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文书 > 协议模板

关于交通事故协议书(最新6篇)

发布时间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关于交通事故协议书》,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黄山奇石》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

学会字词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前学生和老师收集一些黄山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黄山的美丽景色(课件出示)

1、由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黄山的图片

2、欣赏课件:黄山风景同学们听说过黄山吧,你对黄山有怎样的了解呢?

3、学生发言,谈论对黄山的一些认识充实课堂。

4、教师介绍黄山:黄山啊,它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连外国人都很喜欢它,古人称之为“天下第一**”,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作为**民族的象征。它为什么这么著名呢?黄山它集合了重多名山的优点,兼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峨眉之秀丽,而且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春夏秋冬景色各异,你说它能不著名么!

5、 导语:黄山风景如此美丽,我们去看看课文是怎么样给我们介绍它的神奇魅力的。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思考:你知道黄山在哪吗?黄山奇石奇在哪儿呢?

3、交流问题,指名回答。

三、朗读感悟

1、指导朗读第一段:相机认读“区、尤、其”三个字。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2、展示“奇石”的图片,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块奇石?把它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3、集体交流

(1)指名读,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教师范读。

(2)小组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相互评价。

(3)小组推荐**在全班展示读。

(4)教师随意挑选段落,愿意朗读的同学起立朗读。

(5)引读:就说“仙桃石”吧——“猴子观海”又怎么样呢?——: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4、组内介绍自己的黄山图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朗读,不会的学生互相帮忙。

2、各种形式读,巩固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边读字卡边组词。

2、读儿歌,巩固识字。

黄山石,形状奇,山峰巨,石盘立。金鸡啼,有名气,仙桃石,天下奇。小猴子,身脖子,胳膊举,看仔细。

二、齐读课文

1、**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情,体会黄山的优美。

2、齐读课文,再次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美丽。

3、趣味背诵:出示某一块奇石图片,谁能背诵出该段落,图片就奖给谁。

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思考第六段中省略号的意义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因为黄山的奇石多,作者不能一一描述,所以用省略号代替。

师说,事实上,黄山的奇石不仅仅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观察“仙人指路”,结合它旁边的奇松观察,是不是很像一只大鸟登在枝头啊!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喜鹊登梅”。还有当没有太阳金灿灿的光芒时,“金鸡叫天都”就变成了“五老上天都”了,你说黄山的奇石是不是真的很神奇啊。

那我们总结一下黄山的奇石都有什么特点?(板书)最后总结成一个“奇”字。

学完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啊?

学生畅所欲言。

三、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与范写

2、学生描红,临写

四、想象说话和绘画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选一块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画下来。

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主要描写了黄山的“仙桃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和特点,表现了它们的奇妙。这篇文章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明白了黄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同时也使人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与欣赏奇石的强烈愿望,从而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

一、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读文,感受原文精神。课文采用的是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黄山的奇石,语言优美,用词精湛,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发学生们对黄山的喜爱。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本课时充分运用了多**,使黄山风景更准确、更直观,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的方式,让同学们发现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黄山风景区,吸引同学的兴趣。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而且能较准确地抓住文章的关键字来理解。整堂课下来,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较好。

二、成功之处

1、注重学生的诵读。课上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比他读得好”引起学生比一比的兴趣,激发读的动力,用配乐读以及齐读等的方式,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2、展开想象,描写“奇石”。让学生既能体会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和黄山怪石的有趣,又能体会到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自主学习,通过读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做到读写结合。在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时,我增加了“看图联想,写‘奇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先前的朗读语言积累后,学习作者的方法,写一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喜欢的石头的有趣样子,把课堂气氛推向了**。

三、不足之处

1、学生的互动并不多,而且能说的也寥寥数语,可能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刻。

2、学生个体的朗读效果得不到保证,相当多的学生能读通顺,但读不出感情。

2、描写“奇石”的训练环节,有的同学能仿照课文写好,但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词汇,写得不够具体生动。

四、改进措施

今后,我要加强探究性学习,在创造性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学生,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游园不值》古诗赏析 篇二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中心思想: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

赏析:

"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门。满园子的春色是柴门关不住的,一枝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到墙外来了。"“满园”两句,或实写景致,或暗喻所访之人德行(满园春色)既为己所知见(一枝红杏),久之必为人所知。

鉴赏: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作者介绍: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黄山奇石》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3、5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充分运用图画,启发学生抓住黄山奇石的特点,展开想象。

