克 教您萝卜牛肚煲怎么做,如何做萝卜牛肚煲才好吃 1. 将萝卜洗净,切块; 2. 陈皮、生姜洗净,捣烂; 3. 胡椒打碎,用纱布包; 4. 牛肚洗净,切块;

5、 起油锅,放入生姜、牛肚,炒片刻铲起,放入瓦锅内,再放入萝卜、陈皮、胡椒,加清水适量,文火焖三小时,至牛肚熟烂,汤水将干为度,调味即可。

小帖士-健康提示: 健脾胃、消积滞;

糖尿病属痰浊壅者,症见脘腹胀满,恶心欲呕,大便不畅,或则胸膈满闷,咳嗽痰稠,气紧喘促,身体肥胖,舌胖苔厚白,脉沉而滑,现多用于糖尿病并发胃肠道感染或呼吸系感染,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等属痰浊壅滞者。

小帖士-食物相克:

萝卜:萝卜不宜与人参、西洋参同食。

陈皮:陈皮不宜与半夏、南星同用;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

雪耳炖木瓜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雪耳炖木瓜的制作材料: 主料:雪耳 木瓜

雪耳炖木瓜的特色:

经常适当吃一些“雪耳炖木瓜”,就能够养阴润肺,使皮肤得到滋润,保持皮肤幼嫩,防止皱纹过早出现。 教您雪耳炖木瓜怎么做,如何做雪耳炖木瓜才好吃

先将雪耳25克用清水浸透发开,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备用。接着将木瓜一个削去皮,去籽,用清水洗干净,切成小块状。然后将南、北杏各20克去衣,用清水洗干净,连同以上备用材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适量滚开水,盖上炖盅盖,放入锅内,隔水炖至软烂入味,即可食用。

苦瓜瘦肉煲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胃调养食谱 清热去火食谱 糖尿病食谱 口味:清苦味

工艺:炖 苦瓜瘦肉煲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肉(瘦)100克 辅料:苦瓜60克

调料:盐3克,淀粉(玉米)2克,蚝油5克,植物油15克 教您苦瓜瘦肉煲怎么做,如何做苦瓜瘦肉煲才好吃 1. 将猪瘦肉洗净,捣烂如泥;

2、 蚝油、盐、淀粉适量,与瘦肉混合均匀;

3、 苦瓜洗净,横切成筒状,每件长约五厘米,挖去瓜瓤,填入瘦肉泥;

4、 起油锅,下苦瓜块爆炸片刻,即用漏勺捞起,放入瓦锅内,加水少量,文火焖一小时,瓜烂味香即成。 小帖士-健康提示: 清热养胃、除烦止渴;

糖尿病属热伤胃阴者,症见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多食而消瘦,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尤宜于糖尿病合并疖,痈或呼吸系统感染者。苦瓜以色青,质脆嫩为宜,作菜食时,无需减其苦味,以免降低药效,苦瓜与猪肉共煮后,可减少其苦味。

胡萝卜炖牛肉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胡萝卜炖牛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牛肉500 克,奶油50 克,胡萝卜中等大小的2 个,土豆中等大小的3个,洋葱2 个,嫩豆荚50 克,枸杞子30 克,面粉,胡椒粉,细盐适量。

胡萝卜炖牛肉的特色: 特点:色泽鲜艳,浓香甘甜。 功效:养血安神。

牛肉性甘温,有养血、补虚痨、益气等功效,是体虚乏力、血虚心悸、

消化不良等病人的良好补益食品。另外,牛肉还有一定的利水消肿作用,对于慢性肾炎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常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常吃牛肉,对慢性痢疾、消渴病人也十分有利。 胡萝卜素有“小人参”的美称。它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有多种医疗作

用,例如补血、健脾胃、安五脏、生津液、下气等。常吃胡萝卜,不但可以促进贫血、心悸等病症的好转,而且可以增强抵抗力,防治皮肤干燥、干眼病、夜盲症、高血压、便秘等多种病症。

奶油对于心悸、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综上 所述,常吃本道菜,对于体虚心悸者,十分有益。

