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用范文 > 事迹材料

爱国英雄事迹故事【优秀7篇】

发布时间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了吧,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爱国英雄事迹故事》,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爱国英雄事迹故事 篇一

今天,我闲来无事,便翻开了一本少儿读物,当读完了《英雄杨靖宇》这篇文章后,我不禁大为震憾,我实在是佩服他顽强的偏偏和爱国的热情。

东北是日本人入侵中国最早的地方,在东北抗日军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杨靖宇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给日军以学生的打击。日军海派大部队进行“围剿”,杨靖宇带着部队转移到了长白山的丛林中,在高寒缺氧、粮食、服装、药品完全断绝的情况下,坚持同日寇日夜鏖战,最后,只剩下7个人,结果还是被敌人发现。可杨靖宇以顽强的毅力同敌人周旋,直到最后无情的子弹穿透了杨靖宇的胸膛,他倒下了。英雄的热血染红了这块黑土。他死后,残暴的敌人剥开他的腹部,发现他肚子里竟只有野菜、树皮和棉絮。就连凶残的日军也感到震惊。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祖国前赴后继,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啊!我突然又想到了放牛娃王二小和坚贞不屈的雨来,他们都是令人尊敬的抗日英雄!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勇敢坚强?当然是强烈的爱国之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处于危难之中的祖国。中华儿女没有屈服,为了保家卫国而英勇战斗。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好好学习,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爱国英雄事迹故事 篇二

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一书,增添了不少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使我更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我军英勇抗战的事迹。

抗日英雄吉鸿昌在刑场上,大义凛然做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同时厉声对刽子手说:“我为抗日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接着又对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一下敌人的子弹怎么打死我的。”当刽子手颤抖地举起枪时,吉鸿昌奋力高呼:“抗日万岁!”“中国万岁!”

还有一位小英雄王二小,他面对敌人的金钱,不给敌人带路;面对敌人的刺刀不害怕,机智勇敢地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在与敌人地周旋中,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又被敌人的刺刀刺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3岁,他的鲜血染红了南河滩。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后,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仍广为传唱。

我读了这几个抗日的英雄的故事以后,我非常的感动,因为吉鸿昌在刑场上说出了誓死也不会归顺日本人,还编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还有小英雄王二小,自己不要敌人的金钱,也不给他们带路,把敌人引进大部队的埋伏圈里,在敌人的子弹和刺刀打了以后,他才13岁就英勇的牺牲了!

《抗日英雄小故事》,将激励我更加认真地读书,更加珍惜这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远激励这我前进!

爱国英雄事迹故事 篇三

关天培,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1841年2月,英国侵略军的十八艘兵舰进攻虎门。守卫在那里的关天培向琦善报告,请他增派援兵,补充药。琦善不但不理,还责怪关天培,他说:“你这么干,惹恼了洋人,你敢负责吗?”关天培听完,气愤极了。他下决心要和侵略者血战到底。这天早晨,英军向几个炮台发起攻击。关天培命令士兵还击。可是由于敌人炮火猛烈,数百名士兵相继阵亡。上横档炮台阵地上,只剩下十几个士兵,他们的药已经打光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惊慌。当敌人冲上来的时候,这十几名士兵视死如归,手拉手地跳进了大海,以身殉国。

前边的炮台相继失陷,英军继续猖狂北窜,要夺取后面的靖远、镇远和威远三座炮台。这三座炮台是虎门的最终一道屏障了。就在这时,在炮台阵地上,关天培和部将麦廷章正带领士兵们宣誓: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

敌人开始进攻了。关天培一边指挥士兵反击,一边自我点火发炮。士兵们打红了眼,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仇恨的炮弹一发接一发,连连射向敌人。不久炮身热了,炮筒红了。突然“嘣!嘣!”几声,八门大炮全崩裂了。战斗进行了七八个小时,我军士兵伤亡过半,火药也不多了。英军乘势扑上了炮台。突然,关天培猛挥钢刀,冲上前去,砍死了前面的几个敌人,后面又拥上来一群敌人。关天培把钢刀高高举起,拚力向敌人的头上砍去。就在这时候,一颗子弹击中了关天培的胸膛。他挣扎着,怒目圆睁,在阵地上巍然挺立,把冲到他身边的敌人惊呆了!

爱国英雄事迹 篇四

从古至今,有数不胜数的爱国人士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佩。有这样一个人,他满腹经纶,但他那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更让他名垂青史。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在流传千古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个人,他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是江西吉州庐陵县人。他忧国忧民,但是因为当时朝廷的无能,在朝代灭亡时因为反抗被捉。当时朝廷答应如果他归顺,就让他当宰相,但他面对如此之大的“诱惑”却仍然不屈不挠,最后为国壮烈牺牲。

现在,每当我在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放弃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文天祥那不屈不挠的身影,总会想起他那坚定顽强的语言,它们时时激励着我不要放弃,要努力克服眼前遇到的各种困难,竭尽全力去排除在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绊脚石,不轻言退缩,永远努力向前。文天祥的爱国让我深深感动,但他那不屈不挠,不为名利动摇决心的精神更让是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伴随着我渐渐长大,他的这种精神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他所做到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样:“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改耶?”我为中国有一个这样的爱国人士而骄傲,自豪!