2、通过朗读,加深对一些长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在我国无数的名山大川中,黄山以她的奇秀赢得人们的赞赏,尤其黄山的奇石更让游人流连忘返。那么究竟黄山奇石有什么特色让人们如此喜爱呢?我们今天学习课文《黄山奇石》(板书课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对我国的秀丽山川更加了解,更加喜爱。

2.观看黄山的图片,老师随图介绍。

3.黄山奇石中“齐”的意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感知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听清生字读音,并能说出课文中一共讲了黄山几种奇石,其中哪几种是详细讲的。(共讲了7种奇石,其中“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4种奇石是详细讲的。)

1.出示本课12个生字词及生字。

区 省 秀 尤 其 仙 翻 滚 巨 著 形 状

2.指读,正音:省、著、状三字是翘舌音。

3.字形指导。

状:右边是“犬”。组词为“形状”,意思即样子;“壮”多指人力气大。二字要注意区别。

著:要和“着”区别。著,音zhū,组词为“著名”;“着”,音zhe,可组词“拿着”。

尤:应与龙字区别。

4、读生字比赛

三、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看课文写了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黄山风景区在什么地方;那里的怪石有趣。)

2.观察第一幅图,说说图上有什么,给你的印象怎么样?如何理解“秀丽神奇”?

3.“尤其”一词在这里强调了什么?这一句对全文起什么作用?(强调了怪石的有趣;是全文中心句,对全文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学**、三、四、五自然段。

1.分别指读课文,看作者每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怪石,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怪石的特点的。用笔画出各段中的比喻句。

2.观看第二幅插图,说说形状、环境。说它是“仙桃石”的原因是什么?

3.观看第三幅图。课文中哪几句说猴子的样子?“翻滚的云海”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能理解吗?“猴子观海”中的“海”是什么海?

4.自读第四自然段,理解“远远望去”“真像”等词语说明什么。

5.观察第四幅图,说说“金鸡”是怎么形成的。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指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又告诉我们哪些奇石,省略号说明什么。你能想象出这些奇石的样子吗?这一段与二、三、四、五段比较有什么不同?

四、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背诵三、五两段。

1.背诵方法:先读熟,再一句一句地背,背过一句,再背第二句,背过前二句再背第三句。用这种“滚雪球”的方法,会很顺利地背下来。

2.检查验收,背诵好的,当堂练习默写,鼓励背诵全文。

五、说话练习

想一想“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挑一块说一说,先小组内说,再全班交流。

六、练习写字

七、课堂小结

《黄山奇石》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汇,渗透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朗读、说话、交际能力。

3、习惯目标: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

4、德育(情感)目标: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在朗读中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

2、有些词语如“闻名中外”“秀丽神奇”“翻滚的云海”“尤其”要通过各种方式重点理解。

教学难点:

1、“翻滚的云海”由于平时很难看到,所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2、第五自然段中“巨石怎样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激情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风景特别优美的地方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吗?这个地方就是——黄山(师板书:黄山)对于黄山你都知道些什么?(生**答)有去过黄山的吗?多数同学都没去过,教师也没去过。但老师这里有一段黄山的录像片,你们想看看吗?(放录像)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2、揭题、解题

师:提到黄山,就不得不说一说那里的石头,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一下那里的奇石(板书“奇石”)齐读课题。

师:“奇石”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到底那里的石头神奇在哪儿,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都会找到答案的。

二、讲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想想这四幅图都和课文中的哪一段相对应? 学生**读后,汇报。如果第四幅图出现争议,要留到一会再讨论)。

(二)分段学习

1、学习第一段(1)讲读、分析

a师: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幅图吧。(出示第一幅图)谁能说说图上都有什么?你觉得这里的风景怎样?

b师:我们看看书上用什么词来形容黄山风景的。谁愿意读读第一自然段?(一生读第一段)

c师:哪个词最能表现黄山风景的特点呀?(秀丽神奇)(师板书:秀丽神奇)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好,我们又学会了一个形容风景的词语,齐读———秀丽神奇。

d师:这段除了告诉我们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外,还告诉我们什么了?(闻名中外)什么叫闻名中外?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地方闻名中外呢?作为一名*人你觉得怎样?(板书:闻名中外)

e师:这段还告诉我们什么了?(那里怪石有趣)那句写的读一读(师出于第1自然段第(2)句话)“尤其”一词你还能换个什么词来说,(特别)放在句子里读一读。(一生读句子)你读了这句话,觉得作者下面要写什么了?(怪石)对了。像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就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你们明白了吗?