教您胡萝卜炖牛肉怎么做,如何做胡萝卜炖牛肉才好吃

1、将牛肉切成3~4 厘米见方的块,撒上盐与胡椒粉,再撒上些面粉拌 和。

2、将胡萝卜切成1 厘米见方的小块。土豆切片。豆荚切成3 厘米长的段。洋葱切片,备用。

3、将奶油放锅年熬热,放入牛肉块炒成茶色。继将洋葱片少许放入共炒。

4、锅内放入热水4 碗,把枸杞子加入,盖好煮开。煮开之后,改用极弱 的火煮炖2 小时。

5、在煮炖枸杞子的过程中,按先后次序分别加入胡萝卜、土豆、豆荚和 洋葱。

6、在胡萝卜等原料煮好前20 分钟放盐,并用3 羹匙面粉调成糊状和在汤里,使汤粘浓。

7、离火之前,再调1 次味,随自己之喜爱适当加入各种调味品。

龙眼酒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补血食谱 失眠食谱 阳痿早泄食谱 神经衰弱食谱

口味:原本味

工艺:其他 龙眼酒的制作材料: 主料:桂圆125克 调料:白酒500克

教您龙眼酒怎么做,如何做龙眼酒才好吃

1、把洗净,干燥,研成粉的龙眼肉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在酒坛内。

2、加入白酒,密封坛口,每天摇晃1次;七天后改为每周摇晃一次,浸泡100天。小帖士-健康提示: 补血,养心,健脾,治阳痿,心悸,夜寐不酣。 龙眼肉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安神。

醋溜卷心菜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醋溜卷心菜的制作材料:

主料:卷心菜500 克,醋50 克,葱花5 克,蒜片3 克,花椒10 粒,白糖15克,酱油10 克,湿淀粉15 克,姜未3 克,干辣椒6 克,花生油70 克,细盐10 克,香油5 克。 醋溜卷心菜的特色: 特点:质地爽脆,香辣酸甜。 功效:益肾降压。

教您醋溜卷心菜怎么做,如何做醋溜卷心菜才好吃

1、将卷心菜去掉老叶洗净,切成菱形片,用盐10 克拌一下。

2、将糖、醋、酱油、味精、湿淀粉放入碗中,调成卤汁。

3、锅内放油25 克烧沸,卷心菜下锅,迅速炒几下,倒入漏勺,滤干水分。

4、原锅烧热,下油45 克,将干辣椒放入,使炸出辣味,下花椒煸炒出香味,再下蒜、葱、姜、卷心菜下锅翻炒。然后,放卤汁下锅翻炒,淋香油,起锅装盒即可食用。

冬虫夏草炖甲鱼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冬虫夏草炖甲鱼的制作材料:

主料:野生甲鱼 上等冬虫夏草 盐,味精

冬虫夏草炖甲鱼的特色:

冬虫夏草是一种相当古老的补药,一向被用来消除疲劳并增进活力。虽然它的样子有点吓人,但野生的冬虫夏草可是稀世珍品!据医书记载,冬虫夏草可以治疗肺肾阴虚引起的虚劳、盗汗、潮热等症,还可以止血止咳,另外虫草还具有非常显著的镇静、催眠、平喘、降压等作用。至于甲鱼,它的大补功能尽人皆知,不仅如此,甲鱼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呢! 教您冬虫夏草炖甲鱼怎么做,如何做冬虫夏草炖甲鱼才好吃

1、甲鱼宰杀洗净后,用沸水焯一下。

2、沙锅中放适量水,下入甲鱼和冬虫夏草,小火炖2小时左右。最后用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清晨养胃汤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清晨养胃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红枣50克,带蚕蛹的蚕茧20个,适量白糖。 清晨养胃汤的特色:

汤甜味美,养胃健脾,润肺生津。

教您清晨养胃汤怎么做,如何做清晨养胃汤才好吃 1.将洗净的红枣,和蚕茧一起入锅,加800克水。

2、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15分钟。

3、滤汁入大碗,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清晨养胃汤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清晨养胃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红枣50克,带蚕蛹的蚕茧20个,适量白糖。 清晨养胃汤的特色:

汤甜味美,养胃健脾,润肺生津。

教您清晨养胃汤怎么做,如何做清晨养胃汤才好吃 1.将洗净的红枣,和蚕茧一起入锅,加800克水。

2、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15分钟。

3、滤汁入大碗,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韭菜猪血汤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韭菜猪血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血600克,酸菜150克,韭菜120克米酒1大匙,盐2小匙,胡椒粉少许,高汤1200毫升

韭菜猪血汤的特色:

功效:清肺健胃,对于长时间在厨房工作的主妇、厨师,很有助益。 教您韭菜猪血汤怎么做,如何做韭菜猪血汤才好吃

1、猪血切厚片,以滚水汆烫后捞起备用。

2、酸菜洗净切丝,韭菜切小段。

3、高汤煮开,放入酸菜丝煮5分钟,加入猪血煮3分钟,加调味料,起锅前放入韭菜段即可。

Tips:

如果用猪大骨熬至的高汤与猪血汤同煮,大骨不需取出,大骨肉也很好吃,可以当作肉料来享用。

花生粥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便秘食谱 健忘食谱 老人食谱 延缓衰老食谱 口味:清香味

