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用范文 > 事迹材料

革命先辈事迹激励后人前进优秀6篇

发布时间

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万古流芳。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6篇《革命先辈事迹激励后人前进》,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党的革命先辈事迹 篇一

李大钊(1889-1927)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早年赴日留学。回国后任北京《晨报》总编辑。后到北京大学任教。任《新青年》杂志编辑,创办《每周评论》,推进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北京创办“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北方区工作,推动工人运动,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出席国民党“一大”,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被军阀张作霖逮捕,处以绞刑。五四前宣传进化论,强调新陈代谢规律不可抗拒。五四以后着重阐述唯物史观,介绍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指出阶级斗争是“改造社会组织的手段”《阶级竞争与互助》,深信未来世界将变成“劳工的世界”。著作编为《李大钊选集》。夏明翰(1900-1928)湖南衡阳人。五四运动时任湘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后任中共湘南区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农民部长,积极推动湖南农民运动。1927年起历任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中共湖南省委兼组织部长、平(江)浏(阳)特委书记等职。1928年3月在汉口被捕,20日英勇就义。临刑前写下壮烈诗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缅怀革命先辈 篇二

缅怀革命先辈,感悟幸福生活------记三合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开展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

为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加强少先队员的思想道德教育,4月2日,三合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去往烈士墓开展了“缅怀革命先辈,感悟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

中午12点,三合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全体少先队员穿戴整齐,佩戴红领巾和白花,怀着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

少先队队旗迎风飘扬,全体少先队员向革命烈士肃立、敬礼,并向英雄纪念碑敬献白花。葛老师介绍了革命烈士生前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教导少先队员们少先队员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少先队代表许睿宣读了少先队员誓词,并代表全体少先队员表达了要祖国的决心,做一个理想远大、品行端庄、学习优良、身心健康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全体少先队员深深鞠躬,面向英雄纪念碑默哀,表达了对烈士的敬意与怀念。 接着,崔寅生校长进行了发言,他希望少先队员们要牢记历史使命,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练好本领,时刻准备着,担负起国家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少先队主持人周雅宣带领队员们庄严呼号“时刻准备着!”坚定的呼声响彻长空,在队员们的心中激起浪花,汇集成流,奋勇前进。

本次活动朴素庄严,肃然有序,不仅缅怀了烈士,祭奠了英灵,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激励着少先队员们继承先烈遗志,勤奋读书,报效祖国,使队员们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明确了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做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革命先辈事迹激励后人前进 篇三

革命先辈事迹激励后人前进

宜兴老同志深情回忆“雁翎队”副队长刘振亚

本报讯“七一”期间,宜兴电视台热播连续剧《“水上游击队”》,看着电视里栩栩如生的革命人物和激战场面,宜兴老同志任德明不禁想起老领导—在白洋淀奋勇抗击日寇威震四方的“雁翎队”(俗称“水上游击队”)副队长刘振亚。日前,老任激动地找到记者,讲述了刘振亚同志在宜兴工作的情况。

解放后,刘振亚曾任镇江地委副书记,后到宜兴山区一军工单位任党委书记,而老任则被组织上安排当了刘振亚的警卫员。老任回忆道:“老首长时常给我讲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帮助我成长。他与‘铁道游击队’队长刘金山是战友,并肩作战。”

刘振亚在抗日战争期间指挥“雁翎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自己也多处负伤。在宜兴期间,刘振亚经常下到车间一线,和工人们一起劳动,现场解决生产中的困难,拥有很高的威望。“文革”期间,生活非常困难。在与老首长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老任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帮助这位革命功臣。每到星期天,老任就到刘振亚同志的爱人那里取馒头送过去,照顾老首长的日常起居,助其度过“文革”最困难的时光。

刘振亚同志获得平反后,就被组织上调到江苏省军工局任副局长,在国防科技工业岗位上贡献力量。老任说:“时间过得飞快,2006年我特意到南京去看望当时己93岁的这位老人。离开他家时,老两口依依不舍一直送我到小区门口看着我上车远去。老首长于2009年12月30日去世,享年98岁。

(许元强)

无锡日报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农历辛卯年六月初六) 编辑:刘昶

视觉:杨足

组版:蒋茂忠

党的革命先辈事迹 篇四

叶挺(1896-1946)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早年追随孙中山。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率军在湖北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主力。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军长,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俘。1946年获释去延安,因飞机失事遇难。

党的革命先辈事迹 篇五

__(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弋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在江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初,任教于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1928年,领导弋阳横峰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历任特委书记、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闽浙赣工农民主政府主席、红十军政委、中共第6届中央委员等职。1934年11月,率红军抗日选遣队北上,途中遇国民党部队阻击。1935年1月,在江西德兴县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著作。同年8月,在南昌英勇就义。

关于革命先辈的事迹:罗盛教 篇六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己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终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革命先辈事迹激励后人前进》,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65 4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