(2)指导朗读第一段。(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看来黄山的风景真美呀,尤其是那里的怪石还特有趣,那么谁愿意再读一下第一段,让人听了以后都起赶紧支看看。(学生读、评价,适当出示朗读符号进行指导)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2一5自然段

看图、讲读、分析、朗读

(1)师:既然那里的奇石有趣极了,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好吗?快速浏览课文2一5自然段,介绍了哪些奇石,把它们的名字画下来。(学生画在书上)准来汇报?(生说一处,师写一处,名称)

(2)师:文中主要介绍了这四处景观。现在再请你默读2一5自然段,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给它们起了这样的名字。读完后,你喜欢哪处景观,就给你同桌讲讲它名字的由来,听清了吗?默读开始(学生默读后,同桌讨论)

(3)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哪段就讲读哪段)

a“仙桃石”一段,出示图片,学生讲清名字由来后,**:为什么叫“仙桃石”而不叫“桃子石”教师要抓住“飞”和“落”两个词,并相应板书。然后请喜爱“仙桃石”的一名学生带着喜爱的情感读第二段。读后学生评价哪读的好,教师相应出示朗读符号,让所有喜爱这处景观的同学都齐读这一段。

b、“猴子观海”一段,出示图片,学生汇报后,师请学生指出哪些词语最能说明这处景观的样子,师板书:抱、蹲、望,让学生找出所喜爱的词。如“翻滚的云海”让学生解释是什么样子。“陡峭”用打手势来理解,然后也请学生朗读、评价。

c“仙人指路”一段,学生汇报后,教师请学生找出哪些词语最能说明这处景观的样子,板书:站、伸、指。然后让学生做出“指路”的动作,最后学生朗读。

d“金鸡叫天都”一段,学生汇报后,师让生指出不太理解的地方,师出示第一句话;其他学生讲解。要抓住“变”字,再让学生找出形容样子的词语,师板书:变、伸、啼。然后朗读。

注意:有可能学生对第四幅图到底对应的哪一段的有异议,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只要能通过图说清是怎么像“仙人指路”或“金鸡叫天都”的既可,老师不做硬性规定。

(4)体会写法,渗透写作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习的这四段,每一段作者写作的顺序都一样吗?先看“仙桃石”一段是先写这处景观的名字再写样子,而第三段呢,是先写样子,再写名字,第四段呢?第五段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变换着写呢?就是让读者感到写的有变化,不枯燥,有趣味,明白了吗?

3、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黄山奇石就是这几处吗?(不是)好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学生齐读),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三、发散思维练习

师:你们看这里就有几处奇形怪状的岩石,你们来说说它们像什么,给它们起个名字好吗?(出示图片,学生说像什么并起名字)

四、全课总结

师;学完这篇课文,谁能说说“黄山奇石”到底“奇”在哪里呀?

师:由此我们看出黄山风景真是————秀丽神奇,闻名中外

宣布下课。

《黄山奇石》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22个新词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第三自然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奇形怪状,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

3、能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听写第四自然段。

4、了解黄山石的神奇,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并列段式,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3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并列段式,能根据材料初步组六:=>1段式。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意思。

2、知道课文重点写了哪几块奇石,初步感受黄山的神奇。

3、认识并列段式,能读懂第3自然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形状,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去过黄山吗?可知道黄山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生答后,(师简介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

被称为“黄山四绝”,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欣赏“四绝”之一的“奇石”(板书)。

2.检查预习:

(1)指名拼读生字,给生字组同;集体认读。

①区:强调部首

②字形辨析:

,猫”与“微”“尤”与“龙”“状”与壮”

(2)抄写生字1遍,认为难写的抄写3遍。

(3)交流如何巧记难字。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第1自然段录音,思考:

这段话共儿句?哪一句总写了黄山石的神奇?哪个词点明了在黄山景色中,“奇石”是最有名的,(尤其)给“尤其”找个近义词。

(2)继续听课文录音,思考:

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奇石?用“——”划下来。

(3)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粘贴写有奇石名称的小卡片…

(4)讨论:课文重点写了哪几块奇石?(根据回答师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移至前面)

(5)这4块奇石分别在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卡片前,师标上段序)

(6)你觉得文中哪个段落与众不同?为什么?(第3自然段写了两块奇石,而2,4段各写了一块)

4、研读第3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3自然段:

“仙桃石”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指导学生认识并列段式

(2)学习“单元学习提示”,说说:并列段式可分几步来学?讨论后出示小黑板:

①这一段讲了几个内容?