工艺:煮 花生粥的制作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花生45克 辅料:冰糖30克

教您花生粥怎么做,如何做花生粥才好吃

花生洗净,连衣皮捣碎,加入粳米、同煮为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少许,即可食用。

用法:可当早餐,可长期食用。小帖士-健康提示:

花生能健脾胃,补中益气;《本草逢原》载:落花生粥“润肺、止咳、悦脾”。营养分析表明,花生仁中含有40%-50%不饱和脂肪酸及蛋白质、淀粉、卵磷脂、多种维生素以及胆碱等多种有效成分。脾胃气虚的人食用,煮粥时加入适量山药、肺虚干咳的人可加入适量百合;贫血、血小板减少者食用,可加入适量红枣同煮食,效果更好。花生有润肠通便作用,慢性腹泻患者不宜吃。霉烂花生因含有黄曲霉素(致癌),不能煮食。 延缓衰老药膳

小帖士-食物相克:

粳米: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花生:对于肠胃虚弱者,花生不宜与黄瓜、螃蟹同食,否则易导致腹泻。

天麻乳鸽盅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川菜 药膳偏方 补虚养身食谱 耳鸣食谱 口味:咸鲜味

工艺:蒸 天麻乳鸽盅的制作材料: 主料:雏鸽250克 辅料:天麻15克

调料:盐5克,料酒15克,味精2克,胡椒2克 教您天麻乳鸽盅怎么做,如何做天麻乳鸽盅才好吃 1. 天麻用温水洗净后切片;

2、 乳鸽褪色放血,50℃水去毛、内脏、足爪,剁块,再焯去血水; 3. 把鸽块放盅内,天麻片放鸽上,掺入清汤,用牛皮纸蒙口; 4. 上笼大火蒸1小时,再用中火蒸至鸽软,吃味起锅即成。

天麻乳鸽盅的制作要诀:

1、 蒸制前,先把天麻放于米饭上蒸; 2. 使其吸收米液精华,增其药性再切片;

3、 长时间的蒸炖使所含营养成分充分溶解,易于人体吸收;

4、 并散发出诱人食欲之香味,此汤味醇浓,乳鸽鲜嫩,是一款传统的滋补汤。

小帖士-健康提示:

1、 天麻含香英兰醇醛、维生素A、微量生物碱、粘液质等; 2. 乳鸽含蛋白质、膳食脂肪、灰分;

3、 二者合烹有安神补脑、益气补明、治疗头晕耳鸣、提高忘记的功效。

小帖士-食物相克:

天麻:天麻不可与御风草根同用,否则有令人肠结的危险。

猪肝炒韭菜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猪肝炒韭菜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肝150 克,鲜韭菜100 克,青蒜苗20 克,菜油60 克,料酒6 克,味精1 克,酱油10 克,细盐1 克,湿淀粉12 克。

猪肝炒韭菜的特色: 特点:细嫩清香。 功效:温肾止尿。

教您猪肝炒韭菜怎么做,如何做猪肝炒韭菜才好吃

1、将猪肝洗净,切成柳叶片,加料酒2 克,再加细盐、于湿淀粉拌匀;

韭菜、蒜苗洗净,切成3 厘米长的段:用酱油、味精、湿淀粉、鲜汤少许对成滋汁。

2、将炒锅洗净,置旺火上,下菜油烧至七成热,放猪肝片,迅速炒散发 白时,加入韭菜、蒜苗炒匀,烹人滋汁簸转入盘即成。

天麻炖乌鸡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天麻炖乌鸡的制作材料: 主料:乌鸡,天麻。 天麻炖乌鸡的特色:

首先,乌鸡是不要放血的,因为乌鸡血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天麻炖乌鸡”是云南一道传统菜,用天麻炖过的乌鸡,没有怪味,云南特产天麻对头痛、头昏、眩晕、偏头疼等症状的治疗作用都融入此菜中。而乌鸡的舒经活血、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又对女性大有益处。 教您天麻炖乌鸡怎么做,如何做天麻炖乌鸡才好吃 (1)乌鸡用开水焯过,除去腥气。

(2)把葱、姜和天麻塞进乌鸡肚子里。

(3)将乌鸡放进沙锅里炖,直至鸡肉炖烂。

香菇薏米饭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香菇薏米饭的制作材料:

主料:粳米250克,生薏米50克,香菇50克,油豆腐3块,青豆半小碗,油,盐各适量。

香菇薏米饭的特色:

肝癌患者常用食物。香菇甘平、为美味珍肴,有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化痰理气等功能;薏米助其健脾利湿,清热排脓。二者均为抗癌佳品。 教您香菇薏米饭怎么做,如何做香菇薏米饭才好吃

