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用范文 > 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精选4篇】

发布时间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4篇《脱贫攻坚心得体会》,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一

蒙曼说,有时年轻人对美的追求,可以上升到人生的奉献,这是让人意外,让人感动,又让人觉得有希望的一件事。

无论是作为乡镇干部,还是扶贫干部,张小娟始终站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她总是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她成了群众最知心的朋友,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树立了新时代基层青年的工作典范,在平凡的生活中把美丽化作了甘甜。

“小娟的意外牺牲令人痛心,而无私奉献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轨迹。”蒙曼在接受《中国青年》记者采访时说,张小娟热爱家乡,并对集体有贡献的热情。此外,中央民族大学立校的初衷是为了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一代代学生践行着立校时的理想,在人生面临选择时回到家乡建设,张小娟也不例外。“小娟工作后入了党,她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地区,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是新时代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直接体现和党员榜样,作为老师,我心里充满了敬意。”

“我们那个理应获得幸福的藏族姑娘,为了藏区更多人的幸福遇难了,我为她哀悼,更向她致敬!”蒙曼在朋友圈悲伤地写道。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三学生李章权对《中国青年》记者表示,“学姐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在基层工作一干就十年,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榜样,我为有这样的学姐感到自豪,我会向她一样去服务基层,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家乡脱贫,她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很难过以这种方式了解到张小娟学姐为扶贫工作所做的贡献。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回报家乡的热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种精神贯穿着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刻。我在悲伤的同时,也提醒自己更应该勇于投身实践,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和生活,用这种方式更好地记住她,记住她是我们的师姐,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中央民族大学20xx级历史文化学院李羽谦说。

张小娟好似山间的格桑花,经历着风吹日晒,坚守着困苦的山崖。即使香气注定要随风飘散,即便花瓣儿最终会零落成泥巴,但她在青春的年纪默默地在藏乡绽放,为这片贫瘠的土地奔向小康留下了希望的芳华。

关于个人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专家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积极采取“挂”出专家名单,“排”出服务地点,“督”出攻坚效果,“赞”出攻坚典型等方式,不断将专家服务力量下沉到一线发挥攻坚作用。

“挂”出专家名单。根据省州关于专家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经收集核实,更新我县农业专家库,新增工业产业和服务业专家库,并在微信公众号宣传专家联系信息,方便村干及群众随时找到所需专家。

“排”出服务地点。为各村及安置点的产业需要,一一匹配对应专业领域专家;成立坝区产业督导分队,分片包保坝区,实现专家产业的精准匹配,为各村及坝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督”出攻坚效果。整合挂牌督战工作力量,对现有的专家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了解评估,根据实际进行优化调整,把最急需紧缺的专家组织下沉到攻坚一线,在产业基地上发挥专家的技术技能优势,保证专家的技术攻坚实效。

“赞”出攻坚典型。加强服务保障及激励机制,鼓励全县专家下沉一线助力脱贫攻坚。注重收集专家服务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总结经验,在微信公众号设“人才脱贫”专栏进行宣传,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三

4月8日,新化县桑梓镇党委书记欧德元、新化县委督查室驻桑梓镇塘冲村扶贫工作队长刘寄友带领由桑梓镇扶贫工作分、主管领导及群工办书记等9人组成的考察学习组,到怀化市中方县参观学习精准扶贫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经充电。

学习组首先来到中方镇政府,参观了便民服务中心和党建办公室等,听该镇党委书记介绍了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及在扶贫工作方面的优秀经验。实地考察了牌楼镇板山场村产业扶贫项目之一的香菇(黑木耳)种植合作社,详细了解了中方县“四跟四走”产业扶贫的五种方式(大户带动型、股份合作型、委托帮扶型、订单服务型、滴灌造血型)在板山场村实施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现场查看了板山场村驻村帮扶队对每个贫困户制定的脱贫计划台帐,学习组对中方县在贫困户识别精准、台账资料细致完善、产业扶贫模式多样、成效显著、以及帮扶责任人利用自身资源帮扶贫困户解决现实困难的做法,赞不绝口。随后,学习组一行前往桐木镇,参观了产业帮扶和旅游扶贫相结合的优秀典型大松坡村集体经济葡萄基地和桐木村华汉茶业公司。下午学习组在中方县县委副书记张喜松的带领下来到了中方镇G坪古村,学习旅游扶贫方面的经验做法。