②每个内容是怎样写的?

③这几个内容是怎样连接的?

(3)根据学法学习第3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几个内容?

②这两个内容分别是怎样写的?

③这两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呢?

默读,用“~~”划出这句话,并圈出最重要的连接词。

指导朗读这句话。

你能把“更有趣”换个词说说吗?

(4)小结:口头完成作业本上第5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2、4两个自然段,能尝试根据材料把2、4两段组合成一个并列段式。

2、进一步感受黄山石的神奇。

教学过程

1、复习。

2、指名读,讨论:

①课文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句话具体写“猴子观海”?

②课文围绕“猴子观海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在那里“观海”“陡峭”是什么意思?看看课文插图中哪个地方最陡峭,把这个词写上去。

观什么“海“(云海)

怎样“观海”?

③你认为“猴子观海”这块石头奇在哪里?

(a像:外形像;b有情趣:云海壮观,猴子观海入了迷)

(2)指导朗读。背诵这段话,体会“猴子观海”的神奇。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

(2)(出示“金鸡叫大都”投影片)讨论:

①“金鸡叫天都”与前面介绍的几块奇石有什么不同之处?(“金鸡叫大都”由几块石头组成?)

②为什么把这一组石头叫做“金鸡叫天都”?

这一组石头的形状酷似引颈啼叫的雄鸡

太阳升起后,石头金光闪闪,颜色也酷似雄鸡

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4、迁移训练。

(1)我们学过的第3自然段是并列段式,

第3课时你能根据并列段式的特点,把2,4两个自然段也组合成并列段式吗?(把“猴子观海”与“金鸡叫大部”两张卡片放在一起)

(2)讨论:如何组合?

(把两段话合并在一起,中间加连接句)

(3)

投影出示两段活。

(4)指名练加连接句,然后连起来读读全段话,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最后一句,“不用说,……”要去掉,因为这个意思连接句中已说明了)

(5)请用上你喜欢的连接句,把2,4两个自然段连起来说一说。

5、作业:

(1)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2)完成《作业本》第4题。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最后一段话;仿说一段话,介绍两块奇石。

2.感受黄山石的神奇,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听写第4自然段,指导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过程

1.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完成作业本第1题)。

(2)听写课文第4自然段(作业本第6题)。

校对,订正。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仿说练习。

(1)师谈:上两节课,我们欣赏了“猴子观海”、“仙桃石”、“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4块黄山奇石,黄山奇石是否就这些呢?

齐读第5自然段,讨论:

黄山的奇石很多,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出示黄山全景投影。

①辨认“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②试给你看到的岩石起名。

(3)仿说练习。

①复习第3自然段结构特点。

②仿说。

a,如何说?(“天狗望月”——天狗十月亮……)

b,想象形状。颜色。动作。服装等,把几方面写具体。

c,中间用一句话把这两方面内容连接起来。

③练说。

各自准备一指名说,集体评议一同桌互说。

3、总结全文:

黄山石奇在哪里?

师小结:

黄山石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有机会,大几家不妨亲自去看一看,你一定也会陶醉期间的。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

5、质疑问难。

游园不值范文 篇六

一首古诗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蕴。古诗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古诗里往往有诗眼来透露诗旨的一些关键字词,诗人常常会借助这些字词来展现古诗优美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在诗歌教学中,抓住精当传神的字眼,细细咀嚼,品位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领悟诗歌的意境,这点我认为在古诗教学中尤为重要,正所谓是:提领一顿而百毛皆顺。

阳春三月,刚刚下过小雨,天色初晴,明媚的春光唤醒了诗人浓浓的游兴。他来到一家紧闭柴扉的庭院外,轻轻地扣响了柴扉,许久却没有主人的回映。是主人没有听见,还是主人不在家中,或是主人的清幽怕人打扰了。访友不遇不免令人惋惜,诗人却不想因此而破坏了乘兴而来的兴致,即使不能亲眼见到这满园春色,那探身出墙的一枝红杏不正把春的信息告诉我了嘛!

在这里诗人一步步引领我们进入这样的一个情景中,从乘兴而来到紧闭的柴扉,从“小扣柴扉”到“久不开”,从“满园春色”到“一枝红杏”,原来是开头的一个“怜”字就表达出了诗人和主人家对这样勃勃春色的向往和珍惜。同样我们从一个“怜”字和一个“小扣”的“小”字可以想象出诗人和主人家都是两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关于交通事故协议书》,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46 14763