取生薏米洗净浸透心;温水发香菇,香菇浸出液沉淀滤清备用;香菇、油豆腐切成小块。将粳米、薏米、香菇、油豆腐、香菇浸出液等加入盆中混匀,加油盐调味,撒上清豆上笼蒸熟即可。

[用法]三餐做主食用,连服15天。

[功效]健脾利湿、理气化痰。

夏枯草煲瘦肉汤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清热去火食谱 高血压食谱 结核病食谱 口味:原本味

工艺:煮 夏枯草煲瘦肉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夏枯草50克,猪肉(瘦)250克 调料:盐2克,味精1克

教您夏枯草煲瘦肉汤怎么做,如何做夏枯草煲瘦肉汤才好吃 1.先把夏枯草择去杂物,用清水洗净,用刀切成段。 2.将瘦肉放入滚水锅内煮5分钟,捞出,再清洗一次。

3、用清水9杯或适量放入煲内煲滚,放入夏枯草、瘦肉,用武火煲滚,再改用文火煲2小时,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小帖士-健康提示: 夏枯草有清肝热、降血压的作用。瘦肉补肌润燥。

韭菜炒黄鳝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

韭菜炒黄鳝的制作材料:

主料:黄鳝2尾(约400克),韭菜150克,大蒜,姜适量,盐适量

韭菜炒黄鳝的特色:

性欲减退、阳痿早泄、头晕耳鸣、筋骨无力、风湿酸痛 教您韭菜炒黄鳝怎么做,如何做韭菜炒黄鳝才好吃

1、黄鳝清理后切片,韭菜清洗后切段,蒜瓣去皮切蓉,姜洗净切片。

2、用热油爆香蒜蓉、姜末,放入黄鳝翻炒几下,倒入韭菜后略炒,再加调味料即可。

Tips:

有热证、实证(如口干、痰黄、便硬)或有感冒之人,不宜食用或少食。黄鳝,补肝肾、益气血、强筋骨、祛风湿。本品是一道平补的菜肴,可长期服食,适合怕中药味道的人。

药膳心得体会 篇五

浅谈中医药膳学学习体会

姓名:许明贺 学号:20110132030 班级:11中西医结合b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理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病后求治转向未病先防,这种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相关行为,尤其反应在饮食文化上。这所谓“药补不如食补”,虽颇有偏激但亦说明一定的问题。王永炎教授曾经说过,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是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治未病”、“民以食为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膳学。所谓中医药膳,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药食同源的原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品。既有食品作用又有药品作用的美味佳肴,它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保健、治疗作用。

据文献记载, 我国药膳食疗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相传仪狄曾作酒献给夏禹品尝以健体。《诗经·风·七月》所谓“ 为此春酒, 以介寿眉” , 是说酒有延缓衰老、益寿强身的作用。至商代, 伊尹制汤液, 著《汤液经》, 以烹调之法疗疾。《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 “ 阳朴之姜, 招摇。之桂” , 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 有抵御风寒的作用, 又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品。以此烹调成汤液, 既是食品, 又可是汤药, 说明商代已有朴素的饮食疗法, 这已经具有食疗药膳的雏型。周朝时, 《周礼·天官》所载的四种医中, 食医居于疾医、疮医、兽医之首。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医学帛

书, 相传是战国前的医学著作, 书中谈到了饮料保健的方法, 特别强调了酒和韭的延年益寿和滋补强身的作用, 其中云: “ 酒者, 五谷之精气也, 其人中散流, 其人理也, 彻而周” , 韭“ 春三月食之, 病疾不昌” ( 《十问》)。《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学典籍, 书中提出了系统的食疗学理论, 对我国的食养、食疗和药膳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认为, 饮食的五味必须调和, 不能偏胜, 偏胜则会引起疾病。“ 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 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味过于辛, 筋脉沮弛, 精神乃殃”、“ 是故谨和五味, 骨正筋柔, 气血以流, 腆理以密, 如实则筋骨以精。谨道如法, 长有天命”。在该书中还强调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 《灵枢·营卫生会》说: “ 人受气于谷, 谷人于胃, 以传于肺, 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 《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 “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益精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 夫五味人胃, 各归所喜, 故酸先人肝, 苦先人心, 甘先人脾, 辛先人肺, 咸先人肾” 等论述。《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 共收载药物365 种, 其中载药用食物50 种左右, 如酸枣、橘袖、葡萄、大枣、海蛤、干姜、赤小豆、粟米、龙眼、蟹、杏仁、桃仁等, 包括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 食药物” ,并记载了这些药物有“ 轻身延年” 的功效。说明当时对于一些食物的药用价值已经给予重视和肯定。东汉著名大医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不乏有食疗药膳的有关内容, 《金匾要略》著有“食禁” 专篇, 列举了治少阴咽痛的猪肤汤和治产后腹痛的当归生姜羊