在结束考察后的座谈会上,欧德元表示,虽然此次考察时间短、行程紧,但效果很好,不仅开阔了眼界,学习了经验,更让大家对扶贫工作的思路更清晰,进一步落实结对帮扶、产业帮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更有信心。

脱贫攻坚心得 篇四

作为一名派驻贫困村第一书记,我有幸与来自全县各镇各部门党务领导干部、派驻贫困村和企业第一书记、选调生及大学生村官、组织部机关锻炼干部、村(社区)党务工作者一起共56人在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了平利县党务领导干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专题研讨班的学习,虽然学习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对我而言受益匪浅。

首先,领略了悠久的校园文化,圆了我的大学梦。说起西安交通大学,我与她还有一点点缘分。上中学那时,我只参加了中专考试,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于是,在中专学习的同时,我参加了西安交通大学会计专科自学考试,虽然2002年就取得了西安交通大学的,但从未走进西安交通大学的大门。所以,这次能到学校来参加几天培训,聆听老师们的讲课,也算圆了我的大学梦。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校园,和蔼可亲、热情服务的老师给人回家的温暖,特别是老师还专门组织我们参观了学校历史博物馆,了解了交大的历史变迁和校园文化,知晓了历届学子中的杰出代表,让我肃然起敬,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其次,聆听了老师们精彩的讲座,收获了做人做事的智慧。这次培训,县委组织部和西安交大的老师精心为我们安排了很多实用的课程,《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与“两学一做”》、《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党务管理工作者》、《于党的群众路线目标的干部素质与管理创新》,让我们收获了党务工作中应掌握的方式方法;《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解析》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让我们了解到了当前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的现状;特别是《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党政干部管理智慧》、《传统文化与领导干部多元化思维》两门课程,给我们传授了做人做事的智慧,让我们知晓了厚德载物、和谐自然、上善若水、宁静致远、尊道贵德、大巧若拙等国学智慧精要,让我们明白了做人做事的规则和底线。反思自己的生活理念,对家人孩子的惯性思维,对工作事业的认识态度,有所悟,更应有所改!

再次,参观了层党建的典范西何社区,探讨了农村发展的突破口。在培训期间,学校专门安排了一课实践教学,实地参观了层党建工作的典范——碑林区西何社区。省人大代表、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劳模、西荷集团董事长,西何社区原党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原主任赵建平为我们讲解了西何的发展史。近30年来,西何社区两委班子凭着敢为人先的意识和敢于担当的使命感,带领村民把昔日贫穷破败的西何家村变成了繁荣和谐的西何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了由乡村向社区的转变,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让村民变成,西荷集团固定资产达10亿元,每位居民人均拥有一套100㎡住房和60㎡商业用房,人均年分红收入超过2万元。社区内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社区医院、图书馆、活动室、乒乓球馆、健身小广场、社区警务室一应俱全,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居民实现了全部就业,社区文明和谐,宛如世外桃源!

倾听了解说,参观了社区,我深有感触,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作为派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在履行好建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职责的同时,更应该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突破口。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只有通过“支部+_+贫困户”模式,因村施策,抓住产业促发展,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只有依托村情资源优势,盘活村级集体闲置资产,积极开发荒地、荒坡、荒山,扩大集体土地、水面等资源性资产,找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的结合点,抓实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从“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增强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是提升精准脱贫扶贫的质量和效益的一剂“良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脱贫攻坚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62 2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