如今,每当我想起文天祥,心中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有心底泛起一种无比的敬佩之情;总会被他的不屈不挠所打动折服;总会情不自禁地吟起这样一首诗:“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爱国英雄的事迹 篇五

他,历经坎坷,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曾获得“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他,便是我国导弹的奠基人——钱学森。

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在美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丰富的待遇,但是,他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不料,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美国移民局的百般阻挠,因为他们看中了钱学森的能力,不愿意看到他为中国所用。为了留住他,美国甚至派间谍将他逮捕,关在牢房里。钱学森受尽折磨,然而,他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就这样,他与美国移民局坚持斗争了5年,最终,他还是登上了归国的轮船,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钱学森很快地投入科研事业中,开始忘我的工作。每个项目他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容不得出半点差错。1960年11月,他带领着其他科研人员尝试导弹发射,结果屡试屡败,不少工作人员都灰心丧气,失望至极,而他却诙谐地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西么?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在他与同事们的刻苦努力下,一年后,我国第一枚导弹试发成功。钱学森接着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了两弹对接。1966年10月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在钱学森的眼里,发射的不仅仅是导弹,而是中国的尊严。钱学森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他具有精益求精,永求上进,开拓创新不断直前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后,特别是国防现代化基础薄弱。为了我国国防力量的提升,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为了洗刷东亚病夫的称号,钱学森呕心沥血。这种情怀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所应该学习的`,我不禁想起周总理说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道我们读书人不应该有这样一种气魄和理想吗?如果问我看完影片后收获到了什么,那我一定无可置疑地回答:“志向,进取,钻研,拼搏,奉献,为了祖国!”

最后,我用钱学森的一句名言来劝导同学更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成果的!”

爱国英雄事迹 篇六

展望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首那暗淡无光的昨天,你的尸骨或许已化作尘土和祖国融为一体,你是她坚贞不屈的写照,你的事迹是后人学习的典范。你壮烈牺牲的那一天,烈日当空,敌军侵占了391高地,我军决定夺回阵地,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我军隐蔽在低处,而敌军居高临下,很容易发现我们潜伏的军队。敌军凭着地利,占了上风,如果稍有风吹草动,我军就会暴露目标,这样一来,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邱少云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就算在他身旁,也很难发现。我军的炮火接连不断地轰击敌方,本想在黄昏时分,潜伏的军队杀出去,给敌军来个两面夹击。敌人显得很胆怯,面对我军的进攻,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觉察了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安全了,又不敢冒“火”前进,于是就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法宝——放燃烧弹。我军旁边的枯草被烧着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开了,猛然看去,邱少云的身上着火了,他的衣服被烧着了,如果他这时采取行动,跳起来,或在地上打几个滚,火就可以熄灭,可这样一来,军队就会暴露,全军就有覆没的危险;并且,在接受任务时,部队就做出了严格的纪律规定: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许暴露目标。邱少云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生死抉择面前,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军队暴露目标!于是他一动不动地趴在火堆里,大火在他身上燃烧了整整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年轻的伟大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步。战士们慷慨激昂,速战速决,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邱少云在困难面前处变不惊,他那为了集体利益而不顾个人得失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人们的心里竖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这座丰碑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爱国英雄事迹故事 篇七

文天祥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公元1275年,元军侵略南宋。元军在元朝统帅伯颜的率领下,离南宋的都城临安只有30里路。大兵压境,南宋朝廷无计可施,决定求降。伯颜声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资格与他谈判。

这时,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闻讯逃跑了,朝廷只好让文天祥为右丞相,去和伯颜谈判。

文天祥见了伯颜后,义正词严地问:“贵国是要与我国交好呢,还是要灭掉我国?”

“我们不想灭掉宋国!”

“既然如此,请你们后撤百里,以表诚意,否则我们将以死相拼!”

伯颜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战书的,就扣留了他,并让其随行人员回去传话说,如果南宋不投降,元军马上就发起进攻。

南宋朝廷在伯颜的威胁下,向元军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后,痛哭流涕,仰天长叹。

四年后,文天祥带兵到广东潮阳抗元,全军覆没,文天祥被俘。

元世祖很钦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软禁在大都的“会同馆”里,每天派人去轮番劝降,但都被文天祥骂走了。元世祖见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戴上脚镣手铐囚禁起来。在狱中艰苦的环境下,文天祥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了几年,元世祖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

文天祥见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元世祖和颜悦色地劝说道:“你的忠心,我非常佩服。如果你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

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怎么能再做元朝的臣子?如果这样,我死了以后,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

元世祖说:“你不愿做丞相,做个枢密使怎样?”

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斩钉截铁地说:“我别无他求,只求一死!”

元世祖知道劝降已没有希望,就下令把文天祥处死。

刑场上,文天祥面色从容。他对监斩官说:“我的祖国在南方,我要面对南方而死!”说完,整整衣冠,朝南方拜了几拜,仰天长叹道,“我事已毕,心无悔矣!”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爱国英雄事迹故事》,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65 57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