肉汤, 以及桂枝汤、百合鸡子黄汤等, 这些食疗方至今还被临床所常用。至于之后的发展与繁荣更是不计其数,总之中国古代对于药膳的研究可谓百花争鸣。建国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药膳学也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提高而进人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现在,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健康观念在不断转变, 老龄社会的到来, 使得传统药膳对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更加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运用其防病治病的疗效优势, 已广泛被国内外医学界和家庭所重视。

说到此,就应该谈谈药膳的应用以及原则了。首先我们要明了药膳的养正御邪的目的。药膳可养护正气、抵御外邪、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安排药膳、饮食可保证机体脏腑功能的旺盛,正如《灵枢·五味》所言:“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只有“正气存内”,才能“邪不可干”。而药膳发挥了食物的特异性作用,可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葱白、生姜、芫荽可预防感冒,绿豆汤防暑,山楂降脂预防动脉硬化,大蒜杀菌防治呼吸道和胃肠感染等。其次药膳的治则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针对食物的四气五味等特性对脏腑、气血、阴阳的选择作用来调整脏腑的偏盛偏衰、气血失调及阴阳失衡,使得未病脏腑机能提高、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如,枸杞猪肝汤预防夜盲症,海带鲫鱼汤预防甲状腺肿大,,番薯玉米羹预防脚气病。《黄帝内经》认为,口渴时服兰草汤,以阻截消渴病的发生。疾病的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药膳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根据其传变规律,辨证施膳可防止其传变。药膳 食疗可使已病脏腑机能增加,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患者在感受温热病邪时,服用养阴生津之品,防止进一步耗伤阴液,发生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之变。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的比例不断增加,复发率亦随之增高。如瘥后再加以药膳调养,对巩固疗效及防止复发有显著疗效。如丹参粥、首乌大枣汤、桑椹茶等可以防止诸如高血压病、心绞痛、脑中风的复发。当归生姜羊肉汤可防止产后恶露不净、腹中绞痛等。再次,必须要强调三因治宜(即因地、因人、因时),科学健康膳食。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使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因此药膳亦应有差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就是不同地区的居民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需求而形成的饮食习惯。南方湿多热甚,宜食甘凉、甘寒、辛凉等降火清化之品,忌辛辣、助阳、助火食物;北方地高气寒之地,饮食多热而滋腻,宜辛温、补阳、助火食物。“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短寿天,皆自人为”。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选择不同的药膳,达到与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协调而延年益寿。小儿脏腑娇嫩,不宜大寒大热;青年体壮,荤素搭配;壮年以后清淡为主,避免油腻、烈酒、辛辣,以免损伤脾胃;老人多肝肾不足,不宜温燥,更不可过食肥甘咸味,宜温、熟、软的食物;孕妇恐动胎气,不宜活血滑利之品。。《饮膳正要》载:“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通过对中医药膳学的学习以及全面的了解,在老师的频频善诱下,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更增加了对药膳的了解与认知。学着烹饪,学着做菜、做饭,尝试才能出真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合乎规范的材料做出属于自己的药膳。让大家的生活更加幸福健康。篇二: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的心得体会

尊敬的李恩庆老师: 您好!!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是同学推荐选读的。 她说,老师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又能够学到东西,而且不点名(嘻嘻)。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才发现原来食疗是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的。《黄帝内经》 强调“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的养生方法,以补精益气,防止早衰。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方〃食治篇》中明确指出:“为医者当洞查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由此可见,中医食疗的确是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的。

食疗,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从西周到明清历代都有大量的药膳食疗著作,论述十分精辟,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在中医药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放在药疗、针灸等疗法之首。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药膳食疗在治疗中的应用。

与我而言,从一个不专业的角度去理解,药膳,它把中药跟食物(甚至有些材料既是中药又是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比较喜欢每次课第二部分,也就是视频教学的部分。 在这个部分,每次都介绍很多家常药膳的做法,让我们有机会去试试。这应该是对我最大的吸引力了,我是一个很喜欢吃东西的人。而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视频的演示,极大地勾起了我的动手欲望。平常在宿舍会自己煮简单的“药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上次端午回家,我做了一道“泥鳅炖豆腐”,就是根据老师上课演示的视频做法来做的。但是比较遗憾的是,老妈买回来的泥鳅,是在摊子上已经宰杀好的,因此可能会影响口感和新鲜度吧。

当我炖好端给老爹老妈的时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中医食疗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来的,单单只以一个学期的学习是不够的。虽然我现在所接触到的只是一点儿皮毛,但足以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尤其我是一个很喜欢吃东西的人,中医食疗让我对“食”这个观念又有了一个新的转变。” 我真的很感谢中医食疗学这门课,感谢李恩庆老师,激发我产生了这个想法。 根据我自己上课的上些感受,我想给李恩庆老师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李恩庆老师以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希望李恩庆老师以后能多讲一些跟男生日常有关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学期,老师讲了很多女生生理时期等等的保健方法,我在女朋友生理期的时候熬汤水给她,很感激您呢。但是关于男生的知识,貌似比较少。 2,对于北方的同学而言,很多人都不适应南方的水土和饮食,希望李恩庆老师有机会能讲讲有关于南方饮食的问题,比如说在南方吃什么东西容易上火,有什么药膳可以改善水土不适应的症状等等。 3,希望李恩庆老师能多讲一些利用宿舍条件就可以制作的膳食,因为我经常感到总有冲动想在下课后就做一下在课堂上学到的药膳,但是由于宿舍烹饪条件的简陋,而只能纸上谈兵。

4,希望李恩庆老师能够加强每节课跟同学的互动。每次上课,第一节课您一直在传授知识,第二节课进行视频教学,作为学生总觉的自己参与度不够。希望老师能够创造机会让我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ps:我有去您的blog喔,学了好几种糖水的做法呢,但是更新貌似不及时哇哈哈哈

最后,感谢李恩庆老师的细心教导,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对这门课程受益终生的。

谨祝

工作顺利 身体健康

理工学院建筑学 2008052140 景尚龙

2011.06.19篇三:中医药膳及食疗学理论学习体会

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习了中医药膳及食疗的有关知识,了解了中医食疗文化,同时也激发了自己对药膳食疗的极大兴趣。药膳起源很早,在我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首先,我了解到什么是药膳和食疗。 药膳的概念:简单讲,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调加工制作成的具有食疗作用的一种膳食。它是中医传统知识和烹调技艺的巧妙结合。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予药用。既具营养价值,又可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作用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他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的享受,又在无形中使身体得到滋补调养。因此,中医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

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辨证关系,它包括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药膳食疗保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药膳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膳的起源:在我国,自文字出现后,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

了“药”和“膳”字。“药膳”最早见于《后汉书 列女传》。《孟子》上说:“食、色,性也”,是说人类的本能。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古话,则指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填饱肚子”的重要性,以维持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原始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觅食。当时的食物,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赐予。吃的食物种类很多,不可避免的误食不合适的食物,而引起不良反应。《韩非子·五蠹》说过:“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淮南子·修务训》也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说明了远古时期的先民,确实曾受到有害饮食所致疾病的折磨和困扰。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而不宜食用。《淮南子 ·修务训》说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动地说明了先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避开有毒的,摄取无毒食物的情况。同时,人们发现有许多种类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后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于是,许多即可果腹,又可疗疾的食物被人们所重视,这就是中医学中“药食同源”的理论依据。质言之,人类在发现食物的同时,也就包含了食疗药膳的出现。所谓“药食同源”,应理解为源于同一发现过程,并不是食即是药,药即是食。

《黄帝内经》特别强调了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无菜为冲,气味合而服之,以益精气。”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有“夫为医者,当须先洞病源,知其所

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痊,然后命药”,并设“食治专篇”。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收载常用食物203种,并逐一介绍食物的性、味及有毒无毒及效用,至为实用。在使用方面很讲究配膳,详尽记载了各种烧饼、馒头、包子及其他食物的制作方法。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收集了大量食物(腐乳、酥等),并列举了很多食疗方,极大的丰富了食疗保健的内容。

近代药膳研究方兴未艾,药膳产品甚为丰富,药膳剂型名目众多,药膳水平有所提高。 药膳与中医关联密切,但与中医药物又有区别,兼具药物和食物的特点。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注重整体,辩证施食。即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的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判断其基本症情。然后再确定其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如慢性胃炎者,如属胃寒者,宜服良副粥;若属胃阴虚者,则服玉石梅楂饮。

防治兼宜,效果显著。药膳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强身防病,这是其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药膳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治疾病和健身养身的效果比较显著。如莱阳梨香菇补精、山东中医学院研制的“八珍食品”。

良药可口,服食方便。由于中药汤剂多味苦,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有些人,多是儿童因畏苦不愿食药。而药膳的食用,多是药、食两用,且有食物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

了药物的性味选择,并经过与食物的调配与精心烹调,仍然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 药膳根据其保健养生功能和加工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类:

保健药膳 主要包括减肥药膳、美容药膳、增智药膳、明目药膳、聪耳药膳、防病药膳以及抗衰老药膳等。

治病或辅助治疗药膳:此类药膳是在专业药膳师或者临床医师的指导下,遵循辩证施膳的原则而遣药配膳。如解表药膳、祛痰止咳药膳、健脾消食药膳、清热生津药膳、安神助眠药膳等。

按照药膳的工艺特点分,可以分为流食类、半流食类、固体类。流食类包括:汁,如鲜荷叶汁、鲜藕汁等;饮,《圣济总录》姜茶饮等;汤,《千金方》葱枣汤;酒,木瓜酒等。半流食类包括:膏,如《积善堂经验方》乌发蜜膏等;粥,如《圣济总录》枸杞羊肾粥等;糊,如藕粉、菱角粉。固体类包括糖果《随息居饮食谱》中柿霜糖;饭食如茯苓饼、八珍糕。菜肴,如香椿鱼、冬虫草芽等。

药膳虽好,但其应用也要注意相应的原则。误食误用,非但不能发挥药膳食疗的独特功效,还会给食者本身的身体健康造成不便甚至贻误治疗。因此,药膳的食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因症用膳 中医讲辩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辩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选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症施膳,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功效。 因时用膳 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食用性质寒凉的药物的时候,应避开寒冷的天气;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远离炎热的天气。这一观点也适用于药膳。

因人用膳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旱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这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地用膳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差异,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方地处潮湿,饮食所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温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道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也对自身的健康问题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之前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我是体质阳虚,且血瘀,一直服用中药调理身体。通过学习中医药膳及食疗理论,我知道还可以通过注意平时饮食习惯及使用特殊食材来调养身体,对药物起到辅助的治疗和调节作用。如山楂、醋、玫瑰花、金橘、油菜、番木瓜等就是血瘀体质者的首选,而肥肉等滋腻之品要少吃。此外,可以适当饮酒,如黄酒、葡萄酒、白酒等,对促进血液循环有益。阳虚质的人日常食物则应以温性食物为主,还应考虑有针对性地配合补气食物,保护脾胃,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常用的补阳食物可选用爆炒羊肉、猪肝、狗肉、鸡肉、红烧带鱼、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海参、淡菜、鹌鹑、刀豆、栗子、韭菜等,夏天不要吃过多冰冻食物。阳虚质的人适宜吃核桃仁,具体吃法可以将核桃韧煮粥。

养生之道

——学习中医药膳的体会 在开始进行大三学期的选修课的选择时,我看到了中医药膳这门课程,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其实最开始我选择中医药膳课的原因是因为我很爱吃,“民以食为天”嘛。但当我真正开始上课之后,我更相信我做的选择是正确的。

周俭老师为我们讲的都是一些易于制作的,贴近生活的药膳方子,都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而做的,使我学到了很多养生的方法,原来好身体是可以吃出来的。很多人以为食疗和药膳是同样内容、同样目的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们都是通过食物来调理机体,但是二者也有着不同之处。食疗是以纯食品为原料,以保健为目的的一种方式。而药膳是以食品和药品共同制作,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可以说中医药膳学包含了药膳和食疗两方面的内容,但更偏重于药膳。中医药膳学注重调理,没有峻药猛药,只要长时间坚持服用,一般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随着中医药膳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目前社会上对中医养生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各地都陆续出现了以药膳为主题的餐厅,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了药膳这种防病治病的方式,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药膳方子被研究出来,应用到更多人的生活中,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吃饭就达到治病、防病、养生的目的。 通过对中医药膳的学习,使我掌握了不少滋补养生的食谱,现在我也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药膳方子。以后我就可以针对自己和家人不同时候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药膳调配,可谓终身受益。但是药膳方子也需要有一定的原则。药膳方子一定不能犯中药禁忌。既然药膳是通过将药材与食材相结合而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那么就不能对人体有任何害处,如果一个药膳方子中的药材互犯禁忌,那药膳就不是治病的药了,而是“致死”的药!当然,这是最为严重的后果,但如果药物犯了禁忌,是一定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那么你通过药膳养生的目的就事与愿违了。其次药膳还一定要能够平衡阴阳,因为食用药膳的目的就是要养生,如果一个药膳方子不能平衡阴阳,那么服食久了就会导致体质阴阳失调,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药膳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将体质内有失偏颇的阴阳二气通过食材的药理作用进行调和,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中医药膳的目的还在于调理脏腑、扶正祛邪,将药材融入食物中,通过日常三餐,慢慢作用于患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患者体内的邪气就会逐渐被食物中的药材祛除,疾患也会慢慢的治愈。通常人们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别人说吃了这个好,自己就跟着吃,而没有考虑是否适合自己。中医药膳要讲究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是说不同的人体的素质禀赋、体质强弱、性格类型各不相同,各人之嗜好也不一样,即使在同一人体,于一生中各个时期其体质及血气盛衰也有所变化。进行药膳方子的制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区别对待,采取最适宜的药膳方案。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的人,其饮食宜忌有所不同。不同形态的人,其饮食宜忌也有差异。例如体胖的人多痰湿,适宜多食清淡化痰的食物:体瘦的人多阴虚,血亏津少,所以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情况均不一样,因而人们的饮食习惯、体质以至所患疾病亦各有异。在选用药膳方子的时候,也必须注意到地域的不同,相应地选取适应当地特征的药材、食 材。最后就是因时制宜,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自然界有寒、热、温、凉四时不同的气候,食物也有不同的四性、五味,人们日常生活饮食要与气候相适应,才能调养机体,健身防病。比如春天气候渐暖,饮食既不能过温,也不能过寒。当选择平淡清补的食品,如蛋类、山药、萝卜等。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水分蒸发过多,津液耗伤,消化功能减弱,加之贪食生冷,极易引起消化不良,日常生活应减少肉食,宜选择清热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粥类、蔬菜、西瓜之类。秋天气候渐凉而干燥,人们胃肠功能经过夏天的耗损逐渐增强,但不宜过食荤腥油腻,防止胃肠负担过重,应选择平补生津润燥之品,吃饭的时候配合乳制品、蛋类、梨、苹果、香蕉和蜂蜜等食品。冬天气候寒冷,食宜温补,增强御寒能力,如配食牛、羊、鸡肉之类,适当佐些辛辣调味之品,但不能过多,以免生痰助热。这些都是制作药膳方子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 《黄帝内经》一书中说: 早在 2000 多年以前, 《黄帝内经》一书中说:五谷为养,五 “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食之, 以补精益气。 ” 果为助, 《神农本草经》收载了许 在古代,药物和食物是分不开的, 多治病与养生皆宜的品种,如大枣、薏苡仁、芝麻、山药、 药膳,古代称为“食疗” 莲米、核桃、龙眼、百合、蜂蜜等。 药膳,古代称为“食疗” 、 食治” 食补” “食治” “食补”等。我国著名医药学家,如张仲景、孙思邈、 、 孟诜、陈直、忽思慧、李时珍、王孟英等,都曾对药膳有过 , 论述。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一书中设药膳专篇《食治门》 “ ” 认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忽 ,深刻地阐述了养生之道, 思慧曾著药膳专著《饮膳正要》 特别是饮食与保健的辩证关系。陈直曾著老年保健专著《养 , “ 调而用之, 则倍胜于药也。 老奉亲书》 说:人若能知其食性,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贵 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贵 „„ ” 现代药膳疗法是在古代“ 不伤其脏腑也。 现代药膳疗法是在古代“食疗” “食治” “食补” 、食治” 食补” 、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药膳食疗的分类,历史上存在着庞杂繁多现象,有 药膳食疗的分类,历史上存在着庞杂繁多现象,有从食 疗角度分类,有从烹饪方法分类,有从疾病应用方面分类。 疗角度分类,有从烹饪方法分类,有从疾病应用方面分类。 度分类,有从烹饪方法分类,有从疾病 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华药膳的理论,我觉得应该加强基础研 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华药膳的理论,我觉得应该 加强基础研 究,深化药膳理论。 究,深化药膳理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基础研 究,药膳也不例外。药膳是以食物和中药材为主要原料加工 而成的,兼具药物防病治病和食品营养保健双重作用的食 而成的,兼具药物防病治病和食品营 养保健双重作用的食 品。 药膳具有药食结合、养疗一体、风味独特、疗效确切等 特点。应用药膳的终极目的是充分利用药物和食物的性能、 功效,来调整身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以促进健康和防治疾 病。提高药膳疗效是促进药膳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病。提高药膳疗效是促进药膳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药膳是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有效 药膳是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有效 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维 护和疾病的防治有了更高的要求,普遍追求安全有效的无伤 害性保健治疗措施 ,从而使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实践经 验的药膳食疗在养生保健及各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优 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民众需要了解和掌握一 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民众需要了解和掌握一 所以,民众 定的药膳常识,更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药膳师对其饮食生活 予以督导,通过一日三餐改善体质。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注重普及教育,提高民众的认识。应该用科普书籍、音 像制品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 像制品等民众喜闻乐见 的方式传播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传授药膳制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具体使用方法。要 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完整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普及性。 完整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普及性。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药膳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